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想法读书

亲子日记9||如何与孩子共情

2023-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都在路上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亲子学习2

【原文】

表达共情:被安慰的孩子,为什么仍在哭

共情从来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居高临下地去同情别人,而是真正说出他内心所想,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父母用共情去理解、思考孩子的感受和诉求,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安慰方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真正共情。

那么,具体到跟孩子的沟通上,我们该怎么共情呢?

1.肢体语言用起来

2.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

3.先动怒,后共情,效果不会太好

4.共情,不是孩子一哭,立马就得开始的事儿

5.让孩子认识情绪

【例子】

元宵节的时候出去看灯,住在民宿,几个大人都在忙着,儿子有些无聊,于是就把门打开了一次又一次,又不说什么。我们也没有太批评他,只是提醒他冷风进来了。想想当时他也是想着引起我们的注意,虽然方法不太合适。

【理解】

在民宿里面,如果没有参加一个活动,不玩手机,也不看电视,对于一个孩子感觉是有点没有意思。虽然,外面的也挺有意思的。可惜当时没有想起来带着儿子一起出来走一圈。世界很大,我们都需要出来看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世界。

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能够做到平静其实也很难。不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一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很难摆脱世俗的欲望,终日忙碌无暇,对生命的意义也来不及思索,然而一旦停下脚步静坐独思时,就会发觉一种宁静之感缓缓由心而发。修炼自己,在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