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被裁员,你是不是不行?
如今的互联网到处都在贩卖焦虑,仿佛在经济环境那么水的情况下,焦虑是一种另类的鸡血。
仿佛焦虑打进身体,我的健康码就绿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直到有位35岁的朋友无意中告诫我说,你觉得人家在贩卖焦虑,其实是你本身就很焦虑。
乍一听,还挺有道理的。
接着没多久,这位35岁的朋友就被裁员了。
焦虑的因子瞬间就发生了转移。
但所幸他没有车贷没有房贷,提早做好了充分的资产布局和下一步的事业规划,最初焦虑了几个小时之后,常规的心态又复位了。
“看,就算这样,我还是不焦虑。只是白瞎了996 的肉体。这个年纪转行也难,重头开始也难,再就业更难,三难的局面,还不如退休算了。不过不工作的退休生活,真是肉眼可见的无聊。”
何不食肉糜。
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1】居安思危
相比较初入社会的懵懂无知,与各方面资产加持之后的稳健中年,35岁仿佛是一个无形的分水岭,似人般在疯狂点击着人生的进度条。
去年年底,上海疫情爆发前期。
中学时最好的朋友W从上海离职回了家乡。
记忆中,她还是那个愿意耗费大部分的心力在事业上的姑娘。26岁就通过房地产的红利和日以继夜地努力,全款靠自己在杭州滨江买下了一套小公寓。
这大概是我朋友圈里最励志的典型代表之一了。
毕竟滨江奥体中心的房价也是水涨船高,这些年翻了N倍。
据她自身而言,压力最大的日子里,内分泌极度失调到整个人就差抑郁了。但是该赚的钱也没有辜负她,付出与收获在大概率程度上是成正比的。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W的经典名言:
“如果你找工作要朝九晚五,单休都嫌累的,那还是乖乖去体制内吧。好的工作机会,都是时间不定性的,哪有鱼与熊掌兼得的道理。”
那时的我被她鸡血打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一个月休息过多少天。
可如今的她却在半年前选择了回家乡考公务员。这魔幻的操作是真把我看傻了,忍不住问她是不是受了什么事业上的刺激。
W一耸肩,有点无奈地回应道:
“就年龄到了吧。觉得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的体制。何乐不为?以前太小太年轻,说话不经思考,也没想过有一天经济会如此不景气。”
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
这大概是体制内最安稳的一个骗局了。
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意志被一点点消磨的同时还呈现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维里,都存在着一种职业的鄙视链。
稳定>浮动。
可究竟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呢?
最大的不变,难道不是变化吗?
在疫情大规模爆发前期,互联网大厂的工作不是多数人称羡?
谁又能想到有一天公务员也会降薪?
谁又能算到国企也会发不出工资?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里,徐骁曾说:“居安思危,跟知足常乐一样难。”
我们从小都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慢慢地挂掉比一下子给个大刺激,对于人的战斗力来说是有天地之差的。
“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结局,不过只是应了孟子的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大学毕业出入职场的小心翼翼,细细斟酌,到熟悉流程后的日复一日,逐渐麻木。大多数35岁左右的人群,都是被岁月的长河磨砺之后,才丧失了对新变化的敏锐和感知。
总觉得一切危机的发生,不会是自己的领域,不会是自己的公司,不会是自己的部门,以及,不会是自己。
可真的当失业大潮呼啸而来的时候,又有哪片雪花能得幸免呢?
王维有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翻盘。
【2】亡羊补牢
危机不代表灭亡,可能是一种变相的契机。
之所以35岁会成为一个分水岭,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个年纪,开始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性,而理解之后的焦虑感也会随即而来。
当一个人开始重新衡量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之后,曾经很多的决定都会被当下的认知所推翻。
然而“机会成本”的意识,又会让人不自觉抓住手头已有的。
已经会的技术。
已经有的圈子。
已经深耕多年的行业。
转型,对于企业而言那么难,对于个人而言,又谈何容易?
无意中看到知乎的一段关于拉勾网CEO的采访,许单单在谈笑间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对于35岁左右求职者的无奈关切:
(图片来自于网络)人生大事上多数时候是只能自救的。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写道: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上天赐予你的,你不要,反过来却遭到了上天的责怪,时机到了不行动,就会自己遭殃。
司马迁史记
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是对中年的自己负责;
中年的时候有归零心态,重新去花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对老年的自己负责;
而老年的时候回望来路,还有对人世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对一生的自己负责。
生命本身就不是一道一直往上走的微笑曲线,而是心电图一般的波段,有好有坏。
35岁凭什么觉得曾经奋斗的996就没有意义?
这其中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重复性的工作,带来的究竟是内核的提升,还是外在自欺欺人的充实?
资本都是现实的,能花最小的代价去获得同样的技术能力,自然会选择那个便宜的最优解。
但相较于年轻人的拼搏,35岁的人也有自身的价值。
稳定的情绪,持续的输出,以及良好的个人危机处理能力,都会综合性地成为一个优势。
毕竟好的企业衡量一个员工的标准,永远不是比谁在工位上焊着的时间长,而是能高效且明确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每个人都是螺丝钉,但作用却各不相同。
有些螺丝钉是特定的,有些螺丝钉却是通用的。
若996的代价是成为一个通用型的人才,那么从自身的竞争力出发,哪怕没有裁员,也会早晚迎来发展的瓶颈。
【03】浴火重生
2020年,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耄耋之年,毫无怨言地冲在了武汉疫情的第一线。
但是当人们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之后才明白,钟老的一生命途多舛。
刚出生没多久就遇到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能在战争中免于难的婴儿,已是万幸。18岁考上医学院的钟南山院士,又因父亲的历史遗留问题,被要求下乡劳改数年,35岁时才开始回归本专业,47岁才当上广州医学院的教授。
如果35岁已经是人生的下坡路,但凡钟老有这样的念头,就应该原地听天由命不再努力,非典和新冠也就不会有他操劳的身影。
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兰斯·阿姆斯特朗曾表示:
“如果我到了35岁或40岁,在生活里已经没有了竞争对手,我可能会疯掉。”
综上,似乎那些有大成就的人都存在着某些共性就是:
【从不被年龄所定义】
(图片来自于网络)其实。
真正会因为35岁的年纪而产生焦虑的,绝对不是那些碌碌无为安于现状的中下阶层,而是对自身有要求且对未来还有期许,并且曾经可能在某些领域做出过成绩的人。
职业不分贵贱,人种不分阶层。
但是人的心智层面的确是有阶层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大火的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品牌的主播能出圈的原因。
因为新东方的部分老师在心态上是贵族阶层。
一直以来主播界是被很多自诩文化名流所诟病,所看不起的工种。
所谓的 ‘书读不好,以后可以去当主播 ’ 便来源于此。
但当主播界出现了博览群书的高中老师,开口便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学滋养时,算不算一种变相的“降维打击”?
在同样的领域用更高的维度去打击曾经的“3.2.1!上链接?!”
(图片来自于网络)新东方是我的老东家,也是本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初入职场的时候,其实我对教育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热忱,纯然是由于被俞敏洪的个人魅力所吸引。
没错。
他的确具备了许多商人的特质,
但无论大家怎么众说纷纭,我始终都认为老俞身上也同时拥有很多商人不太具备的“大爱”。
老俞今年60了,新东方上市的年份是他的44岁。
很多人带着嘲讽的眼光看待老俞的教培项目就这样泡汤,课外辅导机构的大盘就这样被拦腰斩断。可就算没有俞敏洪也会有千千万万个新西方,新北方的建立。
那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学生内卷下的必然产物。
我用亲身经历看到了很多同事在搭上时代风帆时,赚得盆满钵满。
也在教培行业的大楼轰然倒下时,看到了俞敏洪的气节和胸襟。
短短时间内,新东方遣散的员工有近6万名,光赔付的工资就够老俞喝一壶了,但他还坚持把教学使用的桌椅送给了需要的贫困小学。
你说35岁的人就走下坡路了。
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志得意满却掉下神坛的人,哪一个因为年龄而认输过?
“费斯汀格法则”是这样表述的:
生活里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因而。
在董宇辉老师风吹麦浪的直播课堂里,在顿顿老师用双语绘声绘色地标注牛的各种部位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曾经工位上摆了很久的那本书: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作者:俞敏洪。
(图片来自于网络)写在最后。
真正肚里有货的人,从来都不惧从头开始。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终点都看不到的马拉松。
俯瞰漫漫长路,某个阶段的得失,终究成为过眼云烟。
35岁。
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