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记不住,是专注力不够吗?

2018-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馬叔談育兒
 「妹妹啊,赶快去洗手喔!记得要用肥皂搓一搓,再用水把泡沫冲干净,手要完全洗干净,擦干后才能吃点心喔……」 姿妤的妈妈带她回家后,马上嘱咐她要把双手洗干净。一分钟过后,姿妤从浴室出来,妈妈看了一眼她的手还在滴水,马上问:「妳怎么没把手擦干呢?」接着又闻一闻她的小手,果然,根本就没用肥皂嘛! 「为什么我叫妳做的事,妳都做不好呢?洗手有很难吗?没有用肥皂洗手,细菌根本冲不掉呀……」妈妈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念着,但姿妤根本没听进去,脸上还露出了不以为意的表情。 看到姿妤的表现,妈妈忍不住心想:「为什么她没办法把一件事做好?到底是自己教的方法错了,还是孩子的专注力有问题?」 像姿妤这样的状况,不能全部归咎于专注力,跟家长教养方式确实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的小孩都被照顾得太好了,爸妈呵护过了头,反而容易养成孩子的惰性 从姿妤的例子来看,妈妈一连下达了「去洗手、用肥皂搓手、冲泡沫、用水冲干净、擦干手、吃点心」等多个指令,这么长的一句话,除了能不能记住的问题之外,孩子的大脑也会解读成:「我干嘛记呀,反正妈妈还会再告诉我!」   想改善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他养成动脑的习惯 例如,当你说:「去洗手时」还可以接着问:「洗手应该先做什么?」 当孩子收到这个指令之后,大脑会开始运作,去想:「第一步应该是先开水龙头吧!」 当孩子答对后,可以再问:「打开水龙头后,下一步呢?」让孩子一步步地操作加上动脑,慢慢地引导他,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孩子会自己选择指令 有时候大人一口气给予孩子好几个指令,例如早晨起床,妈妈说:「先去尿尿,尿完洗手后再刷牙,然后过来吃早餐……」当妈妈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孩子可能只上了厕所,其他事都没做。 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跟孩子自己选择指令有关,刚起床时因为有点尿急,所以记得去尿尿,但洗手、刷牙这些事对他而言无关紧要,很可能就忽略不去做。 小孩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若妈妈一口气要求他做好多件事,可能会不知道如何接招,结果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妈妈们常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上次明明能记住或做到的事,这次却不行了。其实,孩子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有没有「动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例如,上次在妈妈的鼓励下,孩子记得吃饭前要洗手,但这次却忘了。当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爸妈可能会责备:「你上次明明都会,这次怎么忘了!」用过去孩子在有动机之下完成的事,来指责他现在的失败,会让他觉得紧张,甚至不知如何跟爸妈相处,以后很可能演变成对指令反抗。 当孩子没有完成一件事时,家长应该去引导他做好,而不是用下指令的方式。例如,孩子放学回来后书包乱扔,妈妈可以说:「这个书包怎么在这啊?它本来应该是在哪里的呢?」而不是用命令的语气说:「你马上去把书包给我放好!」   如何训练孩子完成多个指令 大家应该都曾遇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跟孩子说:「你赶快把书包放好,去洗手,写完功课后就可以吃布丁了喔!」本来想用利诱的方式提升他的行为动机,没想到到头来孩子只记得「吃布丁」这件事,其他全忘了! 事先清楚说明,孩子再次复诵一次 爸妈很习惯在说了一长串话后,再加一句:「听懂了吗?」孩子的回答一定都说:「懂!」但却都没做到。建议爸妈们可以把要求孩子做的事先清楚说明,然后请他复诵一次,接着再问他:「那你要怎么做呢!」这样指令才能有效进入他的大脑里。 例如,刚刚我们要孩子赶快把书包放好,去洗手,写完功课后就可以吃布丁。讲完后,可以问他:「刚刚妈妈要你做什么?」当孩子回答:「放书包、洗手、写功课、吃布丁。」可以再追问:「那书包要放哪里?洗手在哪洗……」 多问孩子一些细节,让他思考怎么做最好,最后才放手让他去做。   AgAAAA{��y���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