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学问
2019-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弦月Anne
网络图片(侵删)
在职场多年,各种饭局、酒局经见不少,酒量也有一点儿,但是酒场上还是比较随性,不喜欢为了迎合、奉承别人刻意多喝几杯。有时候,也羡慕那种在酒场能够叱咤风云、侃侃而谈,带动气氛的喝酒大咖,能说会道、酒量自然也不在话下。
前段时间,因为同事离职饭局比较集中,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不喝酒的时候很难有气氛,开始想中国的酒文化。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关于酒文化,查阅一些资料,看到如上总结。之前不太理解为啥吃饭一定要喝酒,那让爱喝的人喝酒好了,别人有必要跟着一起喝吗?现在想来,喝酒也是需要气氛的,有时候人们谈事情或是聚会,需要这种气氛渲染下,更自然放松的表达、交流。想象下,一大桌子的人,各自闷头吃饭,聚会也显得暗淡了。
但是,话说回来,喝酒还是应该仅作为一种调剂,而非主角。酒桌上,酒量参差不齐,各自尽力就好,没必要刻意攀比。礼节性的敬酒、被敬酒,该干就干了,喝到自己极限停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不一定是喝吐、喝倒才是好的。
就我个人而言,能喝的时候也是会喝一点,但是前几次因为过敏不能喝酒,但说出来的时候除了知道近况的同事体谅,其他人可能会认为就是不想喝酒找理由。我想朝夕相处的人们,原本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接下来,不喝酒的人感觉还是有些微妙。想来,喝酒也真的是一门学问,感慨这些年在这门学问上的才疏学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