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专题精选心理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

《心理专题精选双月刊》2019年1-2月|你的不安全感,到底怎么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158人  简书专题月刊


编辑/连洛洛

卷首语

所有的文字都发乎于心、言之在理。

所有的书写都温暖你我、通向疗愈。

心理专题2019年1-2月精选双月刊,经由评审团首席萌萌官清心倾心、首席外交官兼副编赖小麦、评审官素心心理画芷渃蒹葭连洛洛公平公正的投票评分,恭喜以下13位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入选,一共有开篇、影视心理、心理科普、育儿心理、亲密关系、心理读书、个人成长与卷尾八大版块,预计花费您40分钟的阅读时间。

连洛洛

冰千里

清心倾心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于格YUGE

二丁目先生

育儿点心

梅轻寒

不懂点心理

诸神的恩宠

安慰不倒翁

默辰mochen

柒月的可可

开篇

你的不安全感,到底怎么发生的?

作者:连洛洛

心理群主编的晚安贴: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记得不久前我也刚刚写过关于安全感的文章,那个时候的我确实存在于不安全感的状态里,就像陷入沼泽里的人一样,越挣扎越陷入。 

最近一个朋友恋爱了,可是我发现她越来越不像当初的她,总是患得患失,不是经常沉浸陶醉在约会过程中;

就是常常疑神疑鬼,担心男方不理他的原因,是不是有了新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来找我求安慰,我就经常带她去书吧看书,或者去大自然走走,让她多接触一些有灵魂有能量的外界,重拾自己,重拾力量感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影视心理

《飞驰人生》中父亲的陪伴:让孩子体验到某种态度

作者:冰千里

昨晚和儿子看了正在热播的《飞驰人生》,感触颇多。和大多励志片一样,影片主线先是英雄的光辉,继而遭遇挫折打击,然后卧薪尝胆不忘初心,最终坚持努力重塑辉煌,英雄回归。

而真正打动我的却是父子关系,正如影片名称就是爷俩的名字:“张弛”和“张飞”。亲子关系这条线很隐晦,往往被观众忽略,却深刻传递出父亲陪伴的有效性。

影片开始,爸爸在给5岁儿子讲述自己的辉煌历史,曾是如何威猛,如何夺得汽车拉力赛的“五连冠”,并穿上战袍向儿子炫耀,尽管笑料百出,儿子的表情却是仰慕的。

这一点很重要,心理学称为“理想化的父亲”。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刘慈欣文字的冷静风与超燃电影《流浪地球》,当现实与奇迹碰撞在一起

作者:清心倾心

希望会带来奇迹,但脱离现实的希望,也可能会带来毁灭。面对生活中的不可能,是该放下,还是该坚持?

作为大刘的粉丝,《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期待好几个月了。

原著是很久前读的了,其中的情节已经模糊,但电影刚开始,我便明白,这是在原著的外壳下,要讲另一个故事。

不止是故事不同,整部电影的价值观与原著也是大不相同。

大刘文字的内核是理性与现实,而电影的讲的是感性与奇迹。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心理科普

为什么我们很难看清楚自己,以及身边的事物

作者: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越来越搞不定自己的问题。

看看这张图的对比你就知道:

想想都够焦虑。社会刺激越多,我们不得不去满足这些刺激。但每个人精力有限,一个一个去满足,搞不定的地方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怎么办呢?

有没有一种快捷地,同时又能大面积处理问题的方法呢?

还真有。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探讨一种「大面积处理问题」的途径。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心理课堂 | 心与脑:心理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于格YUGE

周末,你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苦情的男女主角经历了重重阻碍,冲破了家庭、社会和道德的禁锢,即将奔向幸福结局之时,男主角居然出车祸了!!!

下一个画面,他在医院中醒来,头上包着层层纱布,满眼茫然地望着曾经深爱的女人问道,你是谁?!

你用纸巾擦拭眼角的泪水,撞哪里不好非撞脑子!

你换了一个台,两位武侠高手正在过招,飞沙走石、刀光剑影之中,招招逼向命门。突然,一方不慎落在了下风,另一方趁机一掌重重拍向他的心脏!!!

落败者吐出了几口殷红的血,双眼变得迷离,他失忆了!脑海中只剩下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关于情绪,你必须知道的几点

作者:二丁目先生

准备写一篇详细介绍情绪的文章。

我在店里工作,有一位朋友,跟我谈起情绪说了一个观点,他说:我很不喜欢情绪,我觉得情绪很不好,我在尽力让自己没有情绪这样才能好好做事。

我听了心一沉,这位兄弟曾经患过抑郁症。

情绪这东西,是好是坏,好像都有一个评定。

这位兄弟觉得情绪如此可怕。

可是为什么可怕呢?可怕在什么地方呢?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育儿心理


帮助父母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方法!

作者:育儿点心

在家里与孩子们的相处,就像上演舞台戏一样,喜悦时母慈子孝、愤怒时鸡飞狗跳。

育儿就像“升级打怪”,父母需要高智慧来“斗”自己的孩子。然而,一边修行,一边实操,各种焦虑与愤怒层层围来,想保持良好心境就不那么容易了。

修行者的高境界:“外相不入,内相不出”。如此定力,且修且行呢。仅仅是修得面对各种问题,游刃有余的高手级别,就已是望尘莫及。因为我们都是凡人!

现实生活中,父母花精力去调教孩子的行为规范,态度越是强烈,反抗越是响亮。所以,帮助父母处理负面情绪,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即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当孩子心甘情愿的与我们合作,即双方的意愿达成一致,那么一切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同时父母的负面情绪也就得以疏通、排解及取代。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面对面:对话考生与家长

作者:梅轻寒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网络平台的无限空间中,释放自我,倾听彼此,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以这样的方式跟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分享,当下学习与生活中的所见、所思、与所得。

在整个社会关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多重身份,多重职责。重压之下,不得不收敛个性,雪藏心事,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景里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自己的使命。

在学校这个特定场景当中,学生本应该是主角,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是在老师的督导,家长的要求下去学习,潜意识当中,是”我服从指挥,在为你们学习”。

自己并未真正意识到,那原本就是自己的事,是当下的自己,应尽的本分。

学习除去天资的差异,是靠个人的动力,能力和努力的有效结合,天资异禀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人,余者碌碌皆是凡夫,所以,普通人想在弱肉强食的大环境里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加倍努力,还有别的选择吗?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亲密关系


别让压抑的情感 堵住亲密关系的流动

作者:不懂点心理 

当你的情感需求经常没有得到满足,你可能会渐渐的把这个需求关闭起来,在心理学上会把这个称作为压抑,这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得不到而产生的心理防御。 

我们会把压抑的感受放到内心深处,问题是,你所压抑的东西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它们被压到了黑暗的地方,而他们就在黑暗深处,去影响你的生命和各种关系。

我的一位朋友,她平时是个不怎么表达愤怒、经常讨好别人的人,但是在她的一些很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一次,她很累了想睡觉,但是孩子还在旁边吵着要玩手机,她跟孩子讲道理,可孩子还是不不依不饶,要么就哭。

后来她实在没办法就妥协了,就给了孩子玩手机。本来她和孩子约好是看两集动画的,结果孩子看完了还想看,最后从晚上10点多玩到了12点。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心理读书

情感勒索: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诸神的恩宠

前几年,电视剧《欢乐颂》风靡全国。其中,樊胜美一角成为该剧最大的看点。樊胜美有学历有样貌,还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按说她应该春风得意才对。

然而,命运偏偏狠狠地捉弄了她。樊胜美的原生家庭极其糟糕,父母重男轻女,哥哥不学无术,全家人都把樊胜美当成了提款机。

而一旦樊胜美有丝毫抱怨,就会被扣上不孝子的大帽子。樊胜美的遭遇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很多人都表示,在生活里,他们也遇到过像樊胜美父母这样的人。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人叫吸血鬼。

其实,这种吸血鬼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经过45年的研究发现,在人际互动中,人与人关系越近,越容易发生情感矛盾,而这种情感矛盾又大多伴随着威逼要挟的成分。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个人成长

不想把自己搞得疲惫又委屈,你可以怎么做?

作者:安慰不倒翁

假期里,单位要换新的工作地点,是另一个校区的同事先搬过去。我在假期里天天盯着装修,反而是需要搬进去的同事,因为要打包等各种原因,几乎没去过现场。

说实话,内心是很委屈的,觉得我也完全可以不用天天盯着。但是心里又在想:你不去,他们也不去,谁去?最后,还是自己又去了。

过了一个星期,装修工作基本到了尾声。同事也马上要把东西搬过来了。

记得很清楚,最后一两天,有同事可能要去,我每次都说:“我明天不来了。“ 但是第二天又内心纠结着来了。

现在想想内心的潜意识的声音是什么呢?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情绪管理|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之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作者:默辰mochen

上个周一早晨我开车去上班时候,前方碰到一次追尾事故,然后被追尾的司机不由分说,立马下车,从后备箱拿出铁棍,去砸后面那辆车,那种场景下,大家纷纷避而远之,不久交警来了,这场风波才宣告平息,但是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公开场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该有多么可怕?

2018年8月27日,江苏昆山发生一起宝马男砍人事件,本来只是一次小小的交通冲突,大家各退一步什么事情都没有,而那个宝马司机却咄咄逼人,拿刀砍人,结果却被对方砍杀。

假如那个宝马男当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好好和对方沟通,这次冲突是不是就可以很好的化解?自己更不会落得个命丧黄泉的下场。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卷尾


每周1次,只要5分钟,用这种方法提升你的幸福感

作者:柒月的可可

“感恩”是鸡汤文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懂得感恩,你就能童心不泯,青春常在。少一些计较,多一些感恩,很多麻烦就能迎刃而解。

照这样发展下去,“感恩”几乎能包治百病了。

作为一个实证主义的坚决拥护者,我一向不喝鸡汤,直到我看见美国心理学家索尼娅 · 柳博尔米斯基做了这样一项实验:

点击继续阅读原文 

源于创作,不止遇见。感谢您的阅读!心理专题精选双月刊与您每两月相遇一次,喜欢就请多多点赞和转发。

订阅简书第三大官方专题,了解投稿具体要求,请直接点击心理

想在月刊看到自己的文章吗?请关注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以及心理群内消息。

欢迎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学习交流社区——官方心理交流群,有两篇文章被心理专题收录后勾搭主编芷渃蒹葭(微信Ljing0025),注明“简书ID-心理”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