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系列笔记- 第6篇
📚 书籍:《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智慧》
👨🏻 作者:罗智
☕️ 介绍: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一本沉淀3年的王阳明心学智慧大作。本书通过阐述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 。同时,我对看这本书做了笔记连载,主要记录的是我对这本书每个感受,所有感受结合自己的经历来阐述我的观点,如有不对,欢迎来讨论。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译文:我们这些人探索事物本质的奥秘,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认识和能力尽力而为之。
今天认识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扩充到底。明天,我们又有新的认识,那便从明日所认识的扩充到底。这样才是专注于一个目标、踏踏实实的功夫。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必须了解“致良知”的功夫。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译文:我们这些人探索事物本质的奥秘,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认识和能力尽力而为之。
今天认识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扩充到底。明天,我们又有新的认识,那便从明日所认识的扩充到底。这样才是专注于一个目标、踏踏实实的功夫。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必须了解“致良知”的功夫。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心之本体,就是天理,就是道,致良知就是一个不断“悟道”、认识自我的过程。根据传统修养理论的看法,“自我”的心理是分为很多层次的,认识自我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认为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显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等层次,当然,如果往细分,可以分的层次就更多了。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无形而有理的本体,蕴藏着全宇宙的规律和信息,这个信息通过造化的遗传作用,成为万物的自性;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人之为人、物之为物,皆因这个理的造化之妙;
这个信息通过人身与人事的放大作用,则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和相应的社会秩序等。
❤️ 笔记:一定要,去实践。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的标准。你看,几千年来,道理还是那个道理。
我从这些话能看到两件事情。
1、要慢慢的练习,不要埋怨自己太慢了。每天有进步就应该感谢自己。
2、要找机会事上磨炼,自己有感觉要去实践自己的感觉。
我最近的体会也是这样。我发现我改变对人生的看法之后。当我感受到别人的不友善好像更加明显。我开始处理这个不好的感觉。比如口气差的阿姨,挑衅的大妈,我不需要破口吗?我以怀疑的啊?去回他们会是什么感觉。
我的良知,就是我要爱自己,我要脱离无休止的和这些人纠葛,扰乱我的内心,让我自责。我要专心于自己认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