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項-陰陽是個什麼玩意兒?(胡謅版本)
陰陽是個什麼玩意兒?說實話,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只不過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腦海,揮之不去。我跟大家一樣,我跟二十一世紀的大多數人一樣,面對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百度,哈哈哈。不得不反省,我們似乎因為網絡的存在而拓寬了自己的知識廣度,但也因為網絡的便利我似乎也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於是乎,我想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此文的題目被我標注為胡謅版本。
根據我能找到的對陰陽描述的資料,陰陽是華夏文明獨有的一個思維體系、辯證理論、以及信息管理系統。總結下來,介紹陰陽的途徑大概分為以下幾種:
1.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體通過對陰陽系統的描述來讓讀者體會陰陽系統的微妙,如【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2.逐一例舉。通過事物類比來傳達陰陽體系的案例,如【說文解字】: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
3.概括定義。通過下定義的方式來解釋,或者劃定一些具體的應用範疇,如【易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黃帝內經-素問】: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上面的文字就是我們經常可以從書籍、網絡中找到的資料。讀起來朗朗上口,文藝範兒十足,讀時貌似若有所得,讀後也只是若有 所得。如果碰巧您可以記住幾句,那麼人前顯露以下也可以博得一些讚許。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句話我是相信的,但自現的內容是否也是不可說,不好說,說不好呢?我想有這種可能的機率是很大的。但既然文章已有開頭,總歸要寫出點什麼,我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胡謅了。
陰陽的起源(這個題目好大,既然已經叫作胡謅了,也就請恕我無罪吧。)
在陰陽進化成哲學理論前,我更願意相信他就是一組工具,用途呢?記錄與標識。看過陰陽魚或者八卦圖像後你就會知道,陰陽原來是符號。那麼我們來討論下符號吧,在文字出現之前,人麼必定是使用符號的,因為那時的人們思路簡單,要表達的也相對簡單,如同未經繪畫訓練的兒童畫,畫面的構成元素永遠都是基礎圖形。當我們進步一些後,想要表達更多的內容時,華夏選擇了昌吉造的字,我們叫做象形文字,也就是利用更多符號的演化去描繪事物。西方世界呢,同樣源於符號的記錄,他們選擇的是一套基礎的符號用於拼寫,所以它們的文字就是符號語言。不同點就是,象形文字脫胎於自然萬物,表達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符號文字則完全是人為拼湊了,表達的也只能是自己了。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的代言人就是陰陽。為什麼一定是陰陽,其實我認為可以是別的稱謂,表達的是一個東西叫什麼都可以。至於為什麼是陰陽的兩分法?我想讓我們回到陰陽初創的遠古時期是不大可能的,就算是想像,我們也無法完美的還原當時的境遇。那就讓我們回到幼年,這個應該是可以想像出來的。(人類最大的文化寶庫在哪裡?不是圖書館,不是博物館,而是我們的基因信息。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經歷過與否,人類的基因就是記載了人類和自然交流的所有信息。)當我們還在襁褓之中時,你最先學會的是什麼呢?面對外界無數的信息,我想,你最先學會表達的應該是接受或者時拒絕,喜歡或是厭惡,沒有隨便,沒有折衷,中間的選擇都是妥協,妥協緣於利益的計算,那時我們不會這一套。也許上古之人在語言表達方面沒有完全進化超越動物之時,也只會發出“嗯”、“啊”的聲音,點頭或者搖頭。在它們面對某種需要記錄的事物時,如這個地方有危險不該來,或者這個地方有果樹,應該來。他們無法當面交流,或者希望未來健忘的自己能夠知道自己此時的遭遇和判斷時,他作為標記的符號也恰巧是一個空心圓和一個實心圓,空心代表TO BE,實心代表NOT TO BE,最初的陰陽就這樣產生了。
陰陽還能表達什麼,這個問題如同在問0和1還可以表達什麼。在最初的兩分法建立之後,你可以用陰陽疊加的方式去表達萬事萬物,以及事物的程度,是太陽還是少陽,是太陰還是少陰,在人類開始學會折衷後,事物有了更多的表達方式,行為也又了更多的選擇。
這就是我妄想出來的“陰陽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