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整理人生随笔极简主义断舍离

成长‖什么断舍离,不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吗?

2017-03-26  本文已影响90人  勒尤
图片发自堆糖xiaohang15

有个现象:当人们用一种新的说法来表述一个旧的概念时,这个旧概念在许多人眼里就变得新鲜而高大上起来。

断舍离就是一例。

拿我前几天清理了大批不穿的衣物为例来说。

这批被清理的衣物最早的,应该是四、五年以前买来的,频繁穿用的周期也就是被买回来的前一两年,之后,它们就一直挂在衣橱里,时间一长,无论怎么收纳,都开始皱巴巴的,也没有了当初的“型”。

可是,每次收纳衣物时,看到这些其实已经不可能再穿的衣物,心里总觉得有可能还会穿,就任由它们挂在那儿。

但事实是:这些衣物再也没穿过。

而且,每次要在一大堆衣物里面选出要穿的衣服,很费时间,因为要不由自主地试试那些其实已经过时的衣物,试一下,不行,再换下,再选新近买的合适的,这样就用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前两天,终于下了决心,一次性涮掉了许多再也不会穿的衣物,整个衣橱看起来都有种赏心悦目的清爽。

好处不止如此,主要是选起衣服来相当高效,相当节省时间,搭起来的效果也不错,并没有出现我一直担心的衣服总量少了不好搭的问题。

照此办理,将许多冗余的鞋子也涮掉不少,里面有几双甚至只穿过两三次,可是,穿起来并不那么舒服,就果断涮掉。

这样一来,不止是空间清爽,连心情都跟着清爽起来。

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开始清理书。

天啊!

我的天啊!

收拾出来决定不要的书,数量多到吓了自己一跳。目测有将近一千本吧。把这部分书清理出来,大概翻拣了一下,发现有好多都是心血来潮买的,买回来根本就没翻过,估计这辈子都不会看。

扔。

再接下来,是冰箱和储藏室里的食品。

我的标准是:绝对不吃的和快要过期的。

扔。

再接下来,是各类杯子。只留几个顺手好用的,其余都扔了。

再接下来,是买东西、缴费时的各类赠品。这些东西,当时觉得好像得了便宜,其实,它们的质量不好,实属鸡肋。

扔扔扔。

以后记得,如果你付费的商品(各类保费、网费、话费、新购手机、平板等等),商家要以各类赠品什么的为条件,价格方面不给优惠,那么,先不要赠品,一定要坚决搞价,实在搞不下来,也千万别往家带那些赠品,因为,这些东西质量不好、不好、不好。

你把它们带回来,以后还得花时间清理,得不偿失。

整理完上述这些东西,觉得整个人身心和顺,头轻眼亮。真的,一点儿都不骗你。

带着这样愉悦的心情,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宴请,去了之后,发现和自己料想中的参与人员不太一样,给人感觉是拼凑起来的一桌。

坐了一会儿,安静吃菜,喝茶,看那些人你吹我捧,突然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样的宴席,和那些冗余的衣服、鞋、书、食物,性质是一样的。

走。

于是,我起身,礼貌地和在座诸人打招呼,然后扬长而去。

一切冗余的东西,包括无效的社交,最大的害处是:

浪费时间。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样的,但如何利用,却千差万别。

把时间用在费心选择吃穿用度以及无用的各种社交(宴席只是其中一种)。听那些貌似厉害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中老年吹牛逼,吐槽别人,刷微博,刷朋友圈,在各种话痨微信群里凑热闹。

这些,都让你的时间越来越廉价廉价,最终是让你这个人越来越廉价。

扔掉那些占用你时间的冗余之物,清空自己,把心思用在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成长。

旧我不去,新我不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