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读书读书品文

夜读·唐诗(20)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24人  清平巷1号
夜读·唐诗(20)

      可以说,是战乱催生和深化了杜甫的诗歌创作。时值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一路上目睹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太多伤害。作为一个有着济世情怀的诗人,他没有办法无视那些苦难人们的遭遇,写下了这组传诵千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我准备在“三吏”“三别”中各选一首来读,今天读《新安吏》。这是乾元元年冬,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破城,结果唐兵大败,朝廷再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下的这首诗。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全篇以对话贯穿,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与吏的对话;其二是对送行的人们说的话。在一个事件现场,诗人给不同的人物画像,准确、形象、入骨,读来历历在目。

      首先出场的是新安吏。杜甫向正在抓兵的“吏”询问:知道这小县已经无丁可抓了,为什么还要硬抓?“吏”回答: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按照当朝的征兵制度,中男为十八岁男儿不该服役)。第二段八句,描写所见到的那些应征的中男,长的肥胖的大概家境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大多来自贫户,他们都孤零零的,无人陪送。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有送行者的哭声。看到如此景象,诗人只好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他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不要哭坏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天地终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

      接下来,给被征入伍的中男说明他们将如何去服兵役,从而予以安慰。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要他们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会深到见水。牧马也是比较轻的任务。这是说,粮食不缺,工作不重。接着说:况且这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参加者是讨伐叛徒的王师。你们送行的家人不用哭得很伤心,仆射(郭子仪,当时的官衔是左仆射)对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

      这位早已泣不成声的劝解者,正是诗人内心活动的写照,显示出诗人的无能为力。叛军不惟是朝廷的敌人,烧杀掠抢,也是民众的敌人,所以无论多困难,平叛是必须的。不过,战争却是残酷的,杜甫对于民众的同情,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诗人的矛盾心理加深了读者对当时苦难的认识。

      全诗借用问答形式,皆据实直书,表达了诗人非常复杂的感情,既为民众所承受的苦难而感到痛心,又不得不站在国家的立场劝勉民众做出牺牲,同情中混合着安慰。艺术上继承了古乐府的传统,巧用白描手法,将内在感情寄托在情节和人物言行的客观叙述中,作者不作多余的议论,而浓烈的沉哀溢于言外。

      说起唐代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各有不同。对战争本身,他们大多都是反对的。对于每一次战争,他们的态度又有区别。但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还是共识。因此,在从军、出塞以及后期杜甫的叙事诗歌中,主题常常会出现矛盾。杜甫的这首《新安吏》亦然。

      读杜甫《新安吏》,跨过历史与时间的鸿沟感受这个“八品”小吏思想情感在皇家与苍生间的撕扯,望见千年前的杜甫何等困顿忧思,又是何等心怀黎民、无可奈何!直至后来的弃官入川,成就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