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人类行为原则3:心灵的驯化与惯性
动物都是会被驯化的。我们常常忘记人也是一种动物。一种行为习惯养成后,它会长时间深刻地影响人的行为。其影响自然也有时积极,有时消极。
1 跳蚤效应。我们都听说过驯象人用小木棍拴住大象的故事。大象体型庞大,被拴在地上的小木棍上,按理说不难挣脱。但由于在其还是小象的时候,可能曾经多次挣脱木棍失败,于是默认木棍是难以战胜的,因此即使长大之后,身形和力气都得到了增长,依然会认为小木棍是不可战胜的。同理,将原本可跳一米高的跳蚤困在只有几十厘米高的封口杯子中,跳蚤经过数次撞击杯盖之后,即使杯盖打开,也不会跳得超过杯口的高度了。
跳蚤效应,也就是人心灵上的设限与驯化。适应一个场景的过程,俗称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种驯化的过程。而这种“适应”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是忽略了自己与环境的变化,将原本学到的规则刻在了心中和行为模式上。有些人小时候习惯了被严厉的管教,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以至于成年之后可能依然习惯无条件地忍受和服从。
2 习得性无助行为。这与跳蚤效应也类似,它于196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用以描述因频繁遭遇挫折和失败导致的,不愿尝试和对成功绝望的现象。受挫折多了,人们会失去自信心,这是大家都有所感受的道理。它看似不像跳蚤效应一样有明确的“杯盖”和“大象的小木棍”。然而可能情况更糟,它给人施加的限制是没有界限的,也就是说可以是心理上的“无限大”。跳蚤还知道“杯盖”以下都是自由的,而习惯了失败的人可能感觉做什么都成不了。
塞利格曼曾经在一个实验中将被试者分为三组,给第一组播放怎么都关不了的噪音,给第二组播放可以关闭的噪音,给第三组保持安静。一段时间后,再带他们到一个有“手指穿梭箱”的简单装置旁,手在箱子一侧会触发噪音,移到另一侧便可以停止噪音。第二组与第三组人员都顺利关掉了噪音,而第一组人员的手指则一直停留在原处。或许他们是经过打击,放弃了反抗的意志,也或许是他们适应了噪音,觉得无所谓。但接下来实验人员带三组人去做并不困难的拼字游戏,第三组的成绩也明显更差。
受打击信心减少这种事,说起来过于抽象。但受打击之后,人会变得麻木、木讷的现象却很明显。无论是学业压力大的学生,还是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都会明显感觉到,不愿再思考有趣的事,也不愿在休息的时候给自己创造快乐的机会,甚至会觉得脑子也逐渐变得迟钝,在周末和节假日只想直直地躺在床上。
被别人不当人久了,或许都忘记自己做人的原样了。这种情况下,更何谈什么目标、规划、成就呢。
3 叠加效应。前两个效应描述的都是负面的心理惯性,而惯性的方向当然也不总是负面的。叠加效应就认为,在经历了一系列好事之后,下一件即使是坏事,也会被认为是好事。而经历了连续的坏事之后,下一件即使是好事,也会成为坏事。这看起来已经有些超自然了,仿佛在谈论什么“幸运之神”的话题。因此也不适合用一些个例来佐证。
不过,我们确实可以意识到,人们面对不同的事物总是有不同的解读角度,而这个解释角度并非“自欺欺人”,而是完全会决定此事件的性质。比如有些场合下,双方谈判中的“要挟”一事。厂方可能要挟员工,不配合就辞退,而员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要挟厂方,不配合就主动辞职。其实,双方离开了彼此,都要承受损失,因此这种要挟在合适的情况下完全可能180度大反转。
依照上一节“损失厌恶”的规律,人们在默认环境下,对损失更加敏感,也就喜欢将不能明确影响的变化解释为“损失”。而经历了连续的好事之后,短时间内就不再对损失那么敏感,容易看到此时变化的正面性。而与此对应,经历了连续的坏事后,再发生的变化就更容易被视作损失。
4 自我选择效应。客观经历的好事和坏事会叠加,自我的选择也会叠加,让自己在最初选择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是强调这种自我选择的心理惯性。
在已经选择的道路上更加努力,似乎总是比“换个赛道”来得容易。许多人抱怨自己的工资低,羡慕一些收入较高的行业。但似乎许多人始终只是在说说,并不真的考虑转行。毕竟,按照上一节我们得出的结论,面对“未知”与“已知”,多数人习惯“已知”的道路,喜欢更确定的道路与未来。现有的领域继续努力,比陌生领域还是感觉更安全。
而选择已有的道路,也会让自我产生上述的“驯化”和“叠加”效应,如滚雪球一般,最终达到难以预测的结果。
面对心灵的驯化和自我的惯性,我们总是有两种解释,要么强调“突破”,要么强调“累积”。毕竟现实情况复杂,我们不应该在遇到事情之间就预先决定怎么选择。但是,永远记得自己有至少两个方向可以选择,而且是不是抬头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困境中迷茫了太久,总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