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纠结的生活心理(换个视角体验更幸福的生活)

挣扎的内向者

2019-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贝小喵的读写生活

最近在读《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这本书。

看到书名的那一刻就一把抓起了它。我想,在潜意识里,我是太想安慰或者说借他人之口证明一下自己吧。作为标准的内向者,我真的如家人批判的那般孤僻、不合群、一无是处吗?

无可否认,整个社会都偏爱外向者,对内向者的“理解”似乎只存在于书本之中——就如我手中这本。固然,来自研究者的理解还是存在的,但是,我想,读者大多应该是内向者本身,他们挣扎着、苦苦的寻找着对自己性格的认可,想知道自己的性格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到底是不是在世俗眼中真的“不够好”。

内向者之间总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相互的理解似乎大多存在于内向者之间。对于一个标准的外向者来说,想理解本就不容易被社会接受的内向者性格谈何容易?况且,他们有何动力来阅读这些描述内向者的书籍呢?外向者有更重要的事情排在他们的to do list上——聚会、聊天,表现自己。

如果内向者希求着外向者能够主动去了解并理解他们,这期望似乎有点不切实际。

但这就是内向者呀!他们敏感、细腻、在意身边人的感受、在意自己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理解彼此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件很好玩的事。说这话的同时,我就泄露了自己的内向者本质。但是,我始终认为理解、共情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而不是通过竞争甚至打压、贬低别人来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更加优秀。

翻开书,我很希望外向者们也能够认真的读一读,尤其是在很多家庭中,夫妻双方就是内向者与外向者的组合。不了解对方的优势与需求的不同将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误解与障碍呀!

可是,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就如读育儿书籍的十有八九是妈妈们,然后夫妻双方就会就育儿理念发生分歧一样。

我们无法期待别人做什么,我们无法期待外向者理解内向者,就如我们也无法期待外向者理解内向者而不是肆意批判内向者一样。虽然书中指出人类对于来自他人的评判的恐惧植根之深与影响之广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还是认认真真的读书吧,至少可以看清自己作为内向者的优势,多了解一些自己,让外向者对我们的偏见在空中飘一会儿吧,此刻,与我无关。

引用封页上的原话“内向不是缺陷,无需改变,同样可以创造非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