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还在说今年的夏怎么这么长呢,霜降就到了。树女士们仿佛接收到了开始表演的信号,立马将满身的绿装换成了秋天浪漫的橘红,随风起舞,不断扭动自己的身姿,将秋叶装点成优雅谢幕的小精灵。
我喜欢的冬就要来了。霜降是冬的一个开幕式:太阳慢慢高冷了,云宝宝每天都想抱团取暖,晚秋的风夹杂着初冬的凉爽,在人间摇曳得好不热闹。
自从欢喜上吃二愣子给的脆柿后,渐渐地我发现集市上也开始卖柿子了。一查才知道,这吃柿子便是霜降的习俗,一同的还有吃板栗、赏菊花。这里唯见着柿子、板栗登台表演,独独不见那菊花,还真是少了一份趣味。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它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白居易在《岁晚》一诗中写到:“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我觉得霜降的寓意极好。十八节气,一年轮回一年始,万物都回归了本源的状态;十八岁成年后,少年时期不再。之后便是以成人的身份面对社会之开始,仿佛往后余生才是本源。
霜降像是一个分界线,将炎热与寒冷劈成两半。洛阳的秋总是比家里要冷些。自开学以来也没见着多少晴日,多云的天却是穿长袖刚刚好的温度,如今晴天多些倒还需穿毛衣避寒。这里的天气着实是可爱。
家里人为小麦做好入冬的准备后,也终于可以稍歇一些。我佩服冬小麦,不只是因为它每年都会结出硕果,还因为它有蛰伏冬日寒冷漫漫无期的准备。它坚韧,它勇敢,它有耐心,它无畏风雪,它只听从自己内心坚定的声音,然后在儿童节里醒来。
花开花落人赞花。刘禹锡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赞叹牡丹的富贵;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赞美菊遗世独立的纯洁;周敦颐为莲打抱不平,道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现出自己对莲高洁品质的赞赏。赞美花是文人大多爱做的事,而对于描写小麦的诗句,除了白居易《观刈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悄悄耳熟能详外,其余的没有多少了。
小麦象征着赞同、合作。它的根是深深扎在土地里的,它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无数更迭中饱经沧桑,它是朴素的,任劳任怨。霜降的风吹过,小麦的命运又开始了轮回。待来年夏,便又是“麦田在家乡,金黄起麦浪。遍地是麦乡,收来囤满仓”的希望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