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古道曲径探幽
在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交界的啄木岭南北两侧,还保留着一段古驿道,唤作贡茶古道。而啄木岭从山脚到山顶的山道有23个曲折,所以别名廿三湾。
走进大自然,放松紧致的心弦,是现在人们生活中追求的美事。一曲秋魂,心怀美丽,悠长守望,于是,便在秋韵涌动的周日去宜兴廿三湾访胜探幽。
那些美妙的风景,淳朴的乡情,大多藏之深山,非徒步不能到达。车至邵坞村,五十多人的队伍,没有开幕式,没有动员令,便向着古道聚合前行。
穿过邵坞村,村口屹立着两棵合抱粗的银杏树,依然相互依偎着,经历着这世间的风雨,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银杏树叶开始泛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秋意也是越来越浓了。
两棵银杏树旁有一水潭,澄澈的潭水碧绿发亮,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碧水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翠竹,更添了几许柔媚。
从碧水潭一侧前行便进入了竹海,走进竹海犹如走进浓荫蔽日的绿色长廊,拔地而起的翠竹,修长挺拔,风姿绰约,潇洒飘逸,齐齐的伸向天际,幽幽的神秘之感。秋日熙熙,清风习习,催生生命的律动和理想的萌芽。清新的空气涤尘洗肺,把倦意和劳累一扫而空。
道路两旁一堆堆刚砍伐下的毛竹,不时有山民挎着竹刀,担着竹枝走过。拐过一个湾,碎石路走到尽头,眼前一条绵长的幽篁小径通向竹海深处,竹海显得越发静谧。
一路,修竹茂密,清秀挺拔,在头顶撑起一层朦胧的绿意,似梦境,驱不散,逃不离。伴着轻快的溪水,拾级而上。
曲折蜿蜒的山道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拼成的台阶,高低不平。路旁的毛竹依山抱石,触手可及。
如剪的竹叶把一缕缕透过竹梢照射下来的阳光裁成无数碎片,在台阶上洒下一地斑驳。山坡上早就落满了枯黄的叶子,踩在上面松软而富有弹性。
途中,有成双窃窃私语者,岂是在重温当年暗恋?又有孤行卖萌求照者,意在拾回昔日矫情?更有美女一枚,回眸一笑倾到众生。
啄木岭其实很陡峭,但之字形山道廿三个湾让爬山从预想中的跋山涉水变成了闲庭信步。我一面走一面数走过的湾道,拐过十几个湾时,前方绿丛掩映中有一亭子,算是个小小的驿站,亭子上书歇脚亭,供行人歇下脚、喘口气。
亭地处半山腰,清风徐来,竹海碧浪翻腾,万竿婆娑起舞,艳阳映照竹叶折射出粼粼的波光。枝叶摩擦的“沙沙”声应和着风的呼啸时而飘渺时而激越。
渐渐地风止了,涛声逐渐消失,方才狂舞的翠竹由野性恢复了娴雅,再次亭亭玉立颔首微笑,于是四周变得万籁俱寂。这一刻我闭上眼睛,尘世的喧嚣和烦躁都离人远去,只有一份宁静和恬淡还安守心头。
休息片刻起身赶路,继续在深邃幽暗的竹海中穿行。这段山路坡度较高相对难走,经常要绕过庞然大石,大约走了十来分钟,眼前豁然开朗,走出了竹海,不知不觉走到了山脊。
山顶西侧有一座小庙,上写“观音寺”三个字。往事如烟,佳人佳话,早随山风飘逝,只留了路旁那块天然大黄石上看不太清的几行字,让后人去追忆。
山顶上有一凉亭,名境会亭,身处亭中极目四望,但见群山逶迤,莽莽苍苍,无边的绿色覆盖着脚下这片土地。昔日的茶山,今天的竹海,茵翠千年的啄木岭珠歌翠舞早已杳无声迹,只有隐隐的竹涛在山谷中回响不绝。
如果说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在现代城市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那么廿三湾的天空则可以满足人们于此的一切欲望——透彻的天穹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安宁深邃;几缕懒洋洋的云朵,轻易卸下你所有的防备,诱发血液中看世界的冲动。或许,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不断探索,持续发现,寻求新的色彩来丰富简单而又机械的生活和旅途。
我们不穿越贡茶古道到长兴,走一小环线折回出发点,沿路的成片茶树伸手可及,还有不知名的野花、果实、小草和破败的小屋,衰旧的斑驳模样展示了历史的印迹。
可惜现在不是清明谷雨时节,不然就可以看到茶女采茶的景象了。很少有人知道,这啄木岭还有个名字叫茶山,周边所产的“阳羡紫笋”在唐朝曾被列为贡茶。
见到成片绿郁郁的茶树,队伍中的数位美女迫不及待地走进茶叶地,与茶树为伴,舞动红丝巾,摆弄优美的身姿,留下青春靓丽的倩影,别有情调。
穿过茶叶地,复又下行至弯弯山道上,举目望去,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像柔情似水的少女。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显得既宁静又幽雅。稍高处,竹林渐见稀疏,阳光一点一点地随着山风摇动,穿过竹叶而来,斑斑驳驳,很有梦幻的意境。
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回首再望古道,那一条条青石山路似乎诉说着有关贡茶的种种传说,而古道也似乎幽幽散发着淡淡茶香……
在不停的回望中与贡茶古道作别,等着我,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轻快的脚步还会徜徉在这方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