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的新金陵

2022-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梅看见

        回首我游居南京快三十年的光阴,大部分都是在城南度过的。除了大学时的铁路北街和刚毕业的凤凰西街,即便是刚毕业上班伊始,也是在老城南。中华路,公司对面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中学。

        南京市中华中学前身是英籍加拿大人马林(原名威廉姆·爱德华·麦克林)创办于1899年的“基督中学”,1929年学校更名为“育群中学”。1951年学校再次更名为“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1968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市东方红中学”,1983年,学校再度更名为“南京市中华中学”,一直延续至今。

      公司就在中华路上,位于长乐路的交叉口,是在当时的酒店三楼。毕业那年广告行业还未兴起,国内也是属于刚刚起步。但是百事可乐、肯德基等一些品牌已经进入了南京,因此公司的起家是以为这些品牌做户外媒介服务为主。公司老板是一位娇小美丽的女子,我进入这个公司也是开启我广告人的职业生涯。是我的第一个正式就职的公司,也是我呆了三年多的公司。

       中华路也是南京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南唐于此开辟御道开始,中华路就是古城金陵的中轴线。历经了千年繁华,在明清鼎盛时期,中华路曾是全城最繁华的街道,并以本路为界,将城市南部的繁华街区划分为门东和门西两大部分。

      中华路南接中华门,北连内桥接洪武路到新街口;周围汇集建康路、长乐路、升州路、瞻园路等城市道路,同时也紧邻夫子庙景区。每天中午得闲就去夫子庙逛一圈是休闲,也是餐后散步。在我刚到中华路的时候,瞻园路的旧楼房还在,阁楼式的木质房屋,牌楼巷还是一片老居住区。“白墙灰瓦花格窗”,光滑可见的青石板路被人的足迹摩擦的锃亮,高低坑洼,青苔与野草也见缝就疯长。我们午餐是流动式的,今天去牌楼巷深处的苗岭米线馆,明天就去小区巷道里的面条摊子,吃腻了又会去新桥水饺店。苗岭米线馆从牌楼巷拆迁又搬到中华路上,然后现在已经消失,巷子里的面条摊子也早已不见,只有新桥水饺店一直在。还是24小时营业,还是坚守着这个城市极少数的手工现场制作。

     中华路与牌楼巷交际处则是瞻园,瞻园历史不用多说,基本都是人人皆知了。园子去的人少,我们也常常溜进去逛,那个时候是买公园年卡,纸质版的,一卡一年随便进南京的各种园子。瞻园的美也是幽静极致的。牌楼巷拆迁以后原地盖了一片仿古新建筑体,古玩城。真是想不通的,拆了古建筑盖了仿古建筑是什么思路,总之拆迁以后很少再去那里。

     中华路南到中华门,登城墙瞰老城南全景,可以从城墙上向东一直走到东水关口,往西可以走到集庆门。城墙下秦淮河宛如玉带围合,随着城墙蜿蜒。南紧邻新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南向看雨花台。近几年秦淮河改造,河边都是种花植草,铺砖设路成为了市民公共休闲公园,老城更新又开发了门东和门西。门东以旅游为主,门西以文创为主,其中门西又链接了瓦官寺国创园等片区。而老门东则链接夫子庙和东水关,近年开发小西湖片区,进行更新改造和提升。

      小西湖片区的改造也是沿着秦淮河开发旧有的老居民区,其中就包括我们公司后来搬迁到公司老板房子里过渡办公的大油坊巷。老城南的很多巷道名字都和匠人行业有关,这也是明初朱元璋迁徙政策带来的。迁徙的不仅仅是富人到金陵,还有大量各个行当的匠人,也集中在中华门周边区域。形成一个较大的以各个行当手工艺人和匠人为主的片区,周边如大油坊巷、箍桶巷、剪子巷、木匠营、军师巷,中华门以西则汇集了糖坊廊、牵马营等地方。

      我们当时过渡办公的地方是老板自己的居民房,白墙灰瓦,高耸的马头墙,也是典型的南京明清时期传统住区。窗外就是秦淮河,秦淮河游船可以一直从东水关,开到夫子庙核心区的泮池,然后继续西行经过我们公司窗外,到中华门内,然后转湾掉头。这一个片区居住的都是老城南人,也是原来一些老的工厂机构人员的居住区。包括我们的老板、财务和电工师傅,都是一个厂子里退出来的。

     近年来小西湖的改造已经把大油坊巷也进行了更新,目前也是潮流的网红打卡地。这样看来,整个城南又繁华成一个大的片区,老城南新金陵,无论是建康、建邺、还是应天、金陵,都是南京老与新的更迭与复加。

     历史的脚步都是不停止的,也是反复演进的。城市的传承与创新,一直在进行中,从未止步。就像是我的人生,也是从未止步,无论是迈皋桥的第一个租屋,还是光华门十年的房子,又或者是后半山园的理想山居之所,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成就了现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