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新时代文学

读书笔记:朱光潜《诗论》第一、二章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16人  清风秀影_6a1a

                  序言

    诗学在中国不甚发达的原因:1.中国诗人及读诗人认为诗精微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中国人的心理偏向在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直觉而短于逻辑。诗学的任务就在替关于诗的事实寻出理由。

              第一章诗的起源

    关于诗歌,我们需要关注三大问题:1.诗是怎样起来的。2.诗是什么。3.诗应该如何。在这三大问题中,朱光潜先生认为应该把诗的起源问题弄清楚。

      从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看,诗歌在各国都比散文起来较早。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欧洲人认为《荷马史诗》是他们的“诗祖”,因为它在能记载下来的诗歌里面最古。中国搜罗古佚的风气尤其发达。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有种种揣测。如郑玄在《诗谱序》中认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并不认可郑玄的说法。认为“‘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根据古书所记载认为到了尧时才有大唐之歌,舜时创造了南风之诗。至于诗歌的具体源头,也一样是没有找出任何根据。后期的许多选集家都在进行搜罗古佚的工作,都无法给出诗歌一个确定的起源。所以《诗经》成为最可靠的古诗集本,即中国诗的来源。

    朱光潜先生认为这种搜罗古佚的办法永远不会寻出诗歌的起源。因为它有两个根本性错误,分别为:1.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的诗歌就是诗的起源。它的错误在于从考古学和实际观察的证据看,诗歌的起源不但先于散文,还远在文字之先。2.它假定在最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它的错误在于诗的原始与否与文化程度有关,而和时代的先后无关。

    朱先生得出的结论为:努力搜罗在历史记载中最古的诗,而忽视民间歌谣是个大错误。

          第二章: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作者认为“诗歌的起源”不是历史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要弄清楚诗歌的起源,我们必须要问“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

    中国历代论诗者的共同信条为:都认为“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虞书》的“诗言志,歌永言”,《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语“书以道事,诗以达意”。“言”与“达”就是近代语所谓“表现”。《诗·大序》对此分析的很透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朱熹《诗序》引申这一段话,更为经典。

          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人生来有情感,情感需要表现,而方式则是诗歌,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内心情感节奏相契合,因此,诗歌表现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

    而古希腊人认为“诗”是模仿的艺术。模仿的对象可以是心理活动,可以是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偏重对外界事物的印象,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再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认为:人从婴孩时期就会自然模仿,通过模仿来求知。模仿本能和求知所产生的快乐是诗歌起源的心理学层面的原因。

    结论:诗是“表现”内在情感(中国诗歌),“再现”外来印象,或以纯艺术形象引起人的快感,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的。所以,诗歌的起源应是人类诞生之初,人类诞生与诗歌起源同步而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