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处感悟人生:《卧游图》

2024-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离离风翼

沈周一生都没有离开家乡太远。

他不像荆浩,游历山川,在人迹罕至的风景中激发灵感;也不像易元吉,走进深山,描绘常人不熟悉的野生动物,来达到无人超越的境界。

沈周就在家乡,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中,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安安静静地写诗作画。

在他的笔下,他的心中,随处可见的一花一草、一个平常小动物,无不具有美感,无不可以入画,无不能够感悟人生。

看他笔下的牛。

平坡散牧

韩滉善画牛。韩滉笔下的牛,多少有点任重道远的负重感。

再看沈周笔下的牛,昂首阔步,逍遥自在,似乎在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前行。

画上有作者的题诗,将这份无拘无束的状态上升到了思悟人生的高度。

眷草平坡雨迹深,
徐行斜日入桃林。
童儿放手无拘束,
调牧于今已得心。

看他笔下的石榴。

石榴

一个裂开的石榴,生活中多么常见的东西,也能引得画家浮想联翩。

石榴谁擘破,
群琲露人看。
不是无藏韫,
平生想怕瞒。

我哪里是想隐瞒呢?“吾无隐乎尔。”

看这一个。

菜花
南畦多雨露,
绿甲已抽新。
切玉烂蒸去,
自然便老人。

这么清新的蔬菜,看起来真是年轻啊!等到我现在,年华已老去,只能切碎了,煮得烂烂的才能吃了。

看院中、路边的杏花。

菜花
老眼于今已欠华,
风流全与少年差。
看书一向模糊去,
岂有心情及杏花。

又是一番对年华老去的感叹。

再看看画家和友人的日常。

江山坐话

西湖一游,画画留念,自然也要对这江山美景、如烟往事,做一番感叹。

江山作话柄,
相对坐清秋;
如此澄怀地,
西湖忆旧游。

看看读书中的画家。

秋山读书
高木西风落叶时,
一襟萧爽坐迟迟。
闲披秋水未终卷,
心与天游谁得知。

在平淡的日常中,心与天游。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中这样评价沈周:

正是这亲近的、平淡的、充满人间意味的温暖江岸,构成了沈周艺术的重要特色,将儒学浓厚的人间关怀精神和禅宗平常心即道的思想落实到绘画领域。就这一点上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在沈周之前,还没有哪一位画家达到他这样的境界。

我觉得,不光是“江岸”这个题材,沈周笔下的每一个日常小景,都是全然沉浸其中,才有了这些深刻的思考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