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班主任面对疫情该如何做?——一名乡村班主任的教育实践(续篇

2020-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似懂非懂简书

            乡村家庭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以“互联网+亲师生三方共读活动”为例

                海格小学  焦忠宇

        最近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空中课堂”成了热门话题,面对疫情防控时间的延长,学生无法正常开学。此时我应该借助网络平台教给孩子什么?结合班级的常规活动——“每日阅读”,依据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对三年级学生线上教学的要求:一定不能进行线上新课的教学,可以在“抗疫”期间,通过班级微信群推送防控小知识、指导亲子阅读等主题活动、解答家长学生提出的问题等等。我制定了方案(3)的活动内容:

修改前方案

修改后的方案:


    “抵抗病毒,我们携手并肩”活动方案(3)

          开启《爱的教育》三方共读之旅

        活动背景:

        阅读使人进步,使人修养心智,读书的兴致从小培养是最好的。由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阅读既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班级有两名学生还在外地,不能回到本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开学时间要延迟,那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呢?结合我们的常规活动——读书,让学生和家长、老师共读一本书。彼此分享、交流,从中得到心灵的启迪。

        活动目的:

        1.通过三方共读,深入理解书的内容,体会爱的美好与伟大。

        2.通过本书的阅读,丰富学生知识,学习协调沟通方法,增进亲子感情。

        3.通过撰写简单的读后感,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征集学生和家长关于居家学习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统计问题,初步制定活动内容:

      (1)制定读书计划。

      (2)坚持每天读一个故事。

      (3)坚持写简单的读后感。

        活动要求:欢迎家长、学生积极参与线上讨论,把读书活动内容用图片、录音、视频、美篇等各种形式展现,分享到班级微信群。

        活动评价:通过积累记录,评选出“最佳阅读家庭”、“最佳阅读之星”。


        方案(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线上商讨,提出建议。

        每次方案制定后,我都会与学生和家长商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内容,为有效实施做好铺垫。首先,我向学生和家长传达教育局对三年级学生线上教学内容的要求,部分家长担心不让孩子学习课本知识,会耽误学习的进度,导致孩子学得不扎实。为了解除家长的担忧,我再三解释,“三年级的课本知识不是很难,学校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现在是疫情时期,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针对孩子的读书问题,部分家长反应,孩子读书不主动,兴趣不浓,只有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进行阅读。针对这种现状,怎样引导孩子每天坚持阅读?我和家长需要如何做?记得寒假前夕,每个家庭都从学校借阅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因此我建议家长以亲子共读的形式促进孩子的读书欲望,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从而促使孩子爱上阅读。

        通过线上交流,大家提出了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共读哪本书?制定了阅读的计划,包括读书时间,学习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拍照分享读书内容等。

        二、尝试共读,发现问题

        根据计划,大家开始了共读。 第一次共读后,我发现,家长只是陪在孩子身边,起监督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进来,于是我再一次通过钉钉视频会议,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首先,指导学生与家长明确怎样才是共读一本书?可以采取孩子读家长听、家长读孩子听,家长孩子分段读等形式阅读,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之后把文章推荐给老师阅读,与老师再次交流阅读感受。其次,与学生、家长交流共读的好处。第一,当我们处在一个群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和推动,更容易坚持。第二,可以从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不同角度去解读这本书的内容,理解更深刻。第三,通过共读,大家进行分享,这也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最后,我们在尝试共读中,发现问题,努力学习解决问题。例如,班级两个留守儿童因为假期去了父母身边,忘记带这本书了,怎么办?其他家长就提议每天拍照发给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共读,图书管理员琪琪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

       

思琪拍照分享阅读内容

        三、持续共读,不断激励

      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学生的读书习惯并不是通过一本书的共读就可以养成。在“亲子”共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家长是否能坚持不懈地参与共读。刚开始全班七个家庭积极参与,两天后,我发现开始有掉队的情况,班群上传的共读照片或视频越来越少,就剩下五个家庭了。其实这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毕竟达达和浩浩的情况特殊。达达是无人陪伴阅读,爷爷不识字,小叔上初中,有自己的作业,爸爸不在身边,妈妈也不知去向。浩浩是由于父母上班,陪伴他的时候很少,所以共读时断时续。除去这两个特殊情况的家庭,其余坚持每天共读的只有四个家庭,陪伴孩子一起书写读后感的只有三个家庭。经过电话沟通,了解到孜孜家的包子店开业了,家长开始忙碌起来,无暇照顾孩子。月月的妈妈生病了,无人陪着共读。

        了解到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后,我心里很清楚,其实让家长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共读一个故事,并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是否愿意去做。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会有所差异,统一的要求无法满足每个家庭的需求。怎样能在减轻家长负担的基础上,持续共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呢?我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层次要求:

        第一层: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读后感。

        第二层:学生读给家长听,自己写读后感。

        第三层:学生和家长采取多种形式共读,一起写读后感。

        第一层适合浩浩和孜孜家庭,父母晚班或忙碌时,可以自己读自己写。第二层适合达达家庭,达达读给爷爷听,与爷爷交流后,自己写读后感。第三层,由于现在不是农忙时节,乡村家长空闲时间比较多。月月妈妈生病,可以由爸爸陪同,只要能调出时间陪伴孩子共读的家长都适合第三层。

        根据各层要求的不同,为了激励学生和家长,我也参与了这本书的阅读,形成了亲人、老师、学生三方共读的“亲师生”阅读模式,并修改了方案内容(上述方案就是修改后的方案)。希望通过自己的引领,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班群里,只要看到学生和家长的共读视频和读后感图片,我都给予鼓励,至于读后感写得好与坏并不重要,只要他们现在能坚持,就是一个最大的突破,以后我们再慢慢改进。

        对于家长来说这个共读的过程,也许看似并无收获,但对于学生来说,有家长的陪伴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致,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个家庭读书视频 读后感

        四、共读感悟,反思重建

        《爱的教育》是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这本书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庭是每个孩子爱的港湾,更需要爱的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持续共读,学生和家长都有哪些体会与收获?存在什么困难?是否愿意继续参与?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共读的价值成效,关系到乡村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乡村家长教育理念的改变。为了更加了解每个学生,每位家长在参与共读活动中的思想现状,我对每个家庭进行了线上访谈,逐一寻找突破点,继续激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共读。

        访谈问题的设计,许滢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针对访谈,我们先设计维度:就阅读而言,可以有:一、阅读的具体实施  二、阅读的收获  三、改进的建议。第二个问题是重点,引导学生和家长去思考通过这个寒假班级共同的阅读,他们的改变以及收获。问题不要太多,鼓励家长和孩子多发表想法。同时访谈父母和访谈孩子的问题最好对应,这样就可以同时了解父母和孩子的感受了。根据这些建议,在许滢老师的帮助下,针对阅读方式、评价、行为、意愿,我共设计了八个问题:


家长访谈问题:

1.在这个假期里,您是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

2.通过在这个寒假参与班级阅读活动,您有什么收获?

3.在这个寒假期间,在参与班级阅读活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4.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您愿意继续参加吗?您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访谈问题:

1.在这个假期里,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哪本书?您们是怎么一起读的?

2.在这个寒假里,爸爸妈妈陪你一起阅读,你有什么感受呢?

3.在阅读过程中,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4.如果还有这样的活动,你还想继续参加吗?


        针对以上问题,我通过微信分别访谈了每个家庭,先与学生进行交流,再与家长交流。7个家庭用时近5个小时,主要是我的引导与家长回答占时比较多。其中达达家长没有参与访谈。我提取了访谈内容中的重要信息记录如下: 


      学生访谈内容:

        1.在这个假期里,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哪本书?您们是怎么一起读的?

      思琪:这个假期,我和妈妈读了《爱的教育》和《小王子》。我和妈妈拿着书一起读的,每天读一个故事,读完后一起写读后感。

      月月: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妈妈一起读的是《爱的教育》。妈妈先读,我再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孜孜:这个假期里,我读了《爱的教育》和《西红柿战争》,和妈妈一起读的。

      诗琪:我和妈妈一起读的是《爱的教育》,妈妈一段儿,我一段儿。

      莹莹:我和妈妈读了一本儿书,是分着读的。是一个人读一个自然段。

      浩浩:一起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爸爸、妈妈在睡觉的时候我自己先读完,然后写读后感。我爸爸妈妈醒了,他们自己单独读的,然后写读后感。

      达达:没有人陪着读书。

        2.在这个寒假里,爸爸妈妈陪你一起阅读,你有什么感受呢?

      思琪:就是特别的开心,因为上学的时候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读书,现在有妈妈陪着,感觉自己更喜欢读书了。

      月月:这次爸爸妈妈不干活了,爸爸妈妈就陪我一起读书,我很开心。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书里写了很多文明礼貌的、互相关爱的故事,让我很感动。

      孜孜:我喜欢妈妈陪伴着一起读书,我感觉读书很有趣了,认识了很多字。

      诗琪:我感觉跟妈妈读的时候很好。自己可以当小老师,妈妈不认识的字,我可以告诉她。跟自己读书的时候感觉很不一样,妈妈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不同,可以互相交流。

      莹莹:和妈妈一起读很开心,不会的字,妈妈就可以告诉我。我就可以记下来。下次看到我就认识了。

      浩浩:都是我自己读的,因为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儿没时间,就算有时间,他们也在睡觉。

      达达:爷爷很忙,小叔上课。我只能自己阅读,自己写读后感。

        3.在阅读过程中,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思琪:没有遇到困难。

      月月:我遇到的困难就是不认识字可以查字典,查字典就可以注音,注音后就好读了。

      孜孜:就是有的字不认识。不会写读后感。

      诗琪:第一次读的时候,妈妈和我读不到一起去。以前是直接拿来就读,现在是练一会儿再读。

      莹莹:遇到过,就是有的字不会,我觉得妈妈还是很配合我的。因为我一说学习妈妈就来陪我了。

      浩浩:就是总有不认识字,文章的图片看不清楚。

      达达:我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然后我就查字典解决。

        4.如果还有这样的活动,你还想继续参加吗?

      思琪:愿意参加,因为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月月:愿意参加,因为书里有很多知识。妈妈和老师一起陪着我们读书,陪伴我们长大,我特别的开心。

      孜孜:想参加,因为我觉得这种活动很好,能让我长知识。

      诗琪:想,因为我喜欢跟妈妈一起读。

      莹莹:想,因为我不认识的字,妈妈就告诉我。这样我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字。有妈妈陪,还有姐姐陪更开心了。我还能拿白天读的故事,在晚上给姐姐讲下来。我俩交换睡前故事,每天我都等着和姐姐一起讲故事。

      浩浩:我一定参加。

      达达:想,因为读书可以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学生访谈

        家长访谈内容:

        1.在这个假期里,您是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

      思琪妈妈:焦老师你好!我和思琪每天就是读一篇文章,没有多读,有时候我没事儿,翻两下看看。里面都是外国名字,读起来挺绕嘴的。念着念着,就不愿意读了,有些读不下去,没兴趣。

      月月妈妈:很多字都不认识了,我就问月月,她就查字典,我们先读两遍,她当老师,我当学生。什么时候读流利了,什么时候过关。多数时候都是月月说:“妈妈,到时间读书了,读几遍呀,快点儿吧,读书啊。”总是她带着我读书。

      孜孜妈妈:他读,我在旁边陪着他,有时候一起共读。

      诗琪妈妈:也没怎么陪孩子读过书,以前不爱读,现在好些了。

      莹莹妈妈:参与到亲子共读当中,阅读的时间不固定,读每篇课文我都和孩子先预习一下。

      浩浩妈妈:老师没有陪他阅读。只是偶尔的,然后看他不愿写读后感的时候,就把那个课文给他读一遍。再就是督促他学习,阅读没有过。

        因为这个疫情。我们原来这个厂子是3000多人。只剩810,其他人都在休息。所以我和浩浩爸爸劳动强度一下就增加了。恨不得一个人顶三个人。我和他爸爸明天都白班儿,然后也确实没有时间。但是其他时间还算是有。就是一夜不休息,特别累,我和他爸爸今天是中午才睡觉,睡得特别死。就是身心疲惫的那种状态,如果疫情再不结束,我们在工作中都要挺不住了。

        2.通过在这个寒假参与班级阅读活动,您有什么收获?

      思琪妈妈:说心里话,我觉得不怎么愿意读。每天早晨读一读,像完成任务一样。孩子,她有这个热情,就陪着读吧,还是有收获。但是我总觉得自己都50岁的人了,整天抱着书本儿重新学习,心里有点儿压力,感到很无奈。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陪孩子读书,能和孩子互动一下,能鼓励孩子积极去读。你要是读了吧,必然有一点收获。我就是说不出来,反正多少也是从书本上能学到一些知识。既然老师这样热心让孩子去读书,引导她这样读,即使家长再无奈,为了孩子,老师都能付出,做家长的也责无旁贷。

      月月妈妈:把字儿又捡起来了,又从头开始认字了,这段时间认识了不少。

      孜孜妈妈: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特别是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心里可难受了,教不了孩子,就会和孩子一起学习。

      诗琪妈妈:我觉得和孩子一起读书联系了感情,等孩子长大以后,想到我母女共读美好时光,感觉挺好的。

      莹莹妈妈:能陪到孩子,又能增加自己的知识,每读一篇课文自己也有所感悟。焦老师,其实一从开始我们也是抵触的,经过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孩子还行,每当你发起共读的时候,孩子都积极参与。我们家长在旁边儿也能看到,再说我们也是陪孩子一起成长。觉得这种活动真的挺好的,让孩子和家长都有一个共同回忆的时光。每当孩子要去读书的时候,我尽量放下手中的活儿,陪孩子一起读。

      浩浩妈妈:其实不光是陪孩子阅读,就是陪孩子做任何事情,第一,可能是彼此互相了解。第二,也是一个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你陪着他学习,有可能说 我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我已经记得不是特别清楚。然后你陪着他学,你给自己也是增加记忆。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如果是有时间的话,真的挺好的。

        3.在这个寒假期间,在参与班级阅读活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思琪妈妈:反正读这本书的时候,名字绕了一点儿。有时候一遍没读懂,就读两遍,再读读自然段旁边的建议,大概都能读得懂了。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去写的,有人物啊,形象地勾画出了人的外表啊,人的心态呀。还有一些话语之类的,怎么鼓励人,感觉挺实际的。要是真的耐心读下来,肯定会有一点收获,只不过现在的我就觉得心里有点懒惰,有点得过且过。不愿意读,太懒了。

      月月妈妈:不认识字,还提笔忘字,字写得也难看,写不好读后感,但我会慢慢儿学,今天晚上我就开始行动起来。

      孜孜妈妈:就是自己文化浅,有的字儿不认识,带拼音的还行。最近读的时候也少了,王孜不爱读书,你告诉他读书他也不吱声,我还是得坚持陪着他读。

      诗琪妈妈:刚开始可能有些不好意思读,担心读不好。我和孩子一起努力克服自己的困难,有时候会因为家里有事不能共读,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

      莹莹妈妈:有时孩子理解文中意思不是很到位。

      浩浩妈妈:浩浩的这个书没有拿来,然后就是等着班级群里发照片。这个时间不固定,我们每个月有十个白班儿,这十个白班儿,保证是不能陪孩子阅读了。然后如果是其他时间,照片上午发过来,那我和浩浩爸爸每个人都能陪着读。

        4.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您愿意继续参加吗?您有什么建议吗?

      思琪妈妈:焦老师,如果有这种活动,我们也愿意参加,也愿意陪读。现在就是说学无止境嘛。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有这小二宝儿,跟她一起读书,反正我现在没有别的事儿,我还能继续坚持。也谢谢你的努力,为了这些孩子,你费尽脑汁想着想那。就是尽量让孩子学的多一点。作为家长,应该感谢你这种精神。

      月月妈妈:愿意参加,把我不会的东西都学到了,学在我脑子里,谁也偷不去。建议有时间的情况下继续。如果上学了,以后周六、周日的晚上,七点开始读一篇,这样往下延续。

      孜孜妈妈:愿意参加,希望能有多一点儿这样的活动。只要对孩子学习上有帮助的,家长都会大力的支持。焦老师,你提的和孩子一起写读后感的建议挺好的,如果光让孩子写,他可能也是不爱写。家长要写,可能他就会写。

      诗琪妈妈:可以,现在有我的陪伴,诗琪比以前要好些,不会让我们家长说,自己会去主动读,不管读得好还是不好,她会坚持,我们家长也会坚持。

      莹莹妈妈:愿意,我觉得应该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得到提高,要不我们的时间也都浪费了。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应该多像思琪妈妈那样多陪着孩子,孩子是我们的,老师都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这些家长还能说不吗?

      浩浩妈妈:还有第四个问题就是,只要是为了孩子好的。我们家长都特别愿意参加,因为像你也是为了孩子,那我们更是的。只要是为了孩子好的家长,真的就是什么都可以做。

        这是一个家长的意识问题。可能人和人想法不一样。浩浩在我这儿的时候,他的每一篇课文,他的每一本课外书。甚至他做的每一本儿练习册,我几乎都能背下去。比如说,三字经或者千字文,我和浩浩谁先背下来,浩浩爸爸就会给我俩奖励。浩浩在学习的时候,我和他爸爸没看过手机,没看过电视。我就感觉就像咱们大人也是。一个人干活,其他人在那儿看手机,在那儿待着,可能心里面会不舒服,然后孩子学习,他也相当于大人在干活。其他人也都是给他营造这个氛围。但是因为我和浩浩爸爸工作,这个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他就认为,孩子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能不知道大人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访谈

        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我发现学生、家长和我在共读活动中发生着变化。

      1.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自主性变强。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更喜欢这本书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喜欢阅读故事、童话之类的书籍。《爱的教育》里面的人名很长,内容并不是很有趣,孩子们读起来感到乏味。在家长的督促与帮助下,孩子们会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背后的爱。家长和老师的榜样作用无形中推动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孜孜在学校时,每天一个小故事的阅读任务,他很少完成。这个假期,有了妈妈的陪读,几乎每天都会上传读书语音。

        2.家长的学习意识有所提高,亲子关系更和谐。在共读中,家长与孩子互相交流,互写读后感,彼此促进。思琪妈妈小学毕业,从读不通到读出一些道理,从不情愿共读到积极陪伴。思琪说:“更喜欢有妈妈陪着读书。”思琪妈妈说:“如果有这种活动,我们也愿意参加,也愿意陪读。现在就是说学无止境嘛。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有这小二宝儿,跟她一起读书,我还能继续坚持。”

        3. 我的指导与家校沟通能力有所提升。共读过程中,我经常想尽各种方式与方法,在家长能够理解的情况下,与他们进行沟通,鼓励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共读。同时,我不断学习阅读的指导方法,尝试指导孩子阅读,指导家长怎样共读,怎样带领孩子阅读。自己也坚持写读后感。活动中,不仅提升了我的阅读、指导、沟通能力,更让我从这本书中,深深体会到爱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关注细节的心。

        这项活动,我们一直在进行中,孩子们上传共读视频或语音,与我分享共读文章,在我的指导下,在家长的努力参与中,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将爱放在教育之中成为教育之果?希望家长通过在与孩子分享和共同阅读这本书时,能有更为深入的体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