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拔不开,挥去还复来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读后感
读历史类的图书越多,越发感觉历史象一团迷雾,象一堆乱麻,象一座绕不出又躲不开的迷宫。象美国那样年轻的国家,人们可以洒脱地轻装前进,而炎黄子孙的肩头,却承载着沉甸甸的五千年文明史。是负累吗?当然是。但我更希望它是源泉、是乳汁,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冲洗我们的胸怀。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似乎太难。面对历史,专家学者、民间粉丝、平头百姓通常是各说各话,各吹各调,众声喧哗让人莫衷一是。李晓鹏的书,也算是一家之言吧?不过我并不太清楚,他到底让我更明白呢?还是更疑惑。
面对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中国人是有幸的,也是五味杂陈的。有多少辉煌就有多少屈辱,有多少骄傲也有多少疑惑。而作为当代的国人,离辉煌、骄傲的年代远,离屈辱、疑惑的年代近,自大与自卑一直在我们心里头打架。我们究竟要怎样看待历史?要用怎样的历史观烛照过去,放眼未来呢?梳理本书的脉络,李晓鹏似乎着重讲了以下这些:
中国历史,究竟辉煌在何时?我们下意识想到的是强汉,是盛唐。而这些年来,不少人渴望回到的是宋朝,是汴梁和临安的风月繁华,平安喜乐。作者对萎靡屈辱的两宋是颇不以为然的,他最推崇的是朱元璋打下坚实基础,朱棣发扬光大的中华盛世。那个农耕+海权的帝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无论在海洋还是在陆地上都拥有无可争议的霸权的时代”,经济上“治隆唐宋”,疆域上“远迈汉唐”。这和大家的普遍认知是很不相同的。
作者提出了一个鲜明而尖锐的观点,明朝的历史,是一段被儒家文官利益集团丑化、贬低了的历史。特别对朱元璋而言,他站在底层人民立场上的一根筋式反腐,彻底地得罪了文官集团,因而被彻底地抹黑。这个论断是否完全正确,值得仔细斟酌。回想这些年,确有一部分人对明朝贬得十分彻底。仿佛中华文明之光从汉唐的豪迈刚健,两宋的文采倜傥一下子跌落到明朝的专制腐朽。明朝几乎被定性为皇权畸形膨胀,知识分子被抽去脊梁匍匐在皇权之下的黑暗时期。
其实,我们究竟追慕怀想哪个朝代,是受到自身历史观、所处社会阶层和个人性格喜好等影响的。是诸子争鸣时的自由洒脱?是盛唐的宏阔浩大?是两宋的风流蕴藉?也许永远都争不明白。而且,用一两个刻板的印象去概括一个已然远去的朝代或时期,难免会漏洞百出,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和这个话题密切相关的,是对于古今帝王与领袖的评价问题。作者的旗帜是非常鲜明的。他推崇的,是汉武帝、朱元璋、毛泽东这些“雄猜之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铁腕铁血,用刚硬的手段保证自己的意志得到贯彻。而对于儒家知识分子大加颂扬的仁君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他是不屑一顾的,认为他们不过是腐儒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吹捧出来的偶像而已。
这一点倒确有一定的道理。所谓慈不带兵,仁不秉政,政治可能真有它独有的逻辑。想一想隋炀帝被众口一词视为千古暴君,但他拍板开凿的大运河,却为中国的发展疏通了大动脉,奠定了大格局,千载之下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确颇值得玩味和深思。对一个政治家的评判,相距太近无论怎样号称客观公正的分析都不一定准确,只有在历史的长河奔流过后才会水落石出看得更加清楚。因此,对人的争议比对朝代的争议还会更大一些。当前“拥毛”与“倒毛”的争吵还会持续,甚至可能更加热闹。不过历史终究会给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拂去岁月的尘埃,伟人自有伟人的风采。
书中还有一些比较独到的观点。比如对于魏晋风度,作者认为“不过是权贵阶层生活糜烂的产物”。要我用网络语言“翻译”一下,似可表述为官N代富N代的矫柔做作秀。书中还提到,政治决策是比较违反人性的。人性都是由亲到疏,从近及远,但搞政治首先要为千里之外毫不相识的普通人考虑。这些观点角度很新颖,帮我们拓展一下思维蛮好的。
总而言之,我并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本书也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而只是一系列带有浓厚政治观点(作者表述为赞同儒法相容,实际上是扬法抑儒吧)和个人爱憎的大历史散文。翻一翻,看一看,也算开卷有益吧!不过,联想到作者竟然那么推崇伪劣低端之作《癸酉本石头记》,又不免对作者、对本书有点心里打鼓、暗生疑窦。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对待所谓专家学者,我等小民还真得多长一个心眼。不然,一不小心就傻傻地被他们忽悠了。
朱元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