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今日看点读书

《沧浪之水》:清,还是浊?这是个问题

2016-11-28  本文已影响734人  子聿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孟子·离娄》

我一直觉得,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尊仰的孔子,有一部分原因与水有关,有一部分原因与小孩子有关。与水有关的,不必说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不胜枚举。

影响孔子的第一个小孩子叫项橐。他在马路中间用泥巴和石子摆了一座“城”,拦住了孔子的车马,孔子命他让路,他却用几句机智聪敏的话说得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下车拜师,留下一段佳话。

还有两个小孩子,不服孔子。他俩也站在马路中间,一个说早晨时太阳近,而中午时太阳远,因为太阳看起来早晨大而中午小;另一个则说早晨时太阳远,而中午时近,因为早晨凉,中午热。我们的至圣先师也无法裁决他俩谁说得对,于是被二小儿笑话了。

第三个影响孔子的小孩子,什么都没说,只唱了一首歌。他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孔子听到后没有去与小孩儿探讨清与浊的问题,而是对他的学生们说:“听到那孩子唱的了吗?水如果是清澈的,人们就会用它来洗涤帽子上缨带;水如果是浑浊的,人们就只能用它来搓洗满是污泥和死皮的后脚跟。水能得到怎样的对待,完全取决于它自身的品质,你们懂的……”弟子们闻后纷纷点头,作恍然大悟状。

若干年后,孟子接过孔子手中的大旗,为战国时期的儒家文化呐喊。他不怎么与小孩子较劲了,却依然钟情于水。“有本之水,盈科后进”“禹之行水,循水之道”“水之就下,人性之善”,看,水也是他思想的源泉。

有一次,孟子也想到了那孩子唱的那首歌以及孔子说的话,并且学着《西游记》里沙僧的语气感慨了一句:“孔子说得对啊!”他又说,看不起自己的人,别人才会侮辱他;分崩离析的家,别人才会来破坏它;软弱落后的国,别人才会来侵略它。孔子的心里只有他的思想和教育,而孟子则是个三句话不离政治的人,这沧浪水的清与浊,在他这又翻出了新意。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屈原遭谗言诋毁,被放逐于汨罗江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大唱“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有个渔人劝他:“何不与世人一起污浊、迷醉?要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屈原抬高了下巴,对渔人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渔人朝着屈原露出迷之微笑,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便划着船走远了,留下屈原一个人继续在江畔沉思。难道真应该像渔人唱的那样去做?水要是干净的,就洗我头上的冠缨;水如果是浑浊的,就洗洗脚好了,根据水质来选择洗涤的东西,不再与世抗争?不!我绝不!于是纵身跳下。

孔子在沧浪之水里看到了人品的倒影;孟子在沧浪之水里看到了政治的涟漪;汨罗江里的渔父看水看得多了,选择在沧浪之水里随波逐流;而屈原,他选择逆流而上。

至于我,我只想问:哪有水?我要洗洗睡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