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写作读书

以1.2米的姿态看儿童,是平视不是俯视

2021-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幼儿园里的老狮紫

走进《童年的秘密》前,需要我们走进“儿童的世界”,就像进入到一个专门的儿童场所,我们要以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的世界,平等地与他们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眼神对着眼神。

权威专制下的儿童

儿童经常被大人当做机器人对待,没有思想,只需要负责执行就好。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命令式的,没有反对的余地,就如书中所言“成人把自己视为儿童的造物主,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以自己的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

在中国,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没控制好就会变成专制,就如“父为子纲”那种感觉,虽然以“父为主,子为从”的影响已经减弱,但有很多家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仍有很多成人特别是父亲对自己犯下的错没有自知,等到发现自己对孩子犯的错误后又无比自责,发现为时已晚。“对有意犯下的错误会感到痛心疾首,而对无意犯下的错误置若罔闻”,这真需要家长们进行一次深刻反思。

成人与孩子的关系

每个长大的人,只要小时候和成人有生活在一起,小时候记忆里的某部分内容总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永远埋在记忆深处,可能给长大后的成人带来好梦但也可能带来噩梦,这份记忆常常包含着家长对自己的影响。作为大人,给孩子带来的是噩梦还是好梦,取决自己对孩子一言一行的影响。

总的来说,站在孩子的角度,成人应该给予儿童最大的尊重,他们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他们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属于他们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行动方式,他们有自己的兴趣,他们与众不同,因而与众不同,尊重他们吧。 作为家庭中的成人,好的、不好的,言行举止都记录在孩子的影子里。

成人需要把孩子看做充满活力有思想的个体,需要做的是帮助支持孩子,而不是压抑孩子,需要倾听他们,而不是命令他们,需要尊重他们的行动节奏和方式,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插手。

给教育者的建议

作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宽松、自由,能够体现成长中儿童需要的环境,至关重要。而儿童的选择才是教育者的指南,“儿童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倾向。他们总是选择一些同样或自己偏爱的东西,而很少去留意其他的东西”,以儿童为目标,这样的教育至少不会离儿童太远。作为教育者需要细心地观察儿童,关注儿童。同时,时时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这样孩子便不会离你太远,孩子在成长道路也不会偏离得太远。

总结

这本书中很多观点值得借鉴和学习,但是个人觉得有点过于“儿童”中心,孩子生活很重要,成人的生活同等重要,这需要两者协调,得到最和谐有益的生活方式。在作者心中,新生儿和孩子自身从生命力里带来的力量很大,我在想是否有夸大?毕竟我也无法证实,但从生活的观察中,我们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力量,但是否如此强大,每个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