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未来
课堂之未来
“在21世纪早期,或许最为重要的艺术门类是科幻文学,它塑造了人类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发展、社会发展的方式。”------尤瓦尔.赫拉利
有幸读到尤瓦尔.赫拉利著的《21世纪的21堂课》,在这部书里作者关注的是资讯科技和生物科技携手之后,科技为社会带来的巨大颠覆与重塑,以及川普粉墨登场、难民涌入欧洲、恐怖攻击迭起、假新闻到处流窜…… 世事纷纷扰扰之际,我们应该思索、也应该教导孩子的21项核心课题。
沒有人真正知道未來的变化将是如何,而且任何的假设都可能与真正的未来,相去甚远。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來像是一部科幻小说,他很可能是错的。但如果某个人向你描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世界,听起来一点都不像是科幻小说,那他肯定是错的。虽然我们远无法确定细节,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将会改变!
那么未来的课堂将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可以大胆设想:随着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课堂的图景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孩子们的发展需求。除了人工智能技术,未来课堂或者说新课堂,还将具备以下甚至更多显著特征:
一、教学方式更灵活有效
新课堂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旨在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多方面能力。自带设备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以前,我们是背着书包上学堂;未来课堂,这样的图景不再,孩子不用背着书包,而是带着酷炫的ipad、移动设备走进课堂。自带设备亦成为自带技术,人们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移动设备带到学习或工作环境的做法。给学生选择自带设备的机会,以节省熟悉新设备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设备上可利用和建构个性化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对新学科新知识进行探索。
可以想象,这样对于孩子而言,学习将变得更加自主化。自带设备作为技术手段,将预示出很好地适应个性化学习风格的愿景,让学生具备更强的主人翁意识。
二、更开放的课堂
新课堂将是开放性的课堂,学习者所获得的资源及与之互动的学习同伴、教学者、专家,不再局限于真实的课堂内,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将位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聚集到一个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
游戏化技术,让孩子学习更加轻松:“学习就像玩游戏一样!”在未来,家长可能会越来越多听到孩子发出这样的感慨。越来越多的教育游戏和学习游戏出现,使得学生们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比重将会比现在多得多。将游戏的元素应用于教与学领域,将教与学游戏化。而游戏元素(艺术性、社交性、可合作性)如:炫酷的界面、角色扮演、任务、闯关升级、经验值、生命值、奖章等,应用于教学中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眼手协调性、短期记忆力、注意力集中性、服从指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教育公司将会为学校提供大量的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环境更加舒适、人性化
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光线照明、墙壁色彩、背景声环境、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桌椅设计以及人均面积等因素)舒适与否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新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优化舒适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处于良好的教与学状态。
云计算让“学习场”无处不在:只要有网络,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某种终端设备,依靠云计算访问和共享信息、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云计算也为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各种可能。
相比于过去的传统教室授课,未来中小学将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庞大的“学习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会体验到的新学习方式——利用云计算技术,借助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以及微课程制作,让开放内容深入到中小学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处在一个“无处不在的学习场”,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另外,互联网让鼓励协作、创造和积极参与的“创客”运动得以发展,3D打印机的出现,将让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力气使用打磨工具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实体物品了”。“创客”式学习形态会不断传播普及,学生即将经历作为消费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同时,随着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人与机器直接交流的学习方式,在互联网学习中,机器还采取潜在同伴的方式,诊断出学习者在该领域内所处的学习水平,以同伴的身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技术将可能在未来5年内得到进一步更新与普及。
四、教师从掌握技能转向更多拥有“学生知识”
在新课堂上,教师的专业竞争力将不仅是精湛的教学技艺,更需要拥有包括学生认知规律、学习问题背后归因、个体差异识别等在内的“学生知识”。“未来的教师将是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其中教育知识的最重含量就是“学生知识”。
“大数据分析”将孩子的思维过程完全呈现出来:过去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做题结果评判对错,却很难知道他们的思考过程。在未来,大数据以及学习分析技术,将让孩子们的思维呈现出来。技术分析技术能通过学生对选择信息的记录描绘出学生在题目信息项之间“游走”的过程,不仅可比较不同学生思维过程的特点,也可比较同一学生思维发展变化,让老师更清晰了解学生“想什么”“怎么做”“问题出在哪里”等。
学习分析技术还可以利用成熟的网络追踪工具精确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时的行为,不仅可以记录简单的变量,如一个主题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记录越来越多的细节信息。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爱好、网络社交等大量信息都将成为重要的数据,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将越来越获益于这种学科学习分析技术,为个别学生量身定制更有效的教育。
五、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进入课堂
未来的教育领域,物联网技术和可穿戴技术也可能进入课堂。想象一下,孩子带着智能手环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物联网将孩子介入到互联网中,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啦。
这些都可能是未来5年,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带给教育的巨大变化。物联网技术使学生登录校园网时就能及时被系统识别,开展科学实验的设备和实验箱也能够根据自身的规范和需求进行自动校准。此外,物联网的诞生,让我们对教学环境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更细致的了解到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与及这种变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至于可穿戴技术的应用,那就更加广泛了。想象一下现在的触屏技术,让大部分人可以非常轻松地操控设备。不仅如此,随着手势控制,体感触控的不断升级,直觉技术范畴内的技术将会不断地得到应用。
可以预期未来的课堂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学习模式、知识来源、我们与知识互动和交流方式都会改变,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事:学校的重要性不会被削弱,“老师”这一职业不会消失。这是技术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