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活动育人】夸夸活动这样玩,甜嘴巴少年这样做
今天我们很有仪式感的迎来了二年级上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称赞》,借着上这个故事的机会,我又一次将班级“说温暖的话”活动进行延展。在一年级,我们是读绘本《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上好习惯课《礼貌文明笑脸迎》,促认知,收集温暖的话并展示。到了二年级,我们在上一节微班会课尝试理解什么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并学习怎么像“摄像机”一样具体地夸人,写温暖星语卡夸夸同桌或你眼里有进步的同学,再用小卡片装饰教室,做温暖的少先队员。
再到这节课,我又延展出了梦想之舟夸夸大会主题微活动,融合《国王与天使》游戏,根据学情做优化和简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学会看见他人,欣赏他人。
活动第一步,夸夸我的同学。我在自己设计的班级夸夸卡上打上了全班每个孩子的学号姓名,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被夸一次。这么考虑是因为在上一次夸夸活动中,我发现可能特别弱但是有进步和特别优秀的同学被夸的比较多,虽然当时我提了第一张要写给同桌的要求,不过这种被要求的感觉让有的孩子很不愿意,怎么都写不出来。所以这一次我提前做了些准备,先把名字打好,在活动前先渲染了一轮抽到就是缘分,增强孩子对活动的期待。同时也考虑到大部分孩子熟悉的都是自己的朋友,可能抽到不熟的人实在夸不出来的情况,我在规则里提供了几条解决策略,就是孩子们被允许下座位1次,在不被夸夸幸运儿发现的前提下,悄悄问他的好朋友,或者来问老师这个孩子最近又什么进步的地方,然后写上去。
两条规则颁布后,孩子们立马跃跃欲试,又要保密,还能下位,简直太有挑战了。带领孩子们再次复习了一下“摄像机夸人”的方法以及怎样的夸人是适度之后,很快孩子们就依次上来抽取了自己要守护的幸运儿,有了游戏光环“加持”,果然,没有谁抱怨自己没抽到喜欢的朋友,反倒立刻积极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有同学来求助我,我就用手护住嘴巴,对着他的小耳朵轻轻给点建议,下面的同学马上有样学样,下座位也是静悄悄的,求助同学也是悄悄话,生怕暴露了身份,好玩极了。
很快,第一位写好夸夸卡的同学来啦,我组织大家安静坐好,只见胆子小小的小琪鼓起勇气大声说“林蓁宜,我是你的甜嘴巴小天使张琪惟,我想夸夸你......”被夸的孩子笑了,其他孩子也乐得哈哈笑。接着,又是第二个,第三个,每当孩子念出我设计的这句开场白,底下的同学都会哗哗鼓掌为他们庆祝。舒瑶夸完同学小菲,还高兴得情不自禁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把腼腆的小菲都给羞愣住了,被我抓拍了下来,太好玩了。眼看快下课,在先上来的同学示范下,大家也知道要怎么去夸别人了,我便允许孩子自由下座位去送夸夸卡。只要完成夸夸任务,还能来找我领一颗糖果,因为我希望味蕾能加深孩子们的记忆——温暖的话是甜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给完成本次活动的孩子赠予的称号叫“甜嘴巴小天使”。
这下教室热闹起来了,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平时有些羞涩的小朋友也忍不住咧开了嘴,坐在讲台讲台前的小凡更是激动的不行,大声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夸奖”
等孩子们都收好了自己的夸夸卡,也把甜蜜的糖果含在自己的“甜嘴巴”里,我开始组织孩子们总结刚才的感受,回顾收到夸夸卡的同学是怎样的动作反应,表情有什么变化,自己的心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看起来很惊讶”“他开心得嘴都咧到眼角啦”“他手舞足蹈的”“我感觉夸完别人特别特别开心,心里都是甜甜的!”黑板上,我记录着孩子们的观察所得,心里也是甜甜的。
至此,我才把《称赞》这篇文章藏着的那个抽象的道理打在屏幕上,那就是夸赞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也会充满愉悦积极的能量。我想,此时孩子们已经通过活动真切感受到啦。
那么,谁想升级做超级“甜嘴巴”?小小手齐刷刷举起来了,我们的活动也进入第二轮,抽取咱们的科任老师写夸夸卡。为了避免孩子们都写给我(班主任没办法),我把老师们的名字也平均打在夸夸卡上,每位老师都需要被看见呀!有了第一轮的经验,这次孩子们轻车熟路开始写,虽然还有些错别字和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不过蛮好玩的是,当情感足够真挚的时候,孩子们的心意会从纸上漫溢出来。下课了,孩子们四散而去寻找自己守护的“幸运老师”,不一会儿,又兴奋地回来。“王老师,张老师她兴奋地手舞足蹈”“朱老师笑得好开心!”“王老师,你的脸红啦!”
哈哈哈哈,活动结束了吗?没有,最后,我又给孩子们发了第三轮夸夸卡,这次是空白夸夸卡,写给家人。已经尝过两次“甜嘴巴”的美好感觉的小朋友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我想,今天晚上的甜嘴巴日记,应该会很甜吧!”
二年级的孩子因为处在脱自我中心的转折阶段,还是相对比较自我,所以在人际交往上经常会受挫,在小组合作上也会遇到不少挑战。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梦想之舟推行系列夸夸活动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教孩子有礼貌、说温暖的话,更是希望能带孩子一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当孩子掌握了这样的能力,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想,他自然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交往合作中,而由此产生的积极体验,不仅能助力我正在推行的小组合作、组间合作、集体合作向前发展,也能让孩子不断成为一个更包容、大气、乐观的更好的自己。
附:一些“甜嘴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