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课】怎么样有效刺激对传统文学的兴趣 & 如何写出“高
怎么样有效刺激对传统文学的兴趣 & 如何写出“高级”文字?
——摘自2019年10月1日 荔枝微课 平台 演讲稿
主讲人:陳雪溶

一、怎么样有效刺激对传统文学的兴趣?
(一)传统文学的分类
所谓传统文学,是要从狭义和广义分别定义。狭义上,指与网络文学不同的,一般容易被老一辈学者文人认可和使用的文学体裁;广义上,则指以新的文学流行方式相对的,以前年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大肆生长时未曾依靠过各种新媒体媒介,而多凭纸面、口头传播,形跃于纸上。
传统文学,它包括的体裁有散文、小说、近现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汉赋、(传统)新闻等,甚至文言文。
传统文学,它的每一位家族成员都存活了不少历史,只不过,某些仍流行,某些却被遗忘在茫茫典藉中,等待我们重新认识、捞取。
说到这里,你们兴许要笑,都讲到“如何拯救传统文学”上了。是啊,作为一名具备探索精神的文学创作者,一名文人,我们应该积极开拓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学学古韵古律,争取可以用不同方式叙述事件、抒发感情,争取掌握全部体裁。毕竟这样做,至少不会让你在写小说过程中,因不懂写“戏中诗”、无法突出角色才华而迫使暂停。

(二)我们可以获取其出镜率的途径
我平常与学员闲聊,他们问得最多的就是:“班主啊,看古文看不下去怎么办?”
本人微笑回之:“只好继续看下去,打退堂鼓得不到半点进步,你要相信你终能读懂并驾驭,如此,你便胜出同辈许多。”
为什么要积极开拓自己的领域?
答:现今,擅长写散文、小说的人不是个小数目,但擅长十几种文学体裁的,绝对是个小数目。惟有多尝试,适应多风格,才能在文学事业行更远!想象自己似古代文人墨客一样挥毫自如、目临江水开怀畅笑。
可我们要喜欢它们,绝不仅仅是一朝一夕间,口头宣众就算了事,该唤它主动走进你的内心,化作一种亘古的情怀,好比爱上一個人的嗜好,不思即痒。
它在什么场景主动走进你的内心呢?
①影视剧吟咏情节、以著名诗人为主题的影视剧,《金粉世家》《思美人》
②朋友圈里文学大佬发的优美文段、歌词截图
③著名作家的纪录片、书店刚进货的名流来往书信
④央视诗词大会的节目
⑤收录大量原作者诗词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
⑥戏曲唱段
……
它使我们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共情,产生共情的媒介就是传统文学,令自己也要写一写,能否借此机会触摸人物内心,歌颂他/她,且超越原篇?

(三)拜一位文学作家做爱豆
下定决心写好文章,就得生野心,我们的作品最终能不能发表,能不能和优秀作者并肩?
提升的第一步是列目标,列目标的第一步是膜拜,我们要走进图书馆。多观察作家们的写作水平,选择一位或两位以上做自己的爱豆,目标剩余步数便仅剩践行。
借鉴他/她的笔调、时空构建方法、结尾,参考她优异于常人的相关小癖好,比如张爱玲会写英文小说,我就辟本“英文日记”专辑跟随她,顺道感受了“新世界大门”的高端洋气!

(四)多关注杂学,培养生活情趣
在你对生活没有细致观察之前,或许会出现题材平庸无趣、语调敷衍的情况,现今流行“打卡”一词,不单单指英语词汇记忆,也有摄影、绘画、剪辑等一阶段的学习结束。
假使自己的生活爱好丰富起来,对个人的“外交人设”亦是很好的丰满工作。你将逐渐产生描述更多东西的欲望,且系统专业化的杂学(历史、摄影摄像、表演、服装设计等)学习,能教你写得更生动趣致!

二、如何写出“高级”文字?
(一)“高级”文字的标准
于“高级”文字的标准判定,众说纷纭。却基本也有主方向的看法。即
1. 通俗见朴挚,字字不平凡
2. 华丽见深境,景段化眼前,或还抽象哲理,耐嚼千遍
概括说,高级的语言读着是甜的、赏心悦目的,竟不能一味堆砌词藻,滥表抽象,以致浮泛无物!

(二)背诵、笔记非最好方法,要学会修改和妙仿,放开束缚去创作
学校老师曾推荐我们背诵优美文段,记小本本上,实际上这样做有很多弊端,且效率慢,难以坚持。
改编韩寒先生的金句——我们背过许多书,却从没写好一篇文章。
背诵、笔记令你形成思维惯势,优美文段怎么写?噢,它那样写是最好的!
你不应该想,它那样写是最好的,应该自己操刀,以不同描述技巧写,再评判怎样写会更好。
背诵、笔记令你对写字产生厌倦,一句句抄,非自己的作品,欣赏止在表面,何时才有成效?
在这儿,我也不用三言两语告诉你,怎么修改,妙仿亦是你自己琢磨的功力,只要不追求成为“小XX”就好。
修改的功夫用一篇文章是说不完的,如果你想听相关传授润色的课程,尽管私下找我,我无偿陪你。
若想“闭门造车”,尽管把段落修改到有画面感、阅读不烦腻,抑或人物情绪溢表,呼出了纸外。注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节奏感,一句里切勿超过三个修饰形容词。
妙仿则不是挖空填字,而是整段细细读,抓住它的神韵,复制它的“紧张”,活搬到自己的作品中(≠抄袭)。
重要在于,你自己需要原创出别人欲摹仿的优美文段!

(三)同摄影师、画家一样抓住场景
每日羡慕“采风”一词,感觉似艺术家准备干大事,而文学作者也可以“采风”。记录有意义的场景,关乎亲情、爱情、友情。
我有个习惯,遇见有故事感的梦境,就先略记在打卡帖,下次方便挪到小说中作素材。我们要以异样角度(抓住细节的不平凡)写场景,让它深深印入读者脑海。

(四)每日一点“唯心法”:营造文艺感和贵气
文学艺术者大多浪漫,注意营造勤学、矜贵、品味高的人设,晒晒朋友圈,内容为你看了什么书?你做了哪些文艺的事,延伸读者心中对你的幻想,铺陈仪式感,相信自己是“作家”,时时刻刻保持愉悦幸福。下笔前相信自己“超常发挥”!

(五)优秀书单推荐
①《双城记》
②《张爱玲传》(余斌 著)
③《幸得诸君慰平生》
④《人淡如菊》(亦舒 著)
⑤《树犹如此》
⑥ 汪曾祺小说、散文集
⑦《边城》
⑧《霸王别姬》(李碧华 著)
⑨《沉香屑:第一炉香》
⑩ 《醒世恒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