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的知识点

2018-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mills_han

缓存相关 header

响应头,代表该资源的过期时间。

请求/响应头,缓存控制字段,精确控制缓存策略。

请求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响应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响应头,资源标识,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请求头,缓存资源标识,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这里使用一个原始的例子,来一步步比较和理解浏览器缓存带来的网页数据优化

原始模型

执行一个往返,流量为 10(a.js)+1(请求头)+1(响应头) = 12KB。

访问 10 次,流量大约为12 * 10 = 120KB。

所以,流量与访问次数有关:

L(流量) = N(访问次数) * 12。

该方式缺点很明显:

js 执行时间相比下载时间要快的多,如果能优化下载时间,用户体验会提升很多。

浏览器增加缓存机制

第一次访问,流量为 1+10+1 = 12KB。
第二次访问,流量为 0。
。。。
第 10000 次访问,流量依然为 0。
所以流量与访问次数无关:
L(流量) = 12KB。
优点:

大大减少带宽。

服务器和浏览器约定资源过期时间。

服务器和浏览器约定文件过期时间,用 Expires 字段来控制,时间是 GMT 格式的标准时间,如 Fri, 01 Jan 1990 00:00:00 GMT。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你把我发给你的 a.js 文件缓存到你那里,在 2018年9月26日5点之前不要再发请求烦我,直接使用你自己缓存的 a.js 就行了。

浏览器接收到 a.js,同时记住了过期时间。
在2018年9月26日5点之前,浏览器再次请求 a.js,便不再请求服务器,直接使用上一次缓存的 a.js 文件。(0KB)
在2018年9月26日5点01分,浏览器请求 a.js,发现 a.js 缓存时间过了,于是不再使用本地缓存,而是请求服务器,服务器又重新读取磁盘文件 a.js,返给浏览器,同时告诉浏览器一个新的过期时间。(1+10+1=12KB)。
如此往复。。。

该种方式较之前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过期时间以内,为用户省了很多流量。

缺点还是有: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资源上次修改时间。

为了解决上个方案的问题,服务器和浏览器经过磋商,制定了一种方案,服务器每次返回 a.js 的时候,还要告诉浏览器 a.js 在服务器上的最近修改时间 Last-Modified (GMT标准格式)。

缺点:

Expires 过期控制不稳定,因为浏览器端可以随意修改时间,导致缓存使用不精准。
Last-Modified 过期时间只能精确到秒。

精确到秒存在两个问题:

1、如果 a.js 在一秒时间内经常变动,同时服务器给 a.js 设置无缓存,那浏览器每次访问 a.js,都会请求服务器,此时服务器比较发给浏览器的上次修改时间和 a.js 的最近修改时间,发现都是在同一时间(因为精确到秒),因此返回给浏览器继续使用本地缓存的消息(304),但事实上服务器上的 a.js 已经改动了好多次了。所以这种情况,浏览器拿不到最新的 a.js 文件。
2、如果在服务器上 a.js 被修改了,但其实际内容根本没发生改变,会因为 Last-Modified 时间匹配不上而重新返回 a.js 给浏览器。

继续改进,增加相对时间的控制,引入 Cache-Contorl

为了兼容已经实现了上述方案的浏览器,同时加入新的缓存方案,服务器除了告诉浏览器 Expires ,同时告诉浏览器一个相对时间 Cache-Control:max-age=10秒。意思是在10秒以内,使用缓存到浏览器的 a.js 资源。
浏览器先检查 Cache-Control,如果有,则以 Cache-Control 为准,忽略 Expires。如果没有 Cache-Control,则以 Expires 为准。

继续改进,增加文件内容对比,引入Etag

为了解决文件修改时间只能精确到秒带来的问题,我们给服务器引入 Etag 响应头,a.js 内容变了,Etag 才变。内容不变,Etag 不变,可以理解为 Etag 是文件内容的唯一 ID。
同时引入对应的请求头 If-None-Match,每次浏览器请求服务器的时候,都带上If-None-Match字段,该字段的值就是上次请求 a.js 时,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 Etag

Cache-control的取值

Cache-Control 除了可以设置 max-age 相对过期时间以外,还可以设置成如下几种值:

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时,如果缓存时间没到,中间服务器直接返回给浏览器内容,而不必请求源服务器。

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时,中间服务器都要把浏览器的请求透传给服务器。

每次访问资源,浏览器都要向服务器询问,如果文件没变化,服务器只告诉浏览器继续使用缓存(304)。

每次访问资源,浏览器都必须请求服务器,并且,服务器不去检查文件是否变化,而是直接返回完整的资源。

Cache-Control 对缓存的控制粒度更细,包括缓存代理服务器的缓存控制。
到这里有没有对浏览器缓存有了新的认识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