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首页投稿深度思考

前方高能预警:《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危险性!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2人  意为安

01

写在前面

据说发表在公号“才华有限青年”上的那篇刷屏文章是出自咪蒙团队。(我是道听途说的,没有证实过。幸好,“谁写的”也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题目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以下会以“原文”来指代这篇文章),该文章在公号上已经看不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看。(这种爆款文章的标题我怎么就取不出来呢,需要深刻反思......)

我一般也不看这个类型的文章(育儿经和心理学快占据我的阅读江山了。最近正在发展阅读多样性。不过我偏好书,而不是文章)。

但是当我点开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就引起了我的兴趣。

为什么被删了呢?

公号还被禁言了。

于是把原文找出来看了看。

既然还能找到原文就证明不是什么原则性的政治性的错误导致删除的。只是在微信上删除了。岂不是更有意思了吗?

浏览了一下原文(没有细读,故事类的文章在我看来根本没有细读的必要,至于为什么,你在下文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嗯,表达的思想感觉挺符合现状的正确要求啊。

“希望我们成为真正努力活过的人”

很燃啊!

再去看批判它的文章。

原来是说文章的故事不真实。漏洞百出,细节不合。

而这也是原文被封的理由。

有些网友评论说:咪蒙出品,必是赝品。

有的说:咪蒙系的,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信。

接着,又看到一篇站队咪蒙的文章。

核心思想在说心中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

有网友评论:何必纠结真假。不如反思自己。

有网友说:不管真假,共勉!

没想到,一篇文章激起千层浪。

反对的声音和支持的声音都快成了现象级的口水战了。

反对者的立足点是:内容不真实。

支持者的立足点是:思想正确。

所以两个阵营关注点看起来不太一样。

一个坚持先要有“真”;

另一个坚持只要有“善”就好了。

而我的观点是:

我不赞成在人们会以为是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虚假的故事来表达思想,哪怕这个思想是当下正确的。

因为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

我的观点基于两个人类认知的缺陷:

(1)叙事偏见

(2)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

这个缺陷深植于我们的DNA中。至少目前来说我们无法改变。(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做出努力来减少它们的影响)

02

叙事偏见

我们先来说“叙事偏见”吧。

在人类认识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漫长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基因里留下了一个缺陷:叙事偏见。

怎么说呢?

就是我们的大脑不太理解抽象的东西(要理解需要付出很大的脑力努力),因此当然不喜欢抽象;而是偏向于更快的理解叙事性的故事性的东西(基本不需要额外的脑力努力),因此我们喜欢故事。

(友情提醒各位。本篇文章不是一个故事,所以接下来需要你耗费一点脑力努力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热爱故事。

为什么广告喜欢讲故事。

为什么电影喜欢讲故事。

为什么国家喜欢讲故事。

为什么人类需要讲故事。

就连你去学演讲,也会被告知,你要讲故事。

简单的说,“故事”是我们大脑偏爱的一种认识世界以及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

这种偏爱被称作“叙事偏见”。

一个人死了是一个悲剧;

一百万人死了只是一个数字。

这就是叙事偏见。

我们举个例子:

(1)小王死了。小王的老婆也死了。

(2)小王死了;小王的老婆因为伤心过度也死了。

以上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呢?

第二个比第一个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有心理学实验为证,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找来看看)。因为第二个加入了故事性。迎合了我们大脑的“叙事偏见”。

我们再举个例子:

(1)小李幸福的结婚了;小李杀死了自己的老婆。

(2)小李幸福的结婚了;小李为了巨额遗产杀死了老婆。

以上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可信呢?

第二个比第一个更可信(也有心理学实验为证,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找来看看)。

你在看第一个的时候,或许会问”为什么“;而在看第二个的时候大概什么问题都不会问了。极少的人会去问“真的吗”。

原因很简单,第二个给了你故事的具体线索,你的大脑因为叙事偏见已经在你意识到之前编好了整个逻辑自洽的故事。

第二个迎合了我们大脑的“叙事偏见”。

不管是真的故事还是虚构的故事,只要是故事,只要迎合了大脑的“叙事偏见”,人脑就会买单。

而正因为“叙事偏见”,才使得故事中包裹的思想观点以及知识和信息更易于被我们接受和吸收,因为我们几乎不用做什么脑力努力,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已经自动完成了。

而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使用故事,使用叙事方式的时候,才应该更谨慎,想想看要是它传递的是错误的信息,消极的思想,反人类的观点会多么可怕。

从这一点上来说,“原文”利用了叙事偏见,迎合了大脑的偏爱,将它要传递的价值观包裹在了故事当中。我们先承认它传递的是符合当下价值观的正能量。

但正因为是这样,故事的真实性才更应该被要求。

因为即使是真实的故事,也极有可能是一叶障目的。也极有可能不能作为你所倡导的思想观点的证据支持的(很多时候都是如此,因为人们同时还有证真偏见)。

也就是说你的故事即使是真的,也不能证明你的观点就是对的。

更何况虚构的故事了……

这就好像你做一个实验,不能因为坚信自己的假设是对的,就罔顾实验的真实过程,而去捏造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对的。

这样一来,即使你的假设真的是对的,又有谁能相信呢?

它的累积效应就是,“你”会丧失所有人的信任。当“你”有一天有真实的数据,或者真实的故事可以来支撑“你”的观点的时候,“你”也不会被信任了。

“故事”需要被谨慎的使用和看待。

因为其实“故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还记得我们之前举的那两个例子吗?小王和小李。

虽然第2个都比第1个更可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

请注意!

请注意!

请注意!

这并不能说明第2个句子是真的!是对的!

因此,哪怕“原文”的故事是真的,它的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的,是对的。

即便故事是真的,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的。

这只是作者个人对故事的解读。

我相信你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方向放在一个不相干的人对另外一个人故事的解读上。

(因为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对的。你需要用自己的人生去验证)

所以,把“故事”的意义和作用限定于消遣而不是指导你的真实生活,才是我们减少大脑“叙事偏见”影响的方法。

03

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

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二点: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

这是什么鬼呢?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很难理解抽象的事物。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或者技能都必须在一定的场景中(有上下文的)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吸收。并且当我们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吸收了某种知识后,很难(需要付出很大的脑力努力)将在这个场景中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其他场景。

再简单一点。人类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需要场景,而当我们学会以后,还很难迁移使用。

(有心理学实验证明这个观点,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找来看一看)

这就是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

它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在教室这种场景中学到的知识不是天然就能应用到非教室的场景中去的。这需要专门的训练以及付出很大的脑力努力。

(所以,与其去埋怨“高分低能”,不如想想怎么样让孩子们基于真实生活场景来进行学习,好吧,又要绕到我钟爱的教育话题了,打住。)

我们假设“原文”的故事的确是虚构的。(我没有验证过,不过看到反对批评的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们姑且相信这个假设是对的。)

但是,它却在一种大家以为是真实的这种预设下讲故事的。

也就是说它建立了一个读者吸收它的信息的场景:真实生活。

并且用一种大脑偏爱的方式“叙事偏见”包裹了它的信息。

这样一来,不仅让大脑易于接受(“叙事偏见”的作用),同时大脑还只能把它用于真实生活(“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的作用)。

相信到这里,你已经看出来它的危险性了。

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真实生活”的场景啊!

它是虚构的!

这就好像有人创造了一个场景,比如真空环境。并且用故事的方式向你演示了一个真实的人如何在真空环境中生存的。然后告诉你其实没有空气我们也可以生存。

问题是它所创造的这个真空环境是假的!里面明明就是有空气的!

如果你使用它所包裹的信息(没有空气我们也可以生存)来指导你的真实生活,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你死定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电影可以虚构呢?

因为在电影的场景中,人们已经预先知道这是假的,虚构的。所以不会以为这是真的。

因此从电影中吸取的包裹在故事中的信息或知识人类不会天然的把它迁移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

换句话说,虚构的场景加大了把电影观点用来指导自己真实生活的难度。

(本来就够难了。)

所以,我们允许了电影虚构的存在。

可是“原文”却在一种大家以为真实的预设下来讲故事。

我想如果它加一句:该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概那些批评“真”的声音都会消失了。

可是这样一来文章就不会那么打动人了。因为这样增加了我们把接受到的信息观点知识应用于其他场景,迁移到真实生活场景的困难。

也就不会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鸣和转发。

这就是为什么故事需要是真的。

为什么在大家以为是真的场景中你不能虚构。

这是赤裸裸利用“叙事偏见”和“知识构建和应用的场景依赖性”作弊。

这是十分,十分,十分!

危!险!的!

再补充重申一遍我的观点:

我不赞成在人们会以为是真实的场景中使用虚假的故事来表达思想,哪怕这个思想是当下正确的。

(这个思想单靠“故事”来证明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从认知角度来说,如果你希望对世界的认识有助于你对自己真实生活中的重大选择和决定有指导意义,那么最优策略是假设所有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诉诸于经验验证,多做脑力努力。

共勉。

(完)

期待你的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