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因平衡而生
我们经常听说,
得道高人。
认为得道,
是高不可攀,
遥不可及的事情,
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也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毕竟,我们需要钱,修道不来钱。
这是一种片面的见解。
道法自然,
任何一个人,
都可以成为有道之人。
我们的生活,
为钱谋生,
也是道的一部分,
这是“形而下”的部分。
一个人,掌握道的规律,
每日实践,
就能脱胎换骨,
成为真正厉害的人。
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
大道自然,
有一条基本公式,
适用任何时间和空间。
我们知道数学有公式,
物理有公式。
老子用人文思想,
揭示一条基本公式,
这条公式,
适用宇宙中的任何时间和空间,
任何存在,都绕不开它。
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用三个排比句,
描述了这条公式的应用。
这条公式,用一句概述,就是:
凡是二元对立的东西,
有显性和隐性,
守住隐性的一方,
就能维持平衡,回归道心。
有道的人,
就是能随时、随地,保持平衡的人。
普通人,为什么没有道?
因为自己的心念和心境,
失去了自然的平衡。
人的恶念产生,
最开始的动机,
就是失去心理平衡。
看到别人很优秀,
就产生了嫉妒;
看见别人很有钱,就会眼热;
看见奢华的东西,
就会在心里惦记……这些都是失去自然的平衡。
也可以说,
失去自然的平衡,
是人性的弱点。
有些人,用修身养性,克制自己。
这种刻意而为,效果不佳。
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
水和火,本是一对矛盾的平衡。
在《易经》中,表现为坎和离。
每个人的身上,
都有这样一种水火的平衡。
身体好的人,各方面指标都平衡;
而失去平衡的人,就会生病,加速衰老。
水火相济,是一种平衡,彼此的势力相当;一旦水多,火就被灭;而火大,水也会干。
《阴符经》说: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很多人问,为什么太空中的天体,都能在既有的轨道运转,各自安好,不像我们开车,偶尔会有相撞的迹象?
宇宙没有万一,只有规律。
宇宙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
在维持一种大的平衡。
大平衡里面,
又有小平衡,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一层又一层,
始终一个基本点,
那就是:平衡。
凡是二元对立的东西,
有显性和隐性,
守住隐性的一方,
就能维持平衡,回归道心。
老子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长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雄,是乾,是阳;雌,是坤,是阴。
一个人,如果总是很亢奋,阳气很旺盛的样子,时间久了,就会消耗过多,身体吃不消。反过来,如果能保持清静,颐养精气神,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样的人,反而精神头足,神采奕奕。
动以养阳,静以养阴。
这是“知其雄,守其雌”的运用。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有些人,为什么喜欢自黑?
因为自黑的人,别人不会黑你,你才能得到白。而主动表白的人,通常处于劣势,那是因为“失守黑”,把自己的底线暴露了,自己变为被动,对方成为主动。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我们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荣誉的东西,厌恶批评,即使对方批评得对,也很难接受,抗拒负面的侮辱,这是人之常情。
按照老子这条公式,如果人总是守住自己的“荣”,那么,则常常招来“辱”。
你说自己很能干,别人就说你不过如此;你嘚瑟自己有钱,别人就在心里骂你;你炫耀自己的才华,别人就踩低你……
你所做的一切,为了给自己带来“荣”,结果却是招来“辱”。
有智慧的人,懂得老子这条公式的人,就会“知其荣,守其辱”。不张扬自己的“荣”,反过来自谦,说自己不才,说自己浅见,说自己拙,以这种“守辱”的方式,反而保持了自己的“荣”。
道法自然。
《道德经》并不深奥,贵在实践。
明白了规律,如果不去实践,
那么就等于不明白。
坚持实践,变成自然,
随着时间推移,
人就会脱胎换骨,
成为“自然而为,
无所不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