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生活中的经济学移动医疗小圆桌

互联网时代的私人医生

2016-05-30  本文已影响196人  张是之

文 | 张是之

众所周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有没有可能另辟蹊径找到出路?

1、摩尔定律

20年前,一台486、4M内存、540M硬盘的组装电脑,价格是多少呢?15000多。

1996年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500元上下,电脑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那就是奢侈品。进学校电脑房要穿鞋套,金贵、高科技。

如今只能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大哥大」,当年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硕大的一块电池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通话质量更不用说。即便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

今天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性能上早已超过了20年前的电脑,功能也更丰富。2014年国内生产智能手机16.3亿部,超过了全国总人口。智能手机保有量是多少?2014年的数据是8.2亿台。

价格呢?便宜又好用的不过几百块钱。更高的性能、更低的价格,20年前的奢侈品,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你要用价格/(性能*收入)来计算,今天的手机、电脑那就是白菜价,这就是「摩尔定律」的威力。

摩尔定律(Moore's Law)告诉我们芯片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

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一点,我们会发现原来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受的东西,如今早已成为普通的日用品。比如电灯、电话,手机、电脑。给点时间和空间,从电灯电话、手机数码,到飞机汽车,「摩尔定律」都可以发挥作用。

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摩尔定律」,虽不至每18个月价格减半,但总体趋势上,人类在利用自然改善生活的代价一直在下降。

2、看病为何全球难?

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理工男,有幸亲眼目睹了人类近二十年来 IT 领域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的颠覆让你目不暇接。互联网、IT 技术带来的一方面是「供给侧」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这边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摩尔定律」让全球消费者受益。

看病难,则是全球性问题,并非是中国特色和独有。医疗资源稀缺,是我们能够轻易想到的原因之一。更深一层的原因,也许不是那么容易观察到。

《「市场化」将如何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一文中,我写到:

IT 行业目前仍然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薪酬高于平均水平,程序员们多是一群高学历高智商群体。近20年来随着 IT 业和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了。

论技术难度、科技含量和从业人员整体水平,IT 业绝对不输医疗行业,这是显见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疑问很简单,那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产业20多年来迅猛发展,惠及全球,而医疗行业却还是全球各国政府的头等难题?

对此疑问的回答也很简单,那就是全球各国政府错将「有形之手」放在了市场之上,大大压缩了市场本身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不是传统上所认为的,是因为「市场失灵」,从而需要政府伸手调节。

IT 领域和医疗行业受到的管制对比,显而易见。全球范围来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在 IT 领域设置的准入门槛和价格管制,都远远少于医疗行业。换句话说,美国、中国有关部门的撒手不管或者少管,市场才有了造就了 IT 业大繁荣、大发展的空间。

「摩尔定律」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空间,就是制度空间,是市场空间。

医疗行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把医疗卫生领域归结为「市场失灵」的典型,说什么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认为只有政府干预,才能促进公平并解决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

这些理论、理念在教科书的配合下,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各国的医疗政策。很不幸,错误的理念带来的是错误的决策,以及糟糕的后果。在这些理念的决定之下,无论是看上去很美好的欧洲、加拿大的免费医疗,还是奥巴马的医改新政,都在错误的方向上一路飞奔。

简而言之,医疗领域的问题,绝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市场化不彻底的问题。越是背离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摩尔定律」就越不可能发挥作用,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3、医疗界的 Uber

在美国,病人预约之后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就诊,甚至有时候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有技术公司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并逐渐获得了市场认可。既可以通过远程视频问诊,也可以提供上门看病服务,给患者带来方便,同时提高了医疗效率。

致力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 Doctor On Demand 成立于2012年,2013年末产品正式上线,并拿到了3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投资方为 Venrock、A16Z 和 Google Ventures。2014年8月,该公司完成了A轮融资,由Venrock领投2100万美元。去年6月18日,又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B轮资。三年的时间,该公司获得了7400万美元的融资总额。

Doctor on Demand 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医生服务,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客户通过员工医疗保健系统向公司员工开放Doctor on Demand的生理、心理远程健康服务。此外,该公司已经同美国国家医疗机构如蓝十字蓝盾协会、联合保健联盟合作,将为超过2500万美国人提供网络医疗服务。

当患者需要帮助时,Doctor On Demand 就会将请求发送给平台上的所有医生,如果有医生响应,就可以直接和医生开始视频。简单理解,Doctor on Demand 就像是医疗界的 Uber,通过互联网连接医生和患者。患者可以按需选择以视频或电话形式获得医生的远程服务,在沟通前用户也可先描述病症并上传相关医学影像。每次咨询医生可以获得30到40美元的报酬,用户则可以对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另外一家公司「治愈」,则专注于提供上门提供医疗服务。「治愈」的医疗队伍包括家庭医护、小儿科、成人内科、外科、长期照护和帕金森氏症诊断复健疗程等。包括一般健康检查、流感疫苗和抽血在内,多数检查项目都能在上门服务中完成。

使用者可以使用手机应用或上网注册填写看病申请,只要写清楚症状或病症类型,并决定看病时间,「治愈」就会安排最合适的注册医生或护士到患者家中看病。「治愈」的出现满足了许多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因为他们到医院就诊一次非常困难。

提供类似服务的还有 American Well, MDLive, HealthTap 等。

4、互联网时代的私人医生

移动终端的普及加上支付手段的完善,再加上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从打车洗车到美甲家政,近几年上门提供按需服务越来越火热。

据研究公司IHS Health预计,到2018年远程医疗行业将扩大至45亿美元。随着远程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使用视频看诊的用户也越来越多,Doctor on Demand 的融资情况也显示着资本市场对这一前景的看好。

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年来可穿戴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设备正在加速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最近一项研究估计,有将近20%的美国成年人会穿戴智能装置通过收集运动数据和睡眠习惯来监测心率和血压。有些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就意味着生或死。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我们从服饰、呼吸、汗珠或人体内的化学变化来收集数据,随时随地提供监测。

未来我们的医疗方式也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日常可穿戴设备持续记录我们的身体数据 (如心率、呼吸、血压),而诸如验尿之类的医学检测也会变得平民化,很可能部分常规检测在家里就能完成。

在互联网的协助下,通过数据挖掘和算法分析,我们的健康状况可以让医生通过远程问诊进行判断,代替现阶段大部分面对面才能实现的「望闻问切」功能。并根据诊断,给出更准确、可靠、可信的医疗建议,而患者也可以根据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或者长期固定选择自己熟悉或熟悉自己,可以信任的医生。

通过互联网解决医患对接以及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看病难的问题或将因此得到部分缓解,这也或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私人医生模式,也许就是下一个风口。

只有当摆脱了准入限制、价格管制,「摩尔定律」才同样可以在医疗行业发挥作用。只有坚定地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市场才会找到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之道。

2016年04月28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