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文学创作构思与心理机制
今晚,八点,我们在群内听了黄清海老师的讲课,内容为《文学创作与心理机制》。
听了之后,我认为对于我来说有些意义,内容如下:
一、回忆与沉思
回忆,就是作者在创作前,收集记忆中的人事物的心理活动。
接着,黄老师举例,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也是多年后回忆起来再创作的作品。
事情发生在周一。接下来那周的周二中午,大家都在午睡,我和我一生中最早结识的朋友路易斯·卡梅洛·科雷亚在玩陀螺,突然发现午睡的人们都提前醒了,趴在窗口。这时,我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看见一个身着重孝的女人牵着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女孩抱着一束花,花枯了,用报纸包着。太阳毒,她们打着黑伞,对张望的人视而不见。她们是被击毙的那个小偷的妈妈和妹妹,要去坟前献花。
这就是表明作者马尔斯克用这一幕在我脑海中萦绕多年,是趴在窗口的所有人共同的梦境。后来我写了篇故事,才算解脱。问题是,直到陪妈妈去卖房子,直到自己也在午睡时分孤零零地走在同一条街道上时,我才意识到当年那对母女厄运之下,尊严犹在。
这是马尔克斯在自传《活着为了讲述》所说的。
以上作品就是马尔斯克就是从回忆中,发现灵感,写成的伟大作品。
可见,回忆+沉思的力量确实是伟大的,它可以产生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
二、我从黄老师的讲述中得到了收获。
1.回忆往事。
在你生活中,发生的触动你情绪的事件,一定对你当时产生过重大的心理冲击,或者使你产生强大的心理伤害或者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这样的事件,要从回忆中走向前台,要从回忆中,让它以某种形式走向前台。
让人们从你的作品中深思它的表现主题,给人带来的脑海风暴一定的意义。
2.养成记录人事物的习惯。
那些能够对别人的思想,情绪,心理产生重大冲击事件的事情,都要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建立你的素材库。便于你在写作时随时引用,或者充实你的写作内容。
3.善于捕捉身边的事物带给你灵感。
黄老师举例: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所创作的著名小说《墙上的斑点》,便是她从“第一次”看见客厅墙上的斑点,突然萌生出来一连串思绪开始的。
这就是灵感与直觉作用的体现,我们要善于捕捉得到。
4.想象与联想的使用。
这种创作方法更为常见,脑洞文,看图写文,都可以说是想象与联想创作出来的文章。
我理解的想象就是由一个物体,在它基础上创造出来一种新的事物的过程,就叫“想象”。
看图写作,脑洞文写作,就是看到一个图片,或者看到一段文字,用挖掘它背后的故事,来作为创造性的手段,创造一个新的内容出来,透过它表面的人,或者文字。
联想,就是由此物,想到与其相关的有联系的人事物的过程就叫“联想”。黄老师举例比较详实,令人易懂。
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这都是我们创作中的心理过程。我们创作的心理机制与构思的方法,也就是搜集素材,构思作品等内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