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里有人打死儿媳时,家人都开始为我担心(原创)
村里,黑白横幅拉起,灵堂立在村子路上。
“家庭暴力,打死儿媳”……
村民不会错过这个热闹,大门口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仿佛在看一出戏。
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场景,也不是电视新闻,而是婆婆手机里真实的视频,村里刚发生的事。
平静的村子,顿时像炸了锅一样。
我跟妹妹说了这件事,她沉默会,说“你自己在那要多加小心”
我笑了,调侃到“我能一个打十个。挠不过,我还不会抡砖头吗?”
我,一个东北姑娘,六年前嫁给了一个西北汉子。
虽然他老家在村里,但因我们都在北京工作,所以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去在村里待几天。
那个靠着城边的村子,看上去宽敞明亮。家家大门高耸,砖墙瓦院,门前基本都是种着柿子树,只有婆婆家门口种的是棕榈树。这也成了我识别家门的标志。
孩子一回到村子,特别喜欢开着他的电动汽车走街串巷,或者是跟奶奶骑上电动车在村里遛弯。
晴天时,搬个小木凳坐在大门口,能晒到一天的太阳。
雨天站在门廊,从棕榈叶上落下,也能让人诗性大发。
孩子爸爸算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憨厚的爷爷和开明的奶奶性格互补,辛苦扶养姑姑,伯伯和孩子爸爸三人。
等儿女都成家立业,正是老人颐享天年时,爷爷却不幸因病去世。
没了四十多年来的依赖,奶奶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悲伤中缓过来。
说是依赖,一点也不为过,因为爷爷在时,对奶奶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连洗脚水都会帮忙打好,等她洗完他再洗。
爷爷不在的那段日子,大家都有些不适应,每天仿佛依然能看见爷爷在诺大的院子中前后忙碌的身影,还有那腼腆一笑。
转眼间,爷爷去世已两周年了,奶奶也渐渐接受了现实,有时也可以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睡觉。
时间,总会替人抚平一切伤口,哪怕最后会凝结成疤。
与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的爱情不同,村里多数人家还是沿袭了旧农村的陋习。所以当村里出了“打死儿媳“这档子事,我一点也不震惊,村民觉得惊讶,只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这曾只耳闻未亲见的事是会发生在自己村里。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我想,最近一段时间,这件事会成为所有村民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
热闹散去,有人会庆幸自己从未对儿媳动手,也有人会庆幸婆家从未对自己动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慰自己,生活,也就那么回事。
日子,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过着。哪怕男人不够体贴,女人不够贤惠,孩子不够省心,生活不够红火。
即使生活早已是一地鸡毛,你也得微笑着一个个拾起来,扎成一个漂亮鸡毛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