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溪边孤树

有一个汉语词语,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下,在英语的所有单词中都找不到对应的词语,以至于只能用拼音代替,这个词语就是“关系”。这里所讲的“关系”绝对不是简单的“relation”。这里的“关系”,是“有关系好办事儿”的“关系”。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恩荫”制度,指的就是有功劳的大臣的子女可以凭借祖辈的关系而任官领取俸禄,不必经过科举程序。这就类似于如今我们信奉的“有关系好办事”。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为人处世很有意思——到医院看病不先挂号,而是先找“有关系”的大夫;到政府办事不找窗口职员,而是先给熟人打电话;公司招聘,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应对面试,而是考虑这家公司我有没有亲戚朋友。

这样的心理可能来自于一种不自信,或者说恐惧感。

我们宁可信奉我们自己掌握的“关系”,都不愿意相信制度上一切的正当程序。我们不相信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医生会给自己好好挂号看病;我们不相信与自己不相识的政府官员会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我们不相信陌生的招聘考官会相中自己。

我们一直在追求公平正义,可是我们又不相信它确实存在。于是,我们就把自己的活动局限在自己的人脉圈内,寻找一种安全感。

谁把我们逼成了这样?

中国腐败得太久了,我们早就形成了免疫能力。从一开始,我们压根儿就没相信社会制度会带来公平正义,所以才会疯狂找各种各样的“关系”。或者我们并不是对社会没信心,而是对自己没信心,依靠“关系”纯粹是为了投机。依靠“关系”的原因,不外乎这两种。

这种不自信,直接产生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制度应该是保护人的,但在它之下,我们却是胆战心惊地活着。我们生怕哪一天它会吃了我们。“关系”,其实就是我们的挡箭牌。我们期望寻找到一种超越制度之上的捷径。好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心。

久而久之,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就少得可怜了。我们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因为你在接触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总是首先考虑你们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不存在,那你们就会像刺猬一样不自觉地把刺张开,谁都不愿意接受谁。

越是成年人,这种孤独越深重。

这样的为人处世可倒是安全了不少、稳妥了不少,但也狭隘了不少。这有一点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

 ne-height:12.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