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大宝”与“二宝”

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虽然是亲兄弟,但大宝和二宝就显示出了二人那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大宝的那一声啼哭,清亮高昂,但也只是意思性地“嗷~~~”了一下宣示他的出生和健康状况,立马就甜甜地睡去了。产后观察那两小时,基本上我俩都是睡过去的。
二宝的那一声啼哭,低沉缠绵,从我肚子里挣扎出来那一刻起,一直断断续续“嗷呜嗷呜”到产后两小时观察完毕,哭到助产士都笑称:“这小子肺活量可以啊,哭到现在不嫌累呀!”
从产房挪到病房,大宝无论是喝奶、换尿片、洗澡还是睡觉,都是安安静静的,就算是新手粑粑麻麻手忙脚乱给他换尿片穿衣服,把他摆弄成一个S型,他也不会发出抗议的声音。
二宝呢?要喝奶了,先“嗷呜”一下提示我们;要换尿片了,先“嗷呜”一下提示我们;哪里不舒服了,“嗷呜嗷呜”表示抗议。
从医院回到家里做月子,虽然照顾大宝时家里人基本都是新手,但是大宝全程都很配合,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一点都没让我们费神。月子里我因乳腺脓肿要断奶,给他喝奶粉,他也咕噜咕噜喝的香甜。后来我伤口好了,试着催奶给他亲喂,没有乳汁他也吸的很欢,终于从5ml到10ml,再到一顿奶量过渡到夜奶再到全部喝母乳,整个过程顺利的像是神话。当时尝试重新催奶时,无论是身边的奶奶们,还是网上的专家们,都说回奶后是不可能再催出来的,而我和大宝,共同创造了这个神话。有段时间奶水多的喝不完,还给同龄的小伙伴送过口粮呢。

如果说大宝在月子里的表现就是个“乖乖仔”,那二宝就是个求关注的“问题婴儿”。首先,延续他在医院的一贯风格:吃喝拉撒前,都要先嚎一嗓子。其次,时不时三更半夜的,睁着大大的眼睛,一个人静静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开了小夜灯),如果发现我也醒了,立马嚎一嗓子求抱。最后,经常就是我半靠着床头抱着他,娘俩一起睡,时不时他还哼唧两声要求换个睡姿,艾玛,睡一觉起来,累的腰酸背痛的,人家却是睡的呼呼的。
到他俩渐渐长大,大宝4个月翻身,7个月坐,9个月终于被我摁在地上学会了爬,14个月多走路,大运动都落后同龄的小伙伴(不过,自从他会走开始,就像开了外挂加持,大运动一下子赶超小伙伴,因跑的飞快,被戏称“小刘翔”);二宝3个月翻身,不到6个月就会坐稳和爬行,将将一岁就开始走了,大运动几乎都比同龄的小伙伴发育的快。
饮食习惯也大大不同,两娃都是差不多两岁左右断母乳,但大宝怎么都不乐意喝奶粉和牛奶,勉强喝到两岁多就怎么都不喝了;二宝断母乳后,刚开始两天不乐意喝奶粉,一发现妈妈是再也没有口粮供给他了,就痛痛快快地喝起奶粉来,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奶粉、纯牛奶还是酸奶,都爱喝。大宝4个月添辅食,先吃蛋黄和纯米糊,再慢慢过渡到蒸水蛋、面条、米饭,馄饨还是饼子,肉类还是果蔬,都来者不拒;二宝是6个月开始添辅食,蛋黄?不要!米糊?看心情!蒸水蛋?看心情!直到一岁半,才开始渐渐接受米饭和胡萝卜,现在三岁多了,终于各种食物都愿意尝一尝了。两兄弟在饮食上惟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都对粥不太感兴趣。

大宝是一个温和又大方的孩子,他的玩具谁喜欢都可以拿去玩一玩;二宝是一个敏锐而自我的娃,他的玩具没经过他的允许谁都不许拿。大宝是个慢性子,做什么都慢三拍,现在倒是比以前好多了;二宝是个急性子,说什么就得立马去做,慢一秒都不行。
在二宝还窝在摇蓝里喝奶的时候,我就和朋友戏言,如果用时下流行的小言男主来分,大宝就是妥妥滴“暖男”,而二宝则是标准的“霸道总裁”。
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又说“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一个家庭里,有兄弟姐妹的,基本上性情相异。这个在我的父辈、同辈以及两个儿子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再观察身边的邻居和朋友,也大致验证了这个结论。
大抵是人类从生存的本能,要表现出区别于兄弟姐妹性情的不同,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而往往老二出于竞争的目的,都比老大更“狡猾”,更会来事儿,他已经输在出生时辰上了,必须要另辟蹊径才能博取父母更多的疼爱呀!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