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的路上任重道遠心理读书

接受不完美的父母,让内心的小孩成长

2016-10-06  本文已影响1624人  山上有云

忘记是什么时候买了台湾心理博士周志建的这本《拥抱不完美》,放了好久,出差的飞机上才算是一口气看完了。其中关于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都感觉有所收获。

作者周志建是台湾辅仁大学心理所博士,专门研究叙事治疗。他开设了“叙事私塾”,建立“叙事督导团体”,是台湾叙事治疗实践者。这本书的重点就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讲述叙事治疗给人们心灵带来的释放和转变。叙事治疗就是讲故事,讲出自己的故事,在不断的讲述中表达自己,看见自我,重塑内心。

书的封面和扉页

以前我对原生家庭给人造成的影响关注不多。我成长在父母给予关爱充分,自由度较高,期待值不算很高的家庭,身边同学朋友的家庭也都还算是和谐温暖型。对于网上曾经流传过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倒也有所耳闻,但并没有在意。

几个月前在写作群里,大家讨论到婚姻家庭的影响,竟然有不少网友说起了自己和父母关系如何不好,在成长中父母是如何让子女受伤,如何只懂得索取,如何偏心或者只知打击,说到动情处,简直是声泪俱下。

看着满屏的控诉,我有种不知所措无法接受的感觉。从没想过有这么多人饱受父母带来的苦,充满怨气和伤心。多年来,想到父母,我的内心都是温暖的,也始终是依赖和信任父母的。其实工作关系,我也接触过很多问题少年,往往都是家庭父母在教育上出现问题,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但如此直观的看到这么多直接坦率的描述,还是让我很震惊,这一幕真看得人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回避,当我看到《拥抱不完美》这本书主要是讲父母造成的伤害,该如何放下,如何接纳,就失去了马上阅读的兴致。只是机缘巧合,出差前从书架上抄起了这本不厚的小书。

但当我在万米高空一字一句读完作者讲述的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深深地被打动。反思自己,其实在成长过程中,也有着父母不好的一面的影响,只是一直以来,不愿意承认,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打消那些偶尔浮上来的念头,用自己不够努力来解释不完美,无法超越自己的局限,甚至,不相信可以改变。

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父母的爱赋予能量,但可惜很多父母不会爱,不懂得如何去爱,甚至,为人父母的,内心并没有爱,所以他们不能给予你他们没有的东西。每个小孩的心里,也都有个完美的母亲,希望得到母亲的爱和认同。然而当现实和希望不一样,孩子的伤痛便深深藏在心底,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不能得到母亲的爱,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有些人终生都走不出心理阴影,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真正从内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和不完美的爱,并不容易。这本书提供了一条路径,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自己内心小孩的伤痛,在不断深入的讲述中,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家庭的不完美,放下那些心心念念的伤痛,给自己机会去成长。

“说出来”是如此重要。在不断反复的讲述中,很多人自我治愈了。在讲出故事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你的经历你内心的感受,既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重塑。

人生不会完美,但一定要完整。认清自己内心的反应,懂得放下负累,说出来,写下来,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去亲身体会叙事治疗,或者不能接受讲给别人听,把发生的一切写出来,每一次都是在与自己对话,找到藏在深处的那些想法和感受,在写的过程中,梳理和释放,竟然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能够放下来自亲人的伤害。文字,同样具有治疗的作用。倾诉,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真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父母,找回内心的自信和平静。

该怎么接受,怎么认清自己的内心,不妨静下心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来自哪里?该如何认识你的独特性?

面对自己,是最难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在说,要爱自己。但是,应当怎么爱?任性地满足欲望还是一味把自己身上的所有特质都解释为独有的,“我就是这样子,你不喜欢就算了”。

但其实,太多的人,没有真的面对过自己。

书中好几次引用了奇幻小说《地海巫师》里的一个故事。巫师格得学习巫术时非常聪明,时常炫耀。巫术里最难的一种,是把黑暗黑影的力量召唤出来,再收回去。但有一次他没能收回这黑暗的力量,从此黑暗的影子跟随着他,伤害他,幻化成他的样子到处去做伤天害理的事。陷入痛苦的格得只好四处逃亡,一边寻找解决的方法。后来他想起巫师界的传说,要制服黑暗力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黑影的真名,喊出他的名字。但是格得始终找不到黑影的名字,直到被黑影逼到悬崖无路可逃,决定放弃。当他转身面对黑影时,突然感到巨大的悲伤,他对着黑影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格得”,“格得”,黑影竟然瞬间消失了。

原来那些一直折磨你的痛苦,一直摧残你的黑暗的力量,正是来自你自己,当你勇敢转身面对,黑影就会被制服。

为什么你会喜欢独立或者更愿意依赖他人,为什么你会这么在乎别人的认同,不惜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的要求?家庭塑造了你,但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那些伤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更懂得生命,更敏锐地感受生命,从而获得只属于你的宝贵财富。

就是这样,一切答案都在内心。当你勇敢地面对,承认自己的阴暗面,完全承认、接纳自己,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才可以真正坦然地生活,不为别人的眼光和看法而活。

你必须承认并接受这个道理:无论你多么努力,都不会获得所有人的赞美,无论你多么真诚,都可能遭遇他人的恶意,无论你多么温和,都不能避免他人的刻薄。

所以,从内心接受自己,承认就是会遇到不完美的人生,相信那些折磨不是你的错。观察和发现内心的需求,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他人,用真诚的尊重和谦卑对待身边的人。这种来自内心的力量会让人强大,强大到可以坚持做自己,强大到可以温柔对待那些刻薄的人,强大到不让那些带刺的关系伤害到自己。

2.你能接受父母是不完美的,你能承认和接纳来自亲人的背叛吗?

我们都要面对原生家庭的影响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得到父母的认同。但为人父母并不是天生的本事,会有不同的处理亲情关系的模式,有些真的很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冷漠的父亲,忙碌的母亲,造就缺乏爱和关注、没有安全感的小孩。于是孩子要么一直小心翼翼地讨父母的欢心,要么用调皮捣蛋甚至逃学打架作恶的极端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讨要父母的关注。

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父母满意,家庭对他们没有支持,只有重重打击,只有不断阻挠。

甚至还有这样的情景,当孩子受到欺负,遭遇性侵害,最需要的本来是父母的信任和支持,却有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责怪,是怕丢面子,是牺牲孩子来保全家长的脸面。

对,就是有这么多的问题。而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父母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无论怎样都要孝顺,否则就被置于不道德之地,不用说别人指指点点,自己内心也会陷入自责和矛盾。

但是,父母的成长也自有他们的问题,他们成为今天的样子当然也是有缘由的。如果他们内心没有爱,不懂怎么去爱,当然无法给孩子那份爱。

承认吧,接受吧,你就是有个不完美的爸爸(妈妈),会伤害你,甚至会背叛你,而你无法选择这种关系。这不是你的错。

排斥痛苦,只会找到更多痛苦。

真正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包括接受自己不能宽恕不完美的父母,都是摆脱内心伤痛的重要过程,或者不如说,是必经的过程。不能放下情绪,就不能看见理性,不能真正超越痛苦。

唯有接受,才是真正的爱。唯有接受,才可以不委屈自己去面对不想面对的事实,坦然接受你与父母相处的模式,而不是一边痛恨他们的责怪,一边勉强自己按照他们的想法生活,或者苦苦地挣扎在不停抗争不停解释的境地里。

是的,接受并不等同于原谅,只是认清过去不愿承认的事实,接受父母的不认同,不再强求根本得不到的东西。

那么是不要孝顺吗?不是的,只有接受了父母的不完美,才会有更深的理解,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到父母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了解到父母无法改变,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是不要强求父母的回应,是知道父母也是会有错,可以被批评的。这样的心态下,孝顺是真心实意的,也是能够被感应到的。

3.你有没有让内心的小孩成长,给自己时间去面对和改变?

请关照你内心的小孩

家庭没有办法选择,父母没有办法选择。但我们的人生道路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人生可以选择。

转身面对自我,会看到阴影里那个需要关怀的小孩。

为什么你在自己的小家里会暴躁不安,对爱人孩子横加指责,过后又后悔不已?为什么你惧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用冷漠无情伪装自己,总是在逃避?为什么你很容易沉浸在愤怒、自责等等负能量里,或者不知道什么事就会引爆情绪?

审视自己内心的小孩,是如何渴望爱和信任,却受到伤害,是如何在不良家庭关系里时刻不安,是如何拼命想逃离家庭逃离摆不脱的命运?当你看到,体会,接受,剩下的,就是让内心的小孩,从需要被父母爱被呵护的渴望和求而不得的痛苦里,长大成人,可以承担起责任,懂得去拥抱自己,去爱自己的亲人小孩。

也许你很幸运,你的父母给与了你足够的关注和爱,也有充足的支持,安全感很强。但回望自身,没有完美的父母,同样也没有完美的爱,完美的自我。

那些过度的期望,那些让你偏离内心渴望的要求,那些不自觉影响你的对世界的判断,或多或少还是会带给你困扰。在潜意识里,我们总觉得父母是对的,是不能批判的,沐浴在爱里,我们更不容易在内心接受自己对父母的否定。但其实,承认和接受不完美的父母,能够把做自己和做父母期望的自己区别开来,找到合适的方式与父母相处,与自己相处。

让内心的小孩成长,绝不是抛开家庭,抛开父母,不管不顾,任性而为。成熟的人,是懂得达成内心的平衡宁静,接受别人并不会改变这个事实,在相处中并不期望改变他人,不为此自怨自艾,而是首先承认和接受现实,继而改变自己,了解和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望,改变自己的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那个躲在心深处的小孩放下负累,走出来。

只有不期望他人的改变,静待花开,才能迎来真正的改变。一朵花在成长,什么时候开,是不是能够盛开,其实并不在我们控制的范围内。我们需要的,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等待,陪伴。

接受和成长会带来什么?可能无法改变父母对你的行为百般指责,但你可以在回家时更平静地说出你的辞去工作的决定,可以在父母电话逼婚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坚持和温和的说服,而不是在他们的逼问里发脾气,大吵一架。情绪化不是有效的沟通,在说之前并没有期望他们接受,反而会传递你的决心和独立,改变会渐渐发生。

即使父母始终不接受不改变也没关系,因为你在过自己想过的人生,没有父母的认同不会降低你的满足感,不会阻止你向着更美好的地方前进。

终究我们要为自己活,那些遭遇的伤痛,都会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更深地感受生命。

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了解到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放下完美父母的想法,学会去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曾经的伤害重演。


对于那些希望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的人,这本书可能会带来启发。书里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动人的改变。看着他们借由说故事,走出情绪,看见并接受曾经的伤痛,有面对的勇气和改变自己的力量,你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孤独,还可以通过说出自己的故事得到治愈,把经历过的事化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力量,活出真实的自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