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好阅读,坏阅读——再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健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在大娃刚出生时就看过了。现在她都九岁了,时间真快,重温此书,依然感动,依然觉得充满益趣。
这次,我想重点分享尹老师讲的好阅读,坏阅读。在此前,先讲讲自己和孩子当下的故事。
01
前几天世界读书日,我又精挑细选了一批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上三年级的女儿选的。主要是想从现在起重视陪养她的阅读习惯。
我一直有阅读的习惯,可是从小却没有勉强她,加上她们这一代有电子产品的诱惑,畅快的童年要有,阅读的这个广阔世界也必不可少。现在来陪伴阅读,总也不算晚。
前一段其实也有一点铺垫,我自己在了解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于是先讲了一点他的漫画,然后又和女儿一起看了一段白娘娘的故事,稍稍引起了一点她的兴趣。
蔡先生用漫画讲诸子百家,中华文化古典故事,他说不懂不画,画之前一定学习研究透彻。
所以,我就顺手取材了。于是上次买回《封神榜》《西游记》。果然,一时引起她的好奇。书是图加字,连我也好奇蔡老师的表现手法。
今年来偶尔去图书馆借阅,我也不在意,她是看图还是看字。目的只有一个:使其毫无目的性的愉快阅读,有兴趣,愿意读就好。
02
尹老师讲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都有一根“魔杖”,而它正是课外阅读。
那什么是好阅读,什么是坏阅读呢?尹老师详细分享了以下几点:
001 孩子还不识字时,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用口语
现在二宝不到两岁,正是陪他看绘本的时候。尹老师说从一开始就该用标准、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
这真是适时的提醒。
002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尹老师说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
当阅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保证孩子的阅读量就好。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因为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 。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经历过了一个初期泛读阶段,现在阅读速度也较快了。所以对速读也比较有体会了。
003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了多少
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反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要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到要再去读书了。
破坏兴趣,就是扼杀阅读。
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
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经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已经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即使之后三个月忘记了也没关系
优美段落,如果真的被打动,自然会模仿记忆,如果是家长选 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其优美,背诵也无意义。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
004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读字优于读图的原因:首先,文字是一种抽象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以图像来吸引人,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被动接受。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是习惯被动接受的孩子,不习惯主动吸收
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可以共存。可以读图,但读字阶段也需及时出现和引导
此外提醒,要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或缩印本。
03
单从培养阅读兴趣,陪伴式阅读,我想具体的践行清单如下:
第一 陪伴式阅读,无目的无要求无考核,让她有兴趣读下去就好。
第二 家长说什么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做。
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个年纪开始看《三言两拍》《今古奇观》,孩子的阅读之路,我再不能偷懒。
这会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份礼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