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学习反思

2020-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生活_遇见美好

        吴正宪老师的课,每次学习过后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时间并不长,很多专业术语、数学知识并不十分知晓,像今天研讨的第一个问题“本节课的数学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还真是一头雾水,我就来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感悟与收获吧。

        本节课刚开始,吴老师为了引出“1”和“多”的关系,先提出一个问题:“12件衣服需要多少个珠子?”然后让孩子们就这个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个问题都提到的那个小女孩,吴老师循循善诱,不急不躁,“我在等你了”,吴老师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多可爱,慢慢就知道了,不急啊!”多么温暖的话语。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等一等,教育就会发生。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时间并不长,总感觉这帮孩子太笨了,提问个什么都不会,有时候感觉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要说等一等了,看到简单的问题孩子不会做就想发火,就想批评他们,根本不允许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点还真的需要好好修炼!

        本节课,在利用“1”和“多”的关系解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四个环节很关键。让孩子们心中有模型意识,体现出来建模的数学思想也很重要。孩子们通过学习,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吴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先让大家明白,问题里蕴含着什么故事?提“在这里边,一定有重要的数量,我们让它跳出来。”提取故事中的重要因素,理清故事梗概来。

        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个环节上,吴老师让孩子们独立思考,自己分析数量关系。通过画图、列式等方法,自己先思考。在这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时,当吴老师发现问题中的数据比较大时,立马改小,这样便于孩子们计算。当发现有孩子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又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就要有实效。四人小组也解决不了,就解散他们小组,让孩子们上别的组去学一学,这个方法非常不错。我们平时的课堂上,也有小组讨论,但真正做到实效的不多。特别是当有些小组难以讨论出结果时,孩子们说闲话的机会就增多,我们只是放任,而没有果断地“解散”小组,做到小组讨论真正有实效。

        理清思路环节,通过画图的方法进行讨论分析,让孩子们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当画实物图比较麻烦时,及时指出孩子通过画圈的形式来代替实物,这样更方便简洁。

        师生经过讨论分析,引导孩子得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孩子们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一种解题思路:先求出“1”,也就是算出“一份”,然后求出“许多”,这种思路孩子们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探讨第二种思路时,及时让有想法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写出算是24+24=48。让学生体会把“4件”当成一个整体,看成一份,4件需要24个,那么8件里有两个4件,即两份,也就是24+24,也可以写成24×2=48。两种思路,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吴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自然而然让孩子们接收并掌握。

        最后一个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总结。总结出由“1”可以求出“许多”;同时由“多”也能求“1”的方法,理解了“1”和“多”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学会听讲,慢慢的问问题,慢慢就明白了。同时,又能用另一种思路把4件当成“一份”,当成“1”,求解4件的2倍、3倍、4倍,或是求4件的一半2件时,都能用今天的知识进行解决。

        本节课的学习,吴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个问题都提到的那个小女孩就是最好的说明。同时,又让孩子们学会了用不同思路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孩子建立模型思想,用数学眼光分析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