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王烁-写作最重要的事

2017-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图GO

写作是件难事,统合自然状态下的发散性思维,依次表达为词汇-句子-段落-文章,谈何容易!

把好作者变成天才作者是不可能的,把坏作者变成好作者是完全可能的,只要训练。

1.写作训练没秘密,就是要写,而写的第一步是马上写。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果必须事前都想明白打好腹稿一气呵成才能开始写的话,写作就太难。

如何克服害怕?

马上写,多写。

思路本来是发散的、断片的、随机游走的、文章则该咬合。

怎样才能把发散变成咬合?别指望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这过程,对普通人来说,更好的办法是在随时随地的写作中将断片落于纸上,再在纸上完成整合,为大脑减负。

耶鲁世界学人的写作培训课上,老师给出的克服写作畏难症的独门秘诀:“告诉自己,坐下来,只写5分钟就好。”


2.我用中文写作,但却从英文学习写作。

中文世界里关于写作的书,太强调才能这类因素,不够实用。

英文世界里的写作书则相反,从选择词汇开始,生成句子,构建段落,处处讲透,落到实处,至于谋篇布局微言大义之类,反而讲得很少。

英文世界里的写作教程,推崇的共通原则:

(1)简明:能一个词说清,绝不用两个词;能一句话讲明白,绝不用两句话;能用通俗的话,绝不用术语。

(2)中文写作强调作加法,英文写作则强调减法,去掉不需要的,剩下的就是合格文章。

书单:

Style Guide of The Economist

On Writing,《关于写作》,by Stephen King

“写作开始于作者的想象,完成于读者的想象。”

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by E.B.White and William Strunk

The Sense of Style,《风格的感觉》,by Stephen Pinker


3.推荐一种文体。

经典文体:作者采取与读者对话的姿态

(1)作为表达,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而不是作者的独白,作者要相信读者的想象力,所以不必事事点透,但要理解读者毕竟不是作者,凡有需要就应细细讲解。

(2)强调视觉,要有历历在目的感觉,要有画面感,自由选择人称,时而你我相称,时而切换到上帝视角。

(3)注重音韵。朗朗上口,尽量用短句,长句尽量想办法转换为短句。长句要用的话,就要用到出人意料有新鲜感为止。

(4)最后讲词汇。多用旧词,尽量少用新词。

总结一下:

1.简明扼要

2.宁短勿长

3.画面感

4.朗朗上口

5.用旧词

五字诀:简、短、声、色、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