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2020-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云端读书笔记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曲糵nie四声)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端者,初也,“五月初五”,谓之端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亦称端五、端阳、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今年,新冠病毒肆虐,端午节如期而至,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用艾叶、雄黄酒、五色绳,赶走这个莫名其妙的病魔。

端午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在新石器时代,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百越族以龙为图腾,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汉族,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端午节逐渐为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端午节融入了更多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传承和弘扬孝敬长辈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精神。

相传端午节,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战胜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答应。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

伍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苏州)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在这一天投江自尽。屈原是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长沙有个大白天忽见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于是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投入水中,逐渐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

东汉年间,有女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官府为之立碑,作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到了近代,革命志士、诗人、女侠秋瑾,为清兵所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农历五月五日,从容殉国,年仅32岁。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万里乘云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