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根木棍不足十斤,不起眼却是黄花梨重器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26人  藏咖程

一提到黄花梨重器,大家自然想到形制在谱、品相完美、存世量稀少的明式家具,而且体型还得巨大,毕竟现在黄花梨以克论价,分量越重则价值越高。因此在人们心中,黄花梨重器一般都是罗汉床、顶箱柜这样的大块头。

当参观者经过这几根木棍攒成的架子时,大多数人都未曾留意,把它当成了一件普通展品。实际上,这是一件明清时期的琴架,黄花梨木制,长72宽39高83厘米,可折叠结构,由四根竖材和八根横材组成。

腿子用圆材,穿铆轴钉的一段断面仍为方形,除了故意留而不削以增坚实之外,面与面配合,精度会更高。还有,铰接处内外侧加装铜件,垫护眼钱,以增加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木架搭脑两端出头,向上翻卷成云头,起到防止前后滑动的作用。

出于结构需要,搭脑下、足板间施两道横枨,上枨中间安金属挂环,铆合部加护眼钱。可能是由于原装钩链遗失,现场以绳代替。

不难想象,通过调整挂绳的长度,可以有效调节琴架高度,以适应身高不同的演奏者。

圆材腿子下端,纳入方材足板,就这样,十二根长长短短的木棍,加起来不到十斤重,构成了这具黄花梨琴架。

正是这种不起眼的木架子,收藏者看来却弥足珍贵。香港某资深行家经手过上千件精品,类似的黄花梨琴架也只见过两例,由此还引出一段财富故事,从第一手几十元,蹿至几十万,仅用了短短数天时间。

一起来玩海南黄花梨收藏吧!长按关注“藏咖程”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