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有种产品升值速度将超过房价,那就是个人品牌
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普通人,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怎样才能脱颖而出,脱离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涯,结束前半生的碌碌无为?
难道我们就这样过一生?
微信的欢迎语是: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
各个品牌区别在于:优质还是普通,大牌还是小众。
想要自己更值钱,我们急切需要打造个人品牌!
今天,是我参加阿佳老师个人品牌训练营第一周的复盘,希望能带给屏幕那端的你一些启发。
1-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打造个人品牌太有必要-
除了一年创业经历,毕业后的我几乎一直在上班,成绩不好不坏。带过几百人的团队,策划过千人大会、主导过4A级景区项目,自己一直坚持写公众号近三年时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面的文字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就是个平淡无奇的上班族!
直到月初我接触到个人品牌打造。
在关老师营销群认识了“九点微超市”创始人阿潘,我加好友有个习惯:大致浏览对方朋友圈,了解基本信息,不至于沟通起来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当天阿潘发了一张海报,关于个人品牌3天实战班。
一看嘉宾介绍,我就触动了: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怎么能量那么大,她们怎么做到的?尤其是阿佳老师的介绍:9个月如何从0打造产值千万的个人IP,我深深震撼。
一直知道高手如云,知道山外山人外人,但是用9个月就能有如此改变,还是超出我的想象,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了解的机会?别人花9个月能做到,我花一年行不行?
实战班里几位老学员分享自己参加训练营后的蜕变,更加坚定,我也要打造个人品牌的决心,虽然那时候还完全不明白自己要打造什么样的品牌,依然赶在人满结营前打了学费入群,因为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
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论,已经有人摸索好了路径,没有理由还自己在黑暗中探索呀,前人踩过的坑听听课就能避免,前人栽的树,跟着训练就能摘果子。就算达不到一样的高度,至少比现在的自己更好!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打造个人品牌太有必要!
2-个人品牌刻意打造和自由生长,差别很大-
进营后除了课程,还有格外烧脑的作业:详细的自我介绍,个人商业画布,还要求建立自己社群、自己公众号……一个个难关过来之后,回头看看,居然已经和一周前的自己不一样了,有种爬到半山腰的感觉。
其一 商业画布加强自我认知
进群的同学大多都是知道要打造品牌,渴望在网络上挣钱,却有些迷茫:我能用哪个点突破呢?我应该往哪个道上走呢?我到底行不行?
商业画布就是帮助自我认知的武器,课上老师反复强调,画布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定在过程中逐渐清晰和完善,并且这件事,只能自己做。
大家虐着虐着,好像的确清晰不少,我看群里大家昵称也在随着定位清晰在改变。第一周的核心就是定位。
这一周我从迷茫也逐渐有点眉目,我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策划的经验,和语言沟通上的天赋,来打造个人定位。但,有点像练武功练了前面九重,就差最后一点点难以突破,这周我报了诊断案例,期待诊断日老师针对性的建议。
其二 链接同学开拓视野和人脉
很多时候,人们混群不仅仅因为群主能提供什么,而在于汲取群内的诸多小太阳们之间的光和热。
训练营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并且这种付费几百元的群,相对质量都很好,有企业高管、有运营达人、有月入近百万的微商、有个体老板。群消息动辄一两千条,各行各业的干货,让不少同学“抱怨”手机内容太小啦。
训练营就是一个小大学,随便抛出什么问题,似乎都有人接上。这大概也是品牌训练营的魅力之一:具有永动机,同学之间自发赋能。
其三 学习社群运营知识
我上次参与到社群运营,还是在前几个月插座学院的新媒体课上,担任组长,此前对社群运营是懵叉叉的。这次品牌营的附加收获就是,更深地了解社群运营。
先说说近500人的大群,分为上课禁言群和交流群,人还是那波人,作用完全不同,通过名字就看出来了,好处不做赘述。
单单管理团队,就分为各小组、宣传官、文案官、访谈官、诊断管等等,各司其职,既让同学参与运营,又分解了社群管理压力,特别好。还有些同学们自己建的小群,美白群、抖音群,印象最深刻的是:吐槽村,无比欢乐和有能量的团队,在此表白村长和村民学们。
其四 学会利他便是利己。
混群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对群有价值。
训练营里,总会有些活跃的同学积极解答或参与同学抛出的问题,也有一些同学默默在后面整理笔记、音频文件等等,这两种方式无论哪一种,都是利他行为,得到同学的称赞和喜爱,间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我在这期间分享过三次资料,用的不同方式:一次主动聊到云盘有运营工具包欢迎私聊索取;一次是直接发搜索电子书的链接到群里,任同学领取;还有一次是同学们在聊理财的书,讲到《小狗钱钱》恰好我有电子书,直接发到群里。
三次场景不同,方式不同,但收获的都是同学们的认可,此时也提醒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看,上面这些感受,如果不是刻意训练,要什么时候才能领悟到?
3-输出倒逼输入,本周的个人分享效果良好-
我有幸被选中做为本周的分享学员,我分享的主题是《良好沟通的密码》,获得一波铁粉,也收获非常多的鼓励和信心。
此事还有点一波三折的环节,最初我就想着一定要把握任何输出的机会,报名后做文字稿、PPT,都是关于个人成长和收获的,估计其他报名的同学们都这么想。助理老师紧急拉群,语重心长引导大家:大家的主题是不是有利于同学个人品牌树立?同学们愿不愿意听?不合适的话题老师会审查通过吗?这一听都急了,必须要全部重来。
周四一有空我就想自己到底要分享什么内容呢?下班后决定做沟通相关的主题容,连夜做出PPT,还请同学帮忙把把关,周五的空余时间用来补充案例。终于,老师通知我提交个人资料和内容框架,请宣传官做海报。真的被选上了,心情有些小激动(此处应有转圈表情)。
经历过那么多活动,说很紧张倒也没有,但是这是品牌打造后的第一次正式输出,我非常重视。整天在思考合适的案例,开始列举的都是职场、生活中的例子,后来考虑到对象多为网络营销人士,临时调整了一些网络上的例子。
分享的形式是:手机发送语音,讲到哪一段,就用电脑把相应PPT发到群里。
我一般演讲或主持习惯都是开场词一定会用文字稿梳理清楚,后面多是对着PPT讲解,这样比全部念稿更自然也顺畅。所以周五7点到家后,赶紧对着PPT梳理思路,想到特别的串词就记在纸上,讲的时候就可以从容不迫。
应该说整个分享还是比较顺畅的,只是到了后半场,我一看快到30分钟限制了,语速有些过快,如果准备的时间更长些,应该要做到预演掐时间的,不过,有遗憾才能记忆深刻。
分享结束后,群里、私聊非常多的赞誉,在此一并谢过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的工作恰好让我有机会锻炼演讲能力罢了,过誉承担不起哈。
你们的肯定真的是大大鼓励了我,小路侠一直在江湖,一定不相忘。
说到小路侠,有同学问你叫甘露好好的,怎么又叫小路侠?
解释下哈,网络时代,总不能拿着真名到处注册账号吧,除非我是名人,
O(∩_∩)O哈哈~,所以小路侠是昵称也是艺名,目前公众号、百家号、抖音号等都用的小路侠或小路女侠,搜到了准没错,就是我啦。
小路:我不是大咖我是小路,大咖有大咖的风采,小路有小路的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侠:爱看义薄云天、侠肝义胆的故事,自己也还想保留一点点积极正能量的心。
故而取名小路侠是也。
本周复盘就告一段落,此外有朋友问我要分享的音频和PPT,也有不少私聊我关于沟通的问题,我在考虑是否要建群一并回复?有意向进群的可以在下方回复下,我根据人数酌情考虑哈,毕竟马上做双十一活动了,时间还是有点点紧张的。
愿阳光照耀每一个向好而生的你,行动力强的人活该挣钱!
小路侠:85后营销策划人,一点追求,二两侠骨,向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