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清单 0627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你一定要做好知识管理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黄金鸡腿

黄有璨:知识爆炸的时代,给“知识焦虑者”们的一些忠告

这是一个“知识”和“干货”漫天飞的时代。
许多人受困于“知识焦虑”和“恐慌”,满世界看了诸多干货,也听完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原因在哪里?

在过去2个月时间里,我看到了许多事实,与许多“知识付费”和内容业的专家、前辈们进行了交流,也做了许多思考。在此,我想要把一些我的思考分享给你。

这是一篇分析,也是一篇给所有“学习者”们的忠告。

在我看来,学习行为,依据其学习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即,我听到或看到的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我某种启发,让我感觉“卧槽原来是这样啊”。
典型像我们参加的绝大多数行业沙龙,听的大部分讲座,看的大部分书和干货文,甚至参与过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够帮我们解决的,都是这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叫做“构建一套健全的知识理论体系、思考逻辑或工作方法”。即针对某个具体领域如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品牌营销,甚至是历史、物理学等等方面,有人给了你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思考脉络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将具备能力去解释相对领域内出现的诸多案例和现象。
譬如,看到斯巴达300勇士的营销结束后却没有人能记住其背后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为“活动内容”本身与“产品所提供给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产生相关性。又或者,看到一条大街上的脏乱差现象和相隔不远的另一条街却整洁无比,你就会知道这可能是“破窗效应”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个层次,对于体系化的方法论和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从学习内容来说,目测仅有一部分书籍和课程可以做到。

最后一个层次,则叫做“提升具体能力”。即最终实实在在的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
所谓“知识可以被学会,而技能只能被习得”,既然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练习和教学服务了。换句话说,用户的能力提升,是经由反复多次的训练或称“刻意练习”,并经由多次反馈持续调整过后,所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这个层次,既对方法论和课程内容有要求(必须可落地),还需要加入较重的教学服务来帮助学员,只有少部分课程可以真正做到。
正因为能做到此点的产品寥寥无几,因而更多人的“能力”习得,往往都不是通过学习类产品来完成的,而是经由漫长的自我摸爬滚打后自然习得的。

如上图所示,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其产品本身所提供的价值,基本都集中在“给予启发”这个层面上。

但是,对用户来说,这真的是好事吗?

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事例来分享几个道理。

过去一年里,我输出过很多干货和案例复盘,按理来说质量都还挺不错的,比如说这一篇:《脉脉“知识裸捐”霸屏营销背后的逻辑与思考》。

不少人都会通过三节课公号后台给我留言,表示感谢。但在各种留言中,又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种我经常见到的两类留言——

1.老黄你好,你写的这些案例复盘感觉都是干货啊,对我帮助非常大,特别感谢!但是我想问,我现在还是一名传统线下实体店的从业者,我想要真的转行去做运营的话,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

2.老黄你好,我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从业者,看了你写的《脉脉“知识裸捐”霸屏营销背后的逻辑与思考》后,对我帮助特别大,我正好上周牵头在公司内部去做一次线上的传播推广,整个过程基本参照你的这篇文章梳理了活动流程,也规避了一些问题,最终整个活动的落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拉新方面的产出相比我们之前的活动提升了3倍!!特此前来表示感谢!!

怎么样?上面两类留言,是否有让你感受到一些不同?

再分享个事。
前两天,正好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我们都在得到上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席间我们谈起阅读这个专栏的感受。

朋友A说:我几乎天天都听,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有启发的,但老感觉听完了就过去了,啥也没记住。
朋友B说:我差不多每周听一次,但感觉价值也不明显。

这时候,我说:我跟你们不太一样,我听得不算多,偶尔3-4个月会翻出来听几条,但每次听都有挺大价值的。
比如说,上周X月X日的那条,里面提到马云对于“新零售”的一些观点,我听完后直接记录下来了,后面写文章时就直接用到了。另外,李翔提到的一个关于从事创意类工作如何更好规划时间自己,平衡一下“需要长时间深度专注投入”和“需要持续与外界交流获取灵感和信息”之间矛盾的方法,我听了之后也马上就照搬直接用上了,这两周下来,我觉得对我个人的效率提升帮助还挺大的。

怎么样?是否又感受到了一点点不太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得到的启发,永远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场景和出口,将其加以应用之后,它才能真正给你带来价值,或者说这种“启发”的价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产生了一点点电光火石般的兴奋感后就再无其他后续动作,这样的“启发”,其实也就跟磕了药后会瞬间飘飘然好一阵的感受是一样的,但药效退去后,你仍然什么也没剩下。

继续讲另一个事。

去年下半年,三节课的团队中入职了一位当时还在上大三的实习生,这个小男孩,基本面其实还挺不错的。
他入职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给他观看了一堂三节课的课程,主题是“活动的策划和传播”这一类的,整个过程他都挺兴奋的,觉得这个课程实在太干货了,太有用了,对自己太有帮助了。

然后,我们就跟他说,既然你觉得这么有用,那现在你来试着上手策划一个活动,推动它执行落地吧。他说好。
再然后,他就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他尝试出了好几版方案,每一次都让我们一致觉得不靠谱,到最后,他自己也很沮丧,变得有点心灰意冷。

后来我们花了挺长时间去讨论和梳理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的结论是:他其实有点越界了。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此前从未有过任何相关经验的大学生,虽然他基本面和综合素质都很好,但他其实连一些最为基本的工作能力暂时都还不具备——比如说,我要在知乎去勾搭一个大V或者找人谈个合作,我该怎么跟人说?我要管个群,群里有两个用户突然吵架了,这时我该怎么处理?还有我这个活动如果想要找个地方去推广,那一次推广到底该如何操作,中间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而,当连这些基础的落地和推进能力都还不具备的时候,给他一个方法论,他其实哪怕听完了觉得很有启发很厉害,他可能也无法真正去应用这些方法来完成产出。

同理,有很多人看了不少好书,包括不少大学生看完了我写的《运营之光》,觉得很牛逼,但仍然还是找不到一份运营工作,也是同样的逻辑。

这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二个道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扎扎实实的先积累和培养一些“能力”,而绝对不是一上来就去追求大量高大上的方法论。这可能会让你往上走得更稳健些。

再说一个事情。

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身边的许多高人们,如傅盛、李笑来、小马宋等人,现在在“学习”方面的投入占比,往往是70%左右的时间去关注“获得启发”,2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提升具体技能”。

我后来花了一点时间思考,也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交流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答案是这样的——
对于这些高手而言,他们在“能力”方面都已经有了自己很明确的长板和短板(比如小马宋就是喜欢写作,但不喜欢讲课),所以,其实关于“能力”方面,他们只需要考虑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就好,而往往无需再考虑去补齐自己的短板。就跟罗永浩说的似的,什么事你不擅长干,就找一个擅长干的人来帮你解决掉就好了。

另外,他们自己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甚至商业方面,也往往都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较为成熟的方法论和认知,所以,除了一些完全全新且大家又不得不关注的领域(如人工智能)他们需要去补充一些知识体系之外,其他方面,他们基本可以不用考虑“知识体系”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们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足够多。于是,不断“获得启发”,对于他们而言,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举个例子,他们身上典型的状态可能是接近于这样的——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从中获得了6个启发,其中4个他发现自己可以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投资、平衡生活和工作节奏方面直接应用起来,且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虑的问题。于是,他迅速通过跟团队沟通、改变自己的日程、设定目标等方式迅速将获得的启发尝试应用于实践。
实践了1个月后,这些启发有的带来了成果,有的则产生了新的问题,于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总结提炼,产生了新问题的,傅盛开始重新去求解……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造和产生了很多价值,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收益。

而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甚至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小白们来说,情况可能则正好相反。

一个想要做运营的小白,也许应该优先考虑“我是否能够具备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执行类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维系、用户群的管理等)”,然后再试图搞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逻辑,背后有没有一套可以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工作方法”的问题,最后才更多关注“我能从哪些地方获得多少启发”的问题。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初阶选手,也许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你的时间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们调转过来。
比如说,你应该花60%左右的时间来“提升能力”,3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获得各种零散的启发”。

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第三个道理:那些高手们都在采用并受益匪浅的学习方法,或者高手们都在说好的学习产品,也许并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具备一点判断能力,才能更好从各种学习行为中获得收益和成长。

故事和道理讲到这里,最后汇总一下,提炼一点给大家的忠告和建议吧——

1.可以去大量涉足“启发”类的学习产品,但如果真的想要让他们给你带来价值,那建议最好能在所有的“启发类”产品之上,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比如说,我现在看书,都会记录下来一些有趣的观点、案例、情节等,这些东西在我自己写作时往往都会成为我的素材。

2.对于初阶的新人来说,一定优先考虑购买那些能够帮助你“培养能力”或“构建知识体系”型的产品,至少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它们上面,而少看点马云爸爸的演讲和未来的商业变革趋势这一类的东西(注意,不是不看,而是少看)。尤其在职业领域,更是如此。

3.帮人“提升能力”是个特别痛苦、特别重的事情,它需要不厌其烦的去做大量的基础服务,比如敦促你,比如给你的每一次实践都提供反馈……等等,所以其实真正又愿意去做它,又还能做得比较好的高手或产品,并不多。如果赶上了一个,记得要珍惜,也要知道,其实这样的服务很值钱。

4.如果暂时没钱购买附带各种教学服务,能够帮你“培养能力”的产品,那就逼迫和求助自己,至少让自己在看过书或是听过一些课程、讲座之后可以有所实践,并寻求各种方式去获得反馈(比如上知乎去问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者试着私信、微信公号留言找一些前辈给你两句评论)。如果做不到,不好意思,这正是你与“一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1. 能够去分辨出来哪些东西或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的能力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且这个能力,很可能没法教,只能靠自己。

6.无论学习方式、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这一轮“知识付费”多么火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总是只有5%-10%左右的人,他们的学习是更有效的,他们也更容易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这个事实供你参考。

印象笔记的用法: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
以下是整理这些知识的具体做法
那应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理解资料、信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换逻辑,然后想办法利用印象笔记帮助自己实现这个转化过程。

因此,如何组织资料,加工信息,让它变成为我们大脑容易记忆、提取以及应用的知识,这才是印象笔记用法的核心要义。

而要实现这一点,我发现有两个步骤很关键:
一、外部资料输入方式的效率;
二、输入信息加工内化的方式。

只有弄明白如何让输入信息效率最高,内化质量最好,才能让印象笔记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认知升级的工具。

只不过要弄明白怎么实现这种高效转化,背后就需要大量的科学知识做基础了,比如学习理论、记忆原理、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知识。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软件,要用好,却并不简单。

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其实我在《好好学习》一书中,相关的主要原理都有介绍。不过,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这次我把应用上述科学知识原理摸索出来的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或许对你有更直接的启发。

这个方法就是印象笔记的的QCR汽车人方法(记忆技巧:QCR是“汽车人”的首字母)。

QCR是印象笔记保存,加工,使用资料的三个步骤。QCR分别代表着:
▶ Question 转化问题
▶ Connection 新旧联系
▶ Review 定期回顾

第一步:Question 转化问题

先想象一个场景,你在网上看到了下面这篇短文:

“今天聊聊马斯克。他在我们眼里是个神奇。

他在四十多岁时创建四家价值数十亿的企业。而且还是在软件、能源、交通以及航天航空这四个不同的领域。

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把他的成功归因于他异于常人的工作理念(他平均每周工作85个小时),或者他对未来有一种颠覆现实的想象力,还有他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

但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些特质。我想知道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随着我不断深入阅读关于马斯克的各种文章,视频以及书籍,我注意到一个被忽视的巨大谜点。

传统观点认为,为了成为顶级人才,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

而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我确信,为了增加我们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概率,我们都必须跨领域学习。”

假设你对这个短文感兴趣,这个时候你会怎么保存它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这段文字存在印象笔记里,希望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读。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相是,你很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时间读这篇文章了——每天都有比读这段话更重要的事情。

那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把保存文章转化成保存问题。

你在保存文章之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为什么我想保存这篇文章?
▶ 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
▶ 它对我的工作生活能起到什么帮助?

想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写下关于这篇文章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比如你会写:

(1)为什么马斯克没采用专注一个领域的策略?
(2)我可以学习马斯克的跨领域学习方法吗?
(3)跨领域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如果一个领域都学不完,还能跨领域学习吗?这个方法现实吗?

你看,这样你原本是保存一篇文章,现在你变成了先保存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先设计关于这篇文章的问题,而不是直接保存文章呢?这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考虑:

首先,我们的大脑只能注意到自己想注意的事情。


为了提出好问题,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升我们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注意力,进而发现之前忽略掉的信息,从而加深对信息的记忆。

其次,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会受“启发法”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会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接受作者的表述逻辑直接保存内容,那么我们就很难发现这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和自己有没有更多的联系。而如果我们用自己的逻辑提出问题,看问题的视角就会更加多元。

这是第一步,把文章转化为问题。

第二步:Connection 新旧联系

在QCR方法里,第二步“Connection”是指我们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而写答案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要凭借记忆以及借用过去的经验,跳出作者的思考边界回答问题。

我在《好好学习》中提到:学习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我们尤其应该想办法和过去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可是,为什么在写答案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脑在记忆事物的时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难输入,易输出”。在记忆输入的时候,如果设置一点难度,那么我们回忆输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直接照着一篇稿子读10遍,可能我们也记不住。但是如果我们看完一遍稿子,就想办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那么,可能重复4-5次稿子,内容多半就熟记于心了。这就是大脑难输入,易输出的特点。

当然,如果你能够进一步提升难度,比如上午看完稿子,间隔几个小时,下午逼自己回忆写下内容,这样反复几次效果会更好。

因此,为了提高我们信息输入的效率,我们就要给自己提要求: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回答问题。

而且,这么做还有额外的好处:你能比较自己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察视角,从而获得更多启发,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记忆。

(你把新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时,往往会产生很多改进现状的新点子,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下来,然后在生活中用起来,检验你的假设。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我们印象笔记中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了,而是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

印象笔记中保存的就不是一篇未读文章,而是经过消化和内化的价值点与启发点。

第三步:Review 定期回顾

最后一步就是,Review定期回顾。

利用印象笔记的闹钟功能,把这篇对你有收获的内容设置为一个月之后重新阅读。

或者,你可以把从各个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觉得最有价值的观点,汇总在一篇文章里,然后在印象笔记中置顶,定期回看这篇文章,就能高效地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学到的精华了。

好了,上面就是我使用印象笔记的QCR汽车人方法。

这个方法,对于读者而言,可能有两方面的疑问值得澄清:

(1)这个方法看起来挺花时间啊,我每天要保存的文章挺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弄这个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在《好好学习》中就提出了一个学习观点: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对少数有价值的问题做深入研究,表面上慢,但是坚持下去,速度反而快。

想一想,你保存了几百篇文章没看过,你的生活也没受到影响,那么现在少看几篇也没关系。

而且,尽管你少看了那些本来就不看的文章,但你却把省下的时间用在真正掌握一个新的知识上面,这岂不是赚大了?

正所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啊。

(2)这个方法看起来挺简单的,有没有用啊?

关于这一点,就回到我们开篇讨论的问题了:简单不代表效果差,也不代表容易做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也并不容易。

不过,话又说回来,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坚持下去取得成绩,已经够幸运了~

简单的方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