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一半人尖叫,一半人离开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8人  段黄爷稿飞机

本篇是小白第27篇原创文章

——全文共2510字——

耽误你10分钟,或许能有所收获。

前两天我朋友圈有人分享曹政的《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里面提到做产品的第一原则是不妥协,因为你无法让你的产品讨好所有人,如果试图让所有人满意,那结果可能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作品。

所以好的产品总是让一半人尖叫,一半人离开。

我非常认可曹大大的观点,但请所有的产品经理警惕,不要因为这个理由,做出让“一半人离开,一半让人恶心”的产品,不妥协的前提是有自身的追求和责任感。

这当然不只局限于产品经理,任何职业都是一样,值得所有人共勉。

我同时联想到了自己所在区块链行业的现状。

2017年的暴利行情没能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上演,许多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如洪水过境般凋零,年初被人标榜的区块链+甚至比2013年时期的互联网+来的更猛烈。

如今区块链+还在,但基本不再提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而是直接转行,只是还在原来的体系或公司的架构下。

比如羊驼做了档的电音相关节目、比特吴新增了脱口秀节目,胖妮、未来传媒等做了区块链旅行节目、还有的公司直接把原来的的定位从专注区块链改成了专注金融科技。

我并非说做这些延伸不好或不对,未来怎样不做又怎会知道呢?但相比互联网+时期企业家们的主动拥抱,如今这样的区块链+更多了一分无奈,区块链离开的可能远不止一半。

不止企业离开,留下来的也并不好过。

到了年终,往年的主题应该是年终奖,今年却是裁员。

前几天在微博建了个#币圈年终奖#话题,可我找来找去找不到什么内容。老板为了不离开已经拼尽全力,留下来的小伙伴又怎么好意思提年终奖、升职加薪什么的呢,这就是今年行业大趋势下凋零之态。

各种项目链真假难辨,但同行间的鄙视链却一直存在。

行业的不景气还体现在同行间的互相鄙视,已经不是新话题了。窥探其原因,还是自带金融属性,让这个行业太过于浮躁与求成,几百家媒体说起就起了。

我们前面也说过,链圈活动的主题往往不是海报,而是logo。几乎占到整个画面的70%甚至更多,这在其他行业是很少见的,大家都想在这个新行业里趁着红利期分一杯羹。

我很能理解链得得赵何娟的愤慨。区块链媒体的问题我们之前已经谈过好多次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觉得应该是——

“区块链媒体没有品牌”

是的,包括链得得、包括赵总所说的其他头部媒体。我曾经收集过几十个还算常见的区块链媒体品牌,从品牌名、定位、slogan到产品界面、内容、交互等都是极端的相似(用这词以表友善)。

品牌就是一个人,当别人对你没有印象,那你在他眼中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出现如今的局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容是不是真的符合用户需求,现状是几百家行业媒体内容的同质化,而链圈的用户只关心币价,单靠几篇推广就能拉盘的时代也已经不再了,韭菜也会成长的。

现在媒体真正面对的c端用户更可能是同行。

只有同行才去关心资讯,只有小编们才会去挖掘内容和深度,可仅靠同行是否能够支撑起一家企业,这个问题倒是可以思考一下。

于是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内容的可信任度。

假想一下现在媒体面对的核心人群是炒币用户,这些铺天盖地的分析以及夹杂的推广软文,哪一篇才值得信任,怎样的分析才是有用的?

目前,我没看到有哪一家企业抱着多高的行业信仰在做事,你始终还是无法分辨,眼前这篇分析到底真的是真的深度还是软文,说到底无法提供真正的价值。

即使这样,你有的别人家小编还是马上就control+v过去了(对项目方来说有时倒是省了不少推广费)。

我刚到我目前所在公司的时候,有段时间梳理品牌价值观,发现信任和作恶应该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及痛点,于是联想到谷歌的品牌价值观与口号——“不作恶”。

但许多人觉得不作恶这个词看起来很不高端,算哪门子价值观,价值观不应该是崇尚完美,追求卓越之类的么。

价值观没有贵贱,是一家企业和创始人内在的基因。

一家企业首先得坚定自己的价值观,符合创始人的意志,不管高不高端,甚至不管好与坏,从口号到执行上去落实,才不会偏离自己的航道。可如今,许多区块链企业早已经偏了十万八千里了。

刚好在最近的看的一本关于品牌的书——《吃大鱼:像第一名一样思考,挑战者品牌八大制胜法则》重新看到这个观点,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觉得谷歌离我们比较远,我再分享一家内地企业的价值观——华与华。

这是一家做定位于战略咨询+产品开发+广告创意的公司,算是我以前的同行,在咨询与传播领域是许多小伙伴学习的对象,而他们公司的价值观,与谷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个企业文化都在走心。

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有一个上下统一的价值观与文化。

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两个价值观的相同之处都是在为客户着想,我们的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和盈利,出发点难道不应该更是这样么?

在进到这个行业之前我在饿了么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还没有被阿里收购,但依然能感受到很强的阿里基因,特别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时候的价值观考试,如果没有通过,就别想评职称了,足以见大企业对价值观的重视。

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思考——仅靠同行是否能够支撑起一家企业?很多区块链媒体同行转行扩大成金融或科技领域的原因正是出于这点考虑。

之前有个同事跟我讨论,她说“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没有单独的媒体,为啥区块链会有?所以单做区块链媒体肯定活不了”,但我认为之前没有的以后不一定没有,当然也不一定有,到目前为止,我依然选择当那一半尖叫而不离开的人。

而且我给了另一个例子,还是我之前所在的广告行业,广告也是一个偏小的行业,但同样也有自己的媒体,比如数英网、顶尖文案和广告门、甚至还有像站酷这样的单纯的设计网站,到今天我还是经常浏览。

我不知道他们的产业目前有多大,但至少到现在都是五到十年左右的公司了。所以,行业不在于大,想活下来说到底在于能否在细分领域里如何提供独特的价值。

最后,说了这么多,我依然在提醒大家不要忽略掉值得尖叫的另一半。

大趋势可能很凋零,可罗胖跨年演讲时不也说了,我们还有小趋势呀。我的理解是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同时多为别人(客户、老板、员工、同事、供应商等)着想,不管你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那个人;是老板也好,员工也罢。你都有机会继续发光,有机会抓住属于自己的小趋势。

以上,算是我对2018年行业、品牌的一点总结感悟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用。

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公众号“小白区块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