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
在听老师讲“存在就是被感知”时,曾经想到过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要解决认识论问题。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的是意义问题,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缤纷,也对我毫无意义可言。这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
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了一段非常有名的公案,叫“岩中花树”。
王阳明有一次和学生、朋友一起去游南镇。学生看到南镇山岩中有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就很感动,觉得很美。学生就问王阳明,先生你说心外无物,但你看这棵树,如果我们没有到这个地方来,这棵树它就不开花吗?它就不美丽吗?它就没有它自己的存在价值吗?我们现在是见到了,我们要没见到,不知道这棵树呢?它在我心之外,我不知道原来有这棵树,它就没有美丽和价值了吗?
王阳明接下来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就成为五百年来哲学史上最让人费解、屡屡争议的一段话:
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这段话就是王阳明对心外无物的解答。
先看“寂”字。寂从宝盖头,最早是房子的意思。郭沫若考证说,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部落祭祀的场所和开部落会议的场所。寂的下面是“叔”字。甲骨文中“叔”的愿意是手去捡一个豆器,也有一种说法是手去捡一根木杖。豆器是祭祀中很重要的一种礼器。木杖,祭祀中常用的法杖。
“寂”和“寞”经常放在一起。“寞”也是宝盖头,底下这个“莫”的甲骨文的原意,上下四个草丛中间有个太阳。太阳落山了,落到草堆里去了。所以,“寞”是薄暮的暮的本字,指太阳落下去了,傍晚的意思。最早期的人类崇拜大多是光明崇拜,太阳落下去说明祭祀完成。祭祀完成,神灵退去,然后要收拾祭祀的器物。这种状态叫做寂寞。
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核心价值崇拜,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这才叫做“寂寞”。所以,“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那花有颜色吗?花没有颜色。是在你眼中有颜色。在狗眼中,花只有灰色或黑色,因为它只能看到两种颜色,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花的颜色是那个花在我们眼中形成的光谱反应,而不是花本身有这个颜色。花是在你眼中变成了这个颜色,在狗眼中就不是这个颜色。
所以,“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什么叫“明白”?明,日月合并之后为“明”。而最早“白”这个字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是一口多舌的意思,是一张口里有很多舌头,形容一个人在极尽表达,反复陈说。我们说一个人很能说的时候,就说他很能“白话”。“白”就是说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要极尽阐释呢?巫者,理解了神的意志,要告诉部落的部众,要把神的意志告诉大家,要把那份价值告诉大家。这叫“白”。在光明崇拜中,把神的意志,把部落的精神归属、把这种价值宣示给大众,让大众明白起来。
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说的是一种价值存在。所以它不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而是多少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
那个花存不存在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学生问的是一种物理存在,但王阳明回答的却是一种价值存在,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心外无物”的最大本质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获得了这种价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个价值支撑,就有了一个价值出发点。其实,这种价值存在也正是儒家一直所提倡的。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有价值的支撑,他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不朽。怎么追求不朽?每个人的生命就象一滴水一样,再饱满,放在阳光下也很快就会被蒸发掉。只有汇入大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才不会被蒸发掉。你把你的这滴水放进大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
这是郦波教授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中对“心外无物”的解释。
但还是觉得对“心外无物”不能有很透彻的理解。好像他的逻辑上有点问题,有点偷换概念的嫌疑。姑妄听之。还是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思考。
不过,“心外无物”,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倒是符合“心理是脑的机能”。人们所感觉到的的外部世界,是由感官和大脑创造出来的一个由电化学演绎的世界。
一则古老的西班牙谚语这样说:
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中,
既没有真理也没有谎言;
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
我们看世界时所用镜片的色彩。
最后,附上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