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三本/村官/跨考北师大的翻身仗!
【经验贴】三本/村官/跨考北师大的翻身仗!
【前言】
2012年9月初,我和前女友在复兴门。她送给我一个3厘米厚的本子,说让我学英语用。那时候的我面对奇葩的专业,几乎为零的学习氛围浑浑度日。虽然我们最终不欢而散,但我却在2年后用这个本子背了数十遍的考研词汇,期间本子从未离身,我也由此走上了一条考研之路。我的考研之路一波三折,所幸在工作两年后能考上北师大。所以写下一两点心得,希望能帮助正在迷茫抑或正在备考的你。
【个人信息】
考研我一共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大四那年考的北京印刷学院。那时候我只想着我一个三本学校的,能考上印刷的新闻学学硕就不错了。那一年也是我最卖力的一年,最后考了383,但复试被刷,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于我第二次考试,我总共考了395分。政治:68,英语:77,专业课一:119,专业课二:131。这个成绩虽然和我未来的同学相比,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对于在职的自己来说,还算比较满意。
我本科是北京一所三本学校,专业是生物技术(宠物营养与美容)。大学前三年,一直在浑浑度日。没有四六级,没有任何奖项。尤其是英语,我高考超常发挥也只考了40分。。。以至于在我大四那年决定考研的时候,班主任当着班里同学的面一连质问我四遍“国家线350分的专业你都敢考?”我当时没说什么,因为行动才是最好的解释。
我第一次考研是从2015.2.13日开始的,这一次是从7.10日开始复习的,但是那时候出了一款AR游戏《Pokemon Go》,期间我又爱上了网球这项运动.....然后9月底一个好朋友当兵回来,我又陪他玩了一个月。所以我真正的有效复习时间也就59天。时间虽然不长,而且工作考研比较不易,工作和学习常常撞车,考前一周还在补全年的党员会议纪要。不过我总算是坚持了下来,结果也着实惊喜。鉴于我是两次考研,每次的复习方法就不分别赘述了,为了方便各位同学看,下面我就把这些经验套路揉在一起写了。
▲鹿仔当年也是想过考北师大的,后来班里前两名女同学考上了,当时对北师大的新闻传播并没太多印象,只记得是文学院下面的。
【政治篇】
参考书籍:《肖4》+《风中劲草》+《大纲解析》+考前各种模拟题
政治谨记:选择!多选!!得天下
和很多人一样,我政治也是从9月份开始的。大纲解析出来后,首先把大纲解析过一遍,遇见重点用笔画一下,加深印象。等到了十月初,就可以把大纲解析放在一旁,去淘宝上买风中劲草了。推荐买三本:核心考点,习题、习题解析。这段时间建议每天上午抽出1个半小时,看50分钟核心考点,做20分钟习题,再看20分钟解析,把反复错的章节、知识点多回顾,如此循环。(复习时间只是参考)
11月中旬会出肖8,也建议买一本,用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但不建议背诵。如果要背的话,你可以看肖8的侧重点,去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中找找章节,然后去背诵。
12月中旬,肖四该出啦。买买买,背背背!无需赘言,正如肖老爷子本人所说,政治大题要有话说,所以你不背肖四的大题是不行的。与此同时像石磊三套卷,蒋中挺五套卷(这个出版要早些,11月底好像就有)等预测模拟卷,多刷刷选择题,查漏补缺。保持好复习的节奏,不要因为觉得十多天内背不下肖四就考前崩溃,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从容上场应对。而且政治历年60-70分左右已经算尚可的分数,所以只要你好好复习,不管之前基础如何,都不会拖后腿的。至于肖4的命中率:15年两道(小题),16年1道半(好像是),17年四道半。
【英语篇】
参考书籍:词汇书、张剑黄皮书、丁晓钟期刊
英语谨记:英语没有技巧!!只有熟能生巧
因为我本身是个英语渣渣,所以英语学霸可以跳过、、
英语要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开始复习,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累积的过程。只要你把学英语培养成像吃饭一样的习惯后,考研英语就差不多了。
首先是词汇,会有很多人说背词汇很笨,背了就忘,但也分你怎么背。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词汇书(乱序版),每天坚持背两个单元,一开始背两个单元要2个多小时,到考试前一个月基本上15分钟搞定。单词与单元,我每次背的次序、和顺序都是不同的,背的时候看英文能瞬间知道中文什么意思就行了。
然后是真题,我用过丁晓钟的,新东方的,以及张剑的,其实都差不多,不过个人更偏好黄皮书。真题在你词汇刷了一两遍后就可以接触了。这里涉及到一个年份的问题,12-17年真题建议留到11月后再做,其余的按照自己的进度安排就好,05年以前的比较简单。真题怎么做呢?刚开始必须从阅读抓起!!考前五个星期可以每个星期模拟全套做(淘宝上有卖答题纸的,建议买)。
重点说阅读。我最开始基础很弱,做一篇后对答案(后来就可以一个下午掐着时间80分钟,做四篇),然后全文翻译,翻译的过程就是对你单词背诵再记忆的过程,而且还有利于翻译题型(长难句)。翻译时建议三种笔,黑色英文原文(练书写),蓝色是自己翻译的中文,红色是答案的中文,这样能对比出自己的漏洞在哪。翻译完成后,可不要草草了事,还要进行分析,比如为什么这么出,题目的障碍因素都有哪些,自己的切入点是否正确等,分析的多了你就能发现这些出题的套路其实也就那么几种。最后,再把翻译过程中的生词也誊写出来,作为单词累积。等你把近10年的真题全部吃透后,其实也就发现,考研阅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可能很多基础不好的同学刚开始做阅读会有挫败感(比如我刚上来做05年的真题,只对了6个),但我衷心劝各位基础不好的同学,请坚持下去!!我高考英语40分,四级都没考过,15年英语一阅读都能对12个,17年英语二阅读能对19个,所以一定要坚持!!
丁晓钟的期刊,这个是用来填补你前中期真题做完后的空窗期的。老丁的期刊没有题,只是他挑选的几十篇期刊,可以用来练手。对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题可以互为模拟题,其他的题就不要做了,别把亲的感觉带歪了……
【专业课篇】
参考书籍:
《传播学教程》、《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圣才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
《传播学小王子》,《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目标院校导师的论文+微博或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网评。
专业课心得:实务的练习最重要!传播学的基础最重要!
新闻史套路很重要!论文和真题很重要!
因为我是跨专业(还是巨大的一跨)所以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主要适用跨考的同学,也希望能给本专业考研的同学抛砖引玉。
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生,而且从三四月份开始复习的,我建议先把《传播学教程》本书着重看下。看完一个章节,回想这个章节都主要讲了什么,在本上列出大概的框架结构。新闻史16年考了,17年没有考,18年我建议还是准备下。《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用来帮你入门或者说开阔思路的。新闻学的考点虽然不多,但我个人觉得比较零散,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本适合的参考书。当然这几本书最最重要的也就是《传播学教程》,北师大很多考题都和这书上的理论直接间接相关。同时,《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因为出新版的时间晚,可以买本去年的看看,建议这几本书在5月份之前相互结合都看完。
▲北师大的王牌专业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有文学。所以北师大的题时不时也会涉及传播的社会心理。
进入六月份后,新闻实务就必须抓起来了,或者说越早越好。新闻实务的考察范围按照重要顺序排列依次是:评论、消息、报道策划、采访、微评、编者按等(北师大除了编者按没出过,别的都考过)。有关这方面的教材我就不推荐了,因为这些东西需要你亲自动手去写,看了教材也没什么用。所以务必找个靠谱的人长期督促你,帮你改作业,提意见。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不练习就写出的东西真的没法看……平时多看看人民网评,看看《新闻1+1》,一定要坚持每周至少练一篇评论或者消息。比如今年的北师大实务的最后一道题就是评论,分值60分。
暑假,是黄金时期。7-9月这段时间我建议要把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史这几门学科的笔记整理好。看书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之前列出的框架整理笔记,划重点。我当初找的学长,还帮我列出了几张框架图,帮我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因为光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同学觉得新闻史很多、很杂背不下来,其实新闻史无外乎就是历史,都是每段历史时期的产物,只要你能掌握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就会发现许多知识点都有很多的套话可以共用。
9-11月就要开始反复的背自己准备的笔记了,同时别忘了每周必练的新闻实务。这段时间可以关注圣才的书出了没,出了买一本用来查漏补缺(提一下:这本书比较全,新闻学和实务的一些可能考的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都有涉及,但别的地方就不太适合考试背诵了,酌情使用)。
11月份开始到考试前,这时候小王子快出了,买一本。这本书基本囊括了过去一年的时事热点,并用相关理论予以解析,可以一看。
实务方面,除了评论和消息,另外几个题型也可以适当练习下,免得手生。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导师的论文了,以近两年的为主。看他们的论文,有的可能直接就是考试原题,有的也可以为你复习指明方向(这里有个比较尴尬的问题,论文准备早了不太好导师还会再写新的;准备晚了论文多,一时看不过来摸不到重点。所以我当时的做法是找个人给你把关替你筛选,省时又高效)。
至于考试前的最后几个星期,可以结合历年的真题做模拟考试。说真题是考试的风向标一点都不为过。北师大的出题风格从15年后变化较大,16-17重点做,但前几年的题仍可以用来参考有哪些题是常考的。此外,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平常心。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要掉以轻心。就把之前所做的复习功课坚持到考试前一天就好了。以一颗平稳的心态对待考试,或者说忘了这是考试,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测试,别因为看见什么不会的题就心慌。新的知识点吸收效率是个问题,把旧的漏洞补上才是正解。
▲喻国明的加盟也让北师大火了不少。
【复试篇】
参考书籍:论文+初试书籍
心得:千千万万别掉以轻心!!!
我第一次考研就以尚可的分数进入复试,但当时自己重视程度不够,又因为一些其他因素,最终导致我第一次考研失利。
这一次考研初试结束后,我当时以为题比较简单,会的人很多大概自己是无缘复试了,所以也没准备。但自从我查完分的那天去起,到我复试结束的那天止,整整三周的时间我每天都是以初试前一个月的状态去复习的,不敢再有一点大意。我这次复试成绩尚可,从初试的并列11升到第八名。
至于联系导师,我第一次考研有联系,这次因为时间紧我没有联系,我就根据论文把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了解下,然后专心复习了。各位同学联不联系看个人吧。不过,要是能找到近两年的复试真题,尤其是面试题还是很有价值的。
【心得总结】
人贵有志,志贵有恒,考研之路也是如此,但它更像是一场修行。其实我始终觉得考研并不只是考察你的知识储备,而是对你综合能力的考察,它时时刻刻都在考验你的信念是否坚定、毅力是否坚毅,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外界的诱惑能否做到无动于衷。又很细节地考察你写字快慢与好看,信息搜集能力,心态的调整等等。但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这一过程中会受到什么样的苦、怎么样的委屈,相信每一个认真对待考研的人都有过同感,也有过类似的故事。有一首很老的歌,里面的两句歌词我想作为结束语送给每一位奋斗在考研路上的同学:
“有些甜总是无人分享,有些苦你要自己去尝
最爱的人常不在身旁,人生本来它就是这样。”
鹿仔有话说:
两年前,我跟家楠说,你能当上村官,就过去吧,那里我很清楚,事少时间多,很适合复习考研。庆幸的是,这两年他学习也没中断过,交代给他的实务作业基本上都做完了。如此打了个翻身仗,希望他能乘风破浪,在自己喜欢的学校里面学到更多未曾学到的东西。坚持不易,梦想在前!
新传考研∣新传考研可以更简单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