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平淡心,做育人事 ——我的教
说起教育初心,似乎我的这个初心不算是“初”,而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逐步地形成的。
上学时,似乎每次被人问及理想,似乎从未考虑过做一名教师。高考填报志愿,精心挑选的志愿没有录取,反而是为了表格不空着顺手填写的师范院校给我下发了通知书。虽然心中千不愿,万般郁闷,但也从此与教师这—职业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学成毕业,参加工作。最初的几年,天天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内心却没有过多的想法,从未思考过对于教育,有着怎样的初心。
时间渐长,为了不落人后,为了职称,不断地参加各种活动,获得一张张各级的证书,显示着自己的努力,但似乎匆忙的努力,只是为了名和利。此时还是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份工作除了养家糊口,对自己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后来,因了职评的无望,各项竞赛活动疏于参加,论文课题没有内驱力驱动去做,但是对待课堂,对待自己的学生,还是非常认真的。此时心中有的是对孩子们的爱,总觉得如果敷衍了事,耽误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四十分钟时间,更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那个时期,整个人都比较颓废,感觉生活无情,工作平淡,一段时间后内心深处的空虚感日强,开始思考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工作。
渐渐明白,工作于我,职称不是全部,教好书、育好人,使自己变得更好,使生命变得有意义,才是根本。
于是,在想法改变以后,我重焕新生,获得救赎。各种评比活动开始参加,自已去思考,去改变;参与或主持深题研究,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自觉反思、天天练笔,让自己变得忙碌而充实。
生命变得有意义了,思考也在深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灵魂所在。做为一名教师,教书不可废,育人更不可弃。课堂上教授知识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明理做人,是为实现中国梦服务的。想要真正的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放弃名利,保持一颗平谈之心。
工作二十多年,满腔热情过,迷茫懈怠过,幡然醒悟过,最终寻得自己的教育初心——持平淡心,做育人事。
虽然一开始并不明白自己的初心,但却在无意识的践行着。现在明白了自己的教育初心,更会时刻牢记,不断践行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