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历史有意思歪看正史,正解野史

【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 谁是最大利益获取者!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7人  晓木曰兮历史系

宏观层面【历史背景】:

1袁世凯不喜欢搞暗杀吗?

2被很多人忽视的陈其美对宋案的态度

3宋案涉及人员的一些简单史实

4宋教仁是国民党内唯一愿意与袁世凯合作的领袖吗?宋教仁是亲袁派吗?

5袁世凯为什么敢动手?

6孙中山需要通过刺杀宋教仁夺回党权?

7袁克文的《辛丙秘苑》的致命漏洞和被翻案派忽略的重要内容

8关于于右任先生对宋教仁案的态度

9其他的一些相关史料【主要是指下文的第三点和第五点】

第一:袁世凯是暗杀老手,并不是芦笛等人写的翻案文章中吹嘘的不喜欢搞暗杀【袁世凯参与暗杀金玉均良弼 ,暗杀吴禄贞陈其美林述庆,批准唐继尧暗杀张文光,暗杀孙中山蔡锷未遂,涉嫌毒杀陆裕勋】

第二:【这段文字非常重要,请仔细阅读】

陈其美当时已经不是上海都督了, 1912年7月,陈其美的沪军都督一职被袁世凯解除,宋教仁曾劝告陈其美不要交出军权,陈仍决定交出军权,并说如果同志肯团结,他是可以再起的(见《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 吴相湘作 266页 ),陈其美交出军权后,袁世凯于1912年7月31日撤销沪军都督府,改为江苏都督行辕,各项事务由江苏都督接收。江苏都督为程德全【先为统一党,后离党】

在案发前陈其美曾提醒宋教仁要小心暗杀,而且在宋案后陈其美和黄兴均力主司法解决宋案。

见《陈英士纪年》和《“二次革命”前后陈其美反袁斗争述论》

陈其美在此期间多次否决孙中山先生武力讨袁的计划,认为“袁氏既已行政首领主谋杀人,自宜依据法律以为解决’ ‘由国会弹劾袁氏,并组织最高特别法庭,召袁到庭,依法审问,并判决其罪名,依法解决。”见《陈英士先生纪念文集》台北文海行印社版,第97页

对孙中山先生于1913年4月提出的上海独立计划,他也以“以上海弹丸之地难于之抗”推脱。见《陈英士先生文集》1977版 43页

甚至在1913年5月陈其美还通过程德全向袁世凯密告出卖了会党人士柳人环和徐企文密谋攻打江南制造局的计划。见朱宗震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26-428页。此时的陈其美幻想靠司法解决宋案,不敢与袁世凯决裂,甚至不惜向袁世凯告密。

如果真的按翻案派所说,陈其美听命于孙中山先生,是孙中山先生指示陈其美暗杀了宋教仁,那怎么解释孙中山与陈其美在随后解决宋案问题上的巨大分歧?按某些翻案派的说法,孙中山通过让陈其美暗杀宋教仁,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栽赃老袁发动二次革命,那怎么解释陈其美的态度?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孙中山先生和陈其美不可能是合谋者。

事实上你如果仔细阅读所有的翻案文章,会发现它们都有意回避了陈其美是主张司法解决宋案这一点。

张耀杰之流甚至造谣说陈其美是急不可待的发动二次革命,完全无视了陈其美曾多次否决孙中山先生武力抗袁主张的历史史实。

如果是陈其美自作主张与应桂馨合谋暗杀了宋教仁,他为什么在1913年7月的时候,否决了周南陔的建议,没有杀掉应桂馨 ,要知道此时宋案矛头已经指向袁世凯,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二次革命时的混乱局势神不知鬼不觉的除去应桂馨,这样灭了应桂馨的口对自己岂不更好?一旦应桂馨所在监狱落在当时正猛攻上海的郑汝成手里,陈其美就不怕郑汝成通过审理应桂馨供出自己?这些都说明了陈其美与应桂馨在宋案中没有勾结:

值日高级副官周南陔向陈其美请示,说刺宋要犯应桂馨,此时还关押在城里地方监狱中,现在是将他带到闸北军中,还是就在此时把他给枪毙了? 陈其美表示:‘不必,此案既归司法办理,应由司法处理。应由司法处理。我辈向来责备袁世凯违法,现在不能自蹈其咎。”说着,因为不能睁眼,陈其美用手作势,指着另一手心说:“放心!放心!总在我们的这里。’见“周南陔口述”中国近代史所编《近代史资料》68号。

第三:宋教仁遇刺案侦破和证据收集,都是由西方人监控的英租界巡捕房做到的。很多人证本身、比如指认武士英为凶手的人证,也是西方人【沪宁车站的外国职员】。后英方将此案交给江苏都督程德全和江苏民政长应德闳,这两人都不是国民党的人。应德闳后遭袁世凯报复,先被平政院传到北京,遭软禁,后在1913年9月6日免职。

第四:宋案涉及人员的一些简单史实

应桂馨部分:

应桂馨越狱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是替袁世凯杀宋,曾公开要求袁世凯政府为武士英平反,“武士英杀贼受祸,功罪难平,请速颁明令平反冤狱”。见《北洋军阀史话》第48章

此外,应桂馨的确曾经加入过同盟会,但他的那个中华民国共进会,和武昌起义的那个遥尊孙文为领袖的共进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和kmt同盟会没有任何组织上的联系。另外,再去了解一下应桂馨的江苏巡查总长是怎么来的。

应桂馨后来北京向袁世凯索要燬宋酬勋【注意,自始至终应桂馨始终没找到任何能诋毁宋教仁名誉的黑材料,可他却理直气壮的敢向袁世凯索要酬勋,这说明了什么?】,袁世凯先愿意给钱让其走,后其应桂馨坚持索要勋位被袁世凯派郝占一和王双喜乱刀砍死。

袁世凯要不是有把柄在应桂馨手中,何至于肯给钱把应桂馨送走?

如若袁世凯真被冤枉,为何不把他逮捕录取口供以洗清自己,反而要将其灭口呢?

洪述祖部分:

洪述祖是宋案元凶之一已被北洋政府在1919年通过北京大理院确认,【当时陈其美已死三年,孙中山正处于和北洋政府敌对的在野状态,不可能影响大理院审理】而洪述祖是袁世凯亲信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洪述祖是赵秉均的内务部秘书,可直接听命于袁,甚至可越过赵直接向袁世凯请示, 据王志馨云:“洪述祖于南行之先,见总统一次,说:‘国事艰难,不过是二三反对人所致,如能设法剪除,岂不甚好?’”见张国淦《北洋述闻》49页】

洪述祖因为宋案被处死前给自己写了份挽联:“服官政,祸及其身,自觉问心无愧作;当乱世,生不如死,本来何处着尘埃。”【见《北洋军阀史话》第48章】请问,洪做的谁家的官,行的又是谁家的政?他的祸既是从所谓的“服官政”而出,那么此联所指的祸首还不是很明确了吗?

案发后袁世凯给了洪述祖一大笔钱,让他逃亡青岛德国租界,请问袁世凯为什么要包庇洪述祖?如果袁世凯真的是冤枉的,没有命令洪述祖刺宋,是洪述祖自作主张参与了刺宋,袁世凯把洪述祖逮捕交予法庭审理不就能洗清自己吗?

洪述祖的姐夫赵凤昌在洪落网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将来罪名至洪述祖止,转瞬雨过天青矣。”见吴欢:《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第174页。意思是,“宋案”也就追究到洪述祖为止,洪述祖上头是谁,不言而喻?

赵秉均部分:

1913年3月26日【宋教仁遇刺6天后】,赵秉钧以国务院名义通电各省称:“据应夔丞二十三日函称,沪上发现一种监督政府、政党之裁判机关,宣告宋教仁、梁启超、袁世凯、赵秉钧、汪荣宝等之罪状,特先判决宋教仁之死刑,即时执行。” 见 陶菊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八章。此通电暴露了赵秉钧和应桂馨当时的信函往来。证明至少一直到3月23日【宋教仁死于3月21日】,应桂馨与赵秉钧一直保持有通信联系。

上海地方检察厅向京师检察厅发送传票两张,要求将涉案人赵秉钧及内务府秘书程经世按期解送来沪。可赵秉钧却称病不去,如若赵秉钧真的清白,为何当时不立即去法院同kmt人对质?手下程经世也不按传票要求到庭接受质询 。除了做贼心虚还有更好的解释吗?

3月30日,北京国民党本部开追悼会,赵秉钧派王治馨出席,王发表演说称:““杀宋决非总理,总理不能负责,此责自有人负!”其所谓“此责自有人负”指的是谁?呼之欲出

。据张国淦日记记载,袁世凯看到报道后,说:“如此措词,太不检点,王志馨可恶,赵总理何以任其乱说,登报后也不声明更正。”言时词色甚厉。张国淦:《北洋述闻》,第48页。

王治馨后被袁世凯处决。

袁世凯部分:

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在国内权势达到顶峰,上海也被其死党郑汝成控制,如若袁世凯真的被冤枉,为何不继续追查此案找出真凶?要知道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可是一口咬定黄兴陈其美是凶手的:袁复命北京总检察厅长罗文干,令其宣 称刺宋凶手为黄兴和陈其美。见《北洋军阀史话》第48章。

如果袁世凯真是被冤枉的,他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国家机器追查宋案,找出黄兴陈其美涉案的证据,这样既可以洗刷污名,又可以打击政敌,可很遗憾,从镇压二次革命后一直到他死,袁世凯都没敢继续追查宋案。

另外在袁世凯死后,kmt依然长期与北洋政府敌对,也未见任何北洋高层拿此案来打击kmt,再无任何北洋高层坚持袁世凯的黄兴陈其美杀宋说,袁世凯之后从未见任何一个北洋高层人物敢在宋案上说kmt是幕后主使。【如若有,请翻案派举例】

第五:辛亥功臣林述庆在宋案发生后对此事非常气愤,常当众拍案叫骂,还表示要回南方召集旧部反袁复仇,为袁党所深忌。4月10日,袁世凯心腹干将、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特邀请述庆单独赴家宴,在酒中置毒,述庆归家后毒性发作,七窍出血,延至4月16日与世长辞,年仅32岁。此案距离宋案仅一个月,可与宋案相互佐证。

【福州市档案局辛亥烈士---林述庆】

第六:有人认为宋教仁仅仅只是担任总理,并不冲击袁世凯的总统宝座,甚至认为宋教仁是kmt内唯一愿意与袁世凯合作的领袖【中文简体维基百科也这么说】,袁世凯没有杀宋的必要,这种说法存在严重问题,

1袁世凯本人对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十分恐惧,害怕宋教仁的议会斗争路线,亲口对杨度说过“孙中山襟怀阔达,是容易相处的,天真的黄克强也好对付,定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以暴动手段来抢夺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得多了。”宋教仁本人拒绝被袁世凯50万元支票收买,坚持责任内阁,势必会分割袁世凯手中大权。

以财权为例,当时袁世凯十分缺钱,急需完成善后大借款。兵权要靠钱来维持,当时袁世凯收不到地方上的税收,只能靠几项中央税收维持,日常开销就要靠借款.要是宋教仁当了内阁总理实行责任内阁,他不让借钱了怎么办?事实上宋教仁本人也确实是反对善后大借款的,认为“大借款条件之苛,为向所未见”见《宋教仁在上海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辞‘》徐血儿著,一旦完不成善后大借款,这会动摇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掌控。没有了北洋军的支持袁世凯就是护国战争中的下场。

2宋教仁对袁世凯其实有非常大的敌意,他和黄兴甚至有拿黎元洪取代袁世凯的计划,【反而是孙中山先生支持袁世凯继续担任总统】,对袁世凯的地位构成直接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宋案发生时袁世凯只是临时大总统,一直要等到1913年10月10日后,他才被参众两院选举为正式大总统。如果宋教仁当选内阁总理,利用国民党在两院的优势地位在正式大总统选举中向袁世凯发难的话,对袁世凯确实威胁很大。】

-----《剑桥民国史》第四章

【谁是kmt内的亲袁派,谁是反袁派,一目了然】

“(宋)以同盟会与其他三四政团相结合而组织为国民党,以为有此多数党为大本营,足以操纵袁氏。既而知袁氏终不足与有为,乃舍袁就黎(元洪)……” 【见蔡元培为宋教仁日记《我之历史》的撰序言】

章炳麟在其《自订年谱》中承认,袁世凯因大权在握,日渐恣肆,宋教仁、黄兴等国民党元老曾在国会选举前夕与他商议以黎元洪代袁氏,宋教仁当场表示“已与黎公成言”。

【其实任何一本涉及那段历史的严肃历史书籍,都会告诉你宋教仁有个舍袁就黎的计划,但不知为什么,现在网上很多人都把袁世凯和宋教仁的关系想得很好,很多翻案文章也有意回避了舍袁就黎这一点】

由此可见【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商】,宋教仁在大选胜利后并不想和袁世凯合作,宋教仁真正想合作的对象是黎元洪,维基百科里说宋教仁是kmt内唯一有意愿同袁世凯合作的领袖的说法完全是笑话。他对袁世凯的态度其实非常强硬,他试图反对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的计划也不可能被袁世凯接受。谁敢说袁世凯没有杀宋的必要?谁敢说宋教仁进京赴任对袁世凯没有直接威胁?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黎元洪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身份,那就是他其实是当时另一大党共和党的党魁,而共和党和国民党加起来在当时的国会两院中是占据超过一半多数的,学者李剑农在《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列出数字。根据他的数字,各党派众议员总数及比例如下:在众议员总数的596席中,国民党269席,占45.1%;共和党120席,占20.1%;统一党18席,占3%;民主党16席,占2.6%;跨党者147席,占24.7%;无党派26,占4.3%。正式大总统一职在当时是由参众两院议员选举产生【见《大总统选举法》】,现在知道宋教仁的舍袁就黎对袁世凯的威胁有多么大了吧?

ps:

袁世凯本人对自己能否当上大总统并不自信,在后来的正式大总统选举中,尽管黎元洪已经表态不会和他争位,但他依然派遣大量流氓以“公民团”的名义包围国会,不让议员吃东西,强迫议员选他【即便这样,也还是选了很多轮才选了他】,如果他有足够的信心,何必用此下做手段?一个如此不自信的老袁,当他听到宋教仁正在拉黎元洪合作【且二人手中都有大批国会议员】的时候,他对宋教仁动杀机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第七:有人认为即使宋教仁死了,内阁总理依然会是国民党人担任,袁世凯杀宋似乎没有什么好处。此说忽略了以下几个情况:

一,赵秉均其实也是国民党员,是黄兴介绍他入党的,他和唐绍仪的入党是袁世凯与同盟会相互妥协的结果。宋教仁一死,只要案情没牵涉到他,赵秉均作为南北共同接受的人选是有希望继续担任总理的,而赵秉均续任总理也有利于袁世凯掌控内阁。

二,当时的国民党鱼龙混杂,对待袁世凯存在分歧,像宋教仁这种对袁世凯认识较清晰,有很高警惕性的人不多,大多数人【包括孙中山】对袁世凯都存有很高幻想,孙中山甚至支持袁世凯继续做强势总统。

这里做一些展开,实际上当时的孙中山先生对于袁世凯是有很高期待的,对袁世凯是采取一种近乎于谄媚的姿态,

以张振武方维案为例,袁世凯已极其恶劣的态度,绕开司法机关,直接用军令公开将此二人杀害,引起舆论大哗,可孙中山先生却为袁世凯开脱道

袁世凯处理“张振武一案,实迫于黎(黎元洪)之急电,不能不照办。中央处于危疑之境,非将顺无以副黎之望,则南北更难统一,致一时不察竟以至此。

再以kmt总部干事于德坤被害案为例,他被刘显世残忍杀害后,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极为愤慨,寄希望于袁世凯主持公道,特致电大总统袁世凯与时任贵州都督的滇军将领唐继尧,强烈要求彻查于德坤被杀一案,严惩主谋“黔军务司长刘显世”,以“维持法律之大公”……然而此举犹如与虎谋皮,毫无作用。【因为袁世凯当时正努力拉拢唐继尧,刘显世是唐继尧的亲信】孙中山亦选择忍让,没有继续追究。

孙中山的这种软弱态度无疑会助长袁世凯的气焰,既然公开杀革命党你都选择退让,对我百般讨好,我袁世凯并没有任何损失。若采用暗杀手段,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确凿证据,你是不是更加会退让呢?你是不是会继续相信讨好我呢?胆子大了的袁世凯自然会有跃跃一试的勇气。

暗杀了想把自己从总统宝座拉下马,妄图架空自己,同时有着极强议会斗争能力的宋教仁,一旦孙文又如张振武于德坤案中那样软弱,不就是轻松扫除了自己独裁路上的一大障碍吗?毕竟袁世凯亲口承认过自己只怕宋教仁,而且袁世凯有过逼退同盟会唐绍仪总理的“成功经验”,面对其他kmt人袁世凯无疑更有把握应对。

再补充一点:

宋案爆发后,4月6日,黎元洪匆忙发表全国通电,谢绝推戴,提出“深机默运智深勇忱,洪不如袁项城;明测事机襟怀恬广,洪不如孙中山;艰苦卓绝一意,洪不如黄善化(兴)”,所以坚决“率江汉子弟维持南服,拥护中央……倘若少数议员垂爱个人贻误全局,在元洪为损友,在民国为罪人”。

你还觉得刺杀宋教仁对袁世凯没有好处吗?

第八:有人认为孙中山通过刺杀宋教仁来夺会党权,这种说法忽略了宋教仁能掌控党权完全是孙中山礼让的结果,孙中山在湖广会馆理事长选举结束后已对外宣称将退出政界、专注实业,稍晚并由袁授予“筹画全国铁路全权”,故委由宋教仁任代理理事长。

孙中山把权力主动让出去然后再费尽心机夺回来,这明显不符合逻辑。

宋教仁的威望远不如孙中山黄兴,这已在理事长选举中得到确认。孙中山如果真要抓党权当时完全可以不转让党权,毕竟他的理事长是选举出来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绝对充足。

【其实你注意观察票数的话,会发现宋教仁虽然排名第三,但只比第四名多了4票,和孙黄的得票没法比】

第九:希望大家注意避嫌原则,对于袁克文的《辛丙秘苑》一书中关于宋教仁案的内容要高度警惕和存疑。

里面提到的:

应桂馨当着陈其美的面威胁要杀宋教仁,陈其美应夔丞等人设宴。宴席进行中间,陈其美询问宋教仁组织国民党政党内阁的办法,宋教仁表示说:“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陈其美听了没有说话。应夔丞在一边骂道:“你这样做简直就是叛党,我一定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他一边说话,一边从怀里掏手枪。在场的其他人劝住了他。宋教仁说:“死无惧,志不可夺。”大家只好不欢而散。【这个段子被引用的最多,注意它的出处只有一个,就是袁克文的书】

沈翔云偷听到陈其美应桂馨合谋对付宋教仁,

沈翔云通过舒清阿结识自己等内容被很多的地方引用。

可这些完全是袁二公子自说自话,因为沈翔云【见沈翔云维基词条】在1913年被袁世凯通缉杀害了,死无对证。

可问题是如果袁克文说的都是真的,要知道二次革命以后,陈其美之流已经逃亡日本,袁世凯袁克文为何不让沈翔云和舒清阿作证,指证应桂馨的阴谋(即使没有确切证据,也可以为袁世凯的清白造舆论,沈可都是陈的身边人啊),袁世凯更是弃沈翔云这一关键证人不要,主动将其杀害。这点让人对袁二公子所记内容生疑。

如果袁克文说的是真的,那根本无法解释沈翔云为何不被陈其美灭口,反而在陈身边活的好好的,却死在最需要他的证词的袁世凯手中。

还有一点很重要,其实即便是袁克文,也承认赵秉钧参与了刺宋,这点被热衷于引用这本书的翻案派有意忽略了

袁克文在书中这么写到:

杀遁初之主谋者,陈应也,应既诛矣,陈亦被刺于沪寓;与闻者,赵,洪也,赵为仇家杨某所毒,洪则绞首于狱

很明显,袁克文在强调陈其美是主凶的同时,也承认赵秉钧默许了刺宋,这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十:关于于右任对宋案的态度,

于右任所著的

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嗟嗟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呜呼!”

一些人认为这段话暗指是kmt自己行凶,于右任本人不好直说。

这幅挽联是1914年宋教仁墓建成后【当时于右任身处上海法租界】,对此我的理解是:当时袁世凯气焰正强,而且建造宋教仁墓的钱也基本来自于袁世凯的北京政府,上海当时又被袁党郑汝成控制,于右任自然无法直说袁世凯是主凶。

怎么理解这幅挽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值得注意的是:

事实上,于右任对陈其美有很高评价,陈其美殉难,于右任痛不欲生,他以泪研墨,挽联数副志哀。如悬于湖州追悼会会场的挽联

【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 谁是最大利益获取者! 【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 谁是最大利益获取者! 【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 谁是最大利益获取者! 【宋教仁】究竟死于谁手? 谁是最大利益获取者!

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河山吊国殇。

还有一联:

春尝秋禘生民泪;山色秋光烈士坟。

“此联至今仍镌刻于湖州陈其美墓地石牌坊上。如果于右任真的怀疑陈其美是杀害好友宋教仁的元凶,他还会高度评价陈其美吗?

其实于右任本人其实也同样坚持袁世凯赵秉均是主凶,洪述祖落网后,于右任立即通电北洋政府

“武、应、赵、袁,叠遭天谴。惟余此孽。法网始罹,务望引渡以后,严密防范,彻底根究,庶后之作恶者,知天道难诬,助恶者知国法莫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