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颠覆式创造力的《声入人心》,有机会改写中国音乐节目的走势吗?
在刚刚发布的《2018年Q3传媒1号娱乐蓝皮书|平台篇》中,湖南卫视摘得了2018年Q3的综艺收视之王。因此,昨晚刚刚上线的《声入人心》作为湖南卫视Q4的重点节目之一,自然成了1号关注追踪的焦点。
其实,湖南卫视综艺封王,不仅仅体现在蓝皮书中真金白银的影响力,1号认为更重要、更长远、更有力的,是湖南卫视的创造力。近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包括了制片人工作室制、“飙计划”、“三十未满”。这些策略驱动着综艺原创能力的滚滚升腾。
以“飙计划”为例,这是一个每月一期、旨在提高湖南卫视内部创造力的计划。节目方案可以以个人的形式或者团队的形式参投,只要入围就可以得到全台宣讲的机会,年轻电视人的想法乃至梦想都可以直通频道最高领导层,只要是好想法就可以被看见,甚至被执行。而在半月之前,《声入人心》的总导演任洋在接受1号专访时便表示,《声入人心》就是通过“飙计划”产生的。
那么,这档节目究竟有何新意,成为“芒果创造”的Q4担当?
为什么说《声入人心》的创造力是颠覆式的?
创造力,有大小高低不同的维度之分。
无可否认,作为中国类型化程度最高的音乐类节目,每一档节目的推出都有或大或小的创新,小的在道具、选手、舞美、赛制上进行微调,大的则开创了垂直音乐的新品类。然而,无论此前或大或小的创造,都不敢突破流行音乐这一维度。然而,不管流行音乐的选手有多么海量、乐曲有多么充沛、观众市场有多么庞大,经年累月,再肥沃的土壤也已经承受不住一年几次的收割。
1号之所以惊叹于《声入人心》的创造力,便是因为,它彻底跳出了思维的壁垒与禁区,开创了一个新维度,它可能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新大陆”,但一定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小世界”。
简单介绍一下这档节目的模式,这是一档以高雅音乐艺术为中心的音乐竞技节目,无晋级、无淘汰,但36名演唱成员需要在节目中竞争TOP6的首席(其余为替补席位),成为成为首席次数最多的6位演唱成员,将进入最终的大型表演环节并参演中国新一代原创歌剧,代表中国声乐演唱登上世界级舞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档节目几乎是对现有以流行音乐为中心的音乐节目的全面颠覆:
其一,以高雅音乐颠覆流行音乐。
正如《声入人心》首期开场,有一段非常戳人的独白:“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们说不够流行就不够资格,他们说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作为大众媒体,高雅音乐在电视平台上似乎带了一层隐而不发的“原罪”。
勇气与荣耀,往往是双生的。当几乎所有制作单位、播出平台,只敢把目光投放在流行音乐的窠臼,即便了然于心流行音乐已经开发到了天花板,湖南卫视却敢第一个吃螃蟹,把美声、音乐剧、歌剧、民族音乐这些曾经电视文化绝缘的内容,与时尚年轻的演唱方式和表达方式做一次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创新。它首先赢得了我的尊敬,而当笔者把类似的感慨在朋友圈里发出来之时,发现对其盛赞的朋友不在少数,这是一个真实的有声量、有口碑的节目。
其二,以“三高人群”颠覆“门槛不限”。
在以往以流行音乐为核心的音乐节目中,选手是没有门槛之限的。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无论你是否懂乐理、是否专业训练,只要你唱得好,英雄不问出身。这看似给了选手来源一个极大丰富度的可能性,然而,年复一年,即使这种门槛不限,最终也恶化成了炒冷饭、老熟脸的尴尬境地。
而《声入人心》首播最抓笔者眼球的,就是竟然这档节目能选出这样36名音乐王子般的“三高选手”——音乐专业素养高、演唱音域高、身材颜值高,甚至连比赛的演唱成员方书剑都惊呼,“你们是怎么把他们都弄到这里来的?”
让我们来看看《声入人心》演唱成员的背景究竟有多惊人。这36名演唱成员来自全世界各一流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包括伯克利音乐学院、朱莉亚音乐学院、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纽约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维也纳普莱纳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耶鲁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有茱莉亚全A硕士、有金曲奖年度唱作艺人、有《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年度冠军。如果说,以往以流行音乐为中心的节目称之为“选手”,这个节目甚至更合理的称谓应该是“青年歌唱家”。
这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会吃到的“肥美”。《声入人心》作为第一个进军高雅音乐的节目,才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更多的首发优势。所以,才能选出从样貌到气质到专业素养,样样拔尖的顶级选手。
颠覆式的创造力,能否颠覆市场?
但是,一档有创造力的、尤其超前的节目,并不一定意味着有等价的市场回馈。那么,《声入人心》是否有良好观众反馈的机会呢?
1号认为,是有的。
首先,因为湖南卫视懂得如何“亲民”。
在湖南卫视的传承中,“亲民”二字是被深深雕刻在组织的文化基因当中的,在1号数次采访湖南卫视制片人的过程中,“亲民”也成为始终不会遗漏的关键词。而怎么把《声入人心》做得够亲民,就是它是否有好的市场回馈的终极考验。
上文,我们已经谈到了《声入人心》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三高人群”,这个节目提供了一个高级感音乐新榜样的集体群像。作为一名女性观众,笔者的确强烈地感受到每一个年轻歌者出场之时,他们散发出与其他音乐节目选手截然不同的气场与光环。而当他们进入表演、间歇点评之时,你会很鲜明地感受到,这是一群不但有好看的皮囊,更有精英的气质、专业的内在的优质音乐新榜样,他们能真正在一个关于音乐的舞台上相互交流乐理、切磋专业,而非八卦、闲篇。这种兼具精英感与青春感的气质,无疑是在目前的音乐节目甚至综艺节目中,都前所未见的孤品。它不但符合了越发挑剔的女性观众的理想需求,同时也是更符合主流导向上需要树立正能量新榜样的时代需求。
其次,因为中国观众需要“品味升级”。
伴随着物质层面消费升级的,是中国百姓精神层面品味升级的需求。而高雅音乐,作为具有身份象征意味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中国百姓在这样的整体社会心理大背景之下,寻求品味升级的最佳符号。
另一方面,恰如尚雯婕在首期节目开场所说,“在现在一个多元化的音乐市场里面,听众对于新形式的音乐是有期待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关于流行的轮回。事实上,很多高雅音乐都是非常经典的,具有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比如尚雯婕在评价《Ah, mes amis》(歌剧《军中女郎》中的一首咏叹调)时就说,“我听说一百多年来很多人都降调唱这首歌”。《声入人心》的绝大多数乐曲都是经典的,但经典的高雅音乐却因电视文化多年的边缘化而成了新鲜的,这种历久而弥新的独特性,却让第一次深入接触高雅音乐的中国观众,感受到的音乐,不但是形式新颖的、唱腔独特的,而且是有历史底蕴的、有文化沉淀的。这种感受,才真正满足了品味升级的心理需求。
1号结语
即使都是原创,但是原创与原创之间,仍然有不同的价值之分。
1号认为,《声入人心》便是一档在创造力的价值上,非常值得肯定的节目。
它突破,尝试把小众做成大众,尝试把冷门做成热门,探索高雅艺术的大众表达,这是一个不甘于设限、不囿于窠臼的勇气与果敢;它高能,以美声音乐剧的形式汇聚“三高小哥哥”,让中国观众关于音乐艺人的审美,从一个没有门槛直通金字塔尖;它普及,用古典对接时尚,这是一个具有大众影响力的平台,理想主义的情怀与担当。
而这个理想主义的脉络,实则我们可以从湖南卫视一步一步的经营中看到伏笔。前有《幻乐之城》,已经在尝试突破音乐节目的界限,尝试音乐剧的流行表达;后有《声入人心》,用更进一步的、更加纯粹的声乐艺术,继续推高电视音乐高雅升级的趋势。
细细品来,可谓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