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浅谈国学定义
《长恨歌》诵读者:清影
近日,在某个“国学与传统文化”小团体里,发现有人从《妖猫传》讨论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当然,单纯的讨论无可厚非。
但是,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冠以国学的名号,以及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是国学启蒙的这种说法,是否合适呢?今天容湄就给大家简单剖析一下。
图/网络首先,我们看一下新唐书中有关于杨贵妃的内容。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大家看这一段文字,有发现什么没?武惠妃薨逝,武惠妃是谁?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后宫之中的地位甚至堪比皇后,可以说是玄宗的白月光、朱砂痣,她一死,后宫之中便再也没有玄宗中意的妃子。这个时候,有人进言对玄宗说,寿王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这一句话就是说,寿王妃天生丽质,身材丰满,肤若凝脂,非常适合在后宫生活,也就是说侍奉玄宗;唐玄宗听了,就决定把寿王妃叫进宫来看一下。
可想而知,唐玄宗正值空虚的时候,看到一个容貌跟天仙一样的女子,顿时就起了占有欲。
过了三年,唐玄宗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令寿王妃杨氏出家为道士,道号为太真。而后来,玄宗为了得到杨氏,又为自己的儿子迎娶韦昭训的女儿,杨氏又善歌舞,并且懂得逢迎,便得了玄宗的宠幸。
身为皇帝的唐玄宗,本身就有一种天下万物皆为我所有的思想,理所当然的认为美女应该是自己的。如果纯粹的占有欲都能被称之为爱情,那爱情也太过于廉价。
换个角度来想,一个女子,是否会对拆散自己与丈夫的人,并且还是自己的公爹,产生情意呢?显然不会。
由此可见,唐玄宗与杨贵妃本身便没有爱情,不存在的东西被冠以国学名号,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就算是有,也与国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再谈论一下,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是国学启蒙这个说法,在容湄的观点来看,诚然是不对的。真正的国学启蒙,是三百千,是论语,是弟子规,是增广贤文。
那些爱情故事只不过是被文人的笔美化过的故事,也仅仅是故事;就像我们读童话故事一样,会认真的去思考这个童话的时代背景吗?
同意历史人物爱情故事是国学启蒙这一观点的人,是典型的叶公好龙。更直接的说法,就是这类人纯粹属于闲来无事的意淫。他在意的只是“爱情故事”,而非国学。
真正喜欢国学的人,是不会从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开始入门的。
图/自制又有人会说,《长恨歌》怎么解释?白居易跟唐玄宗又不在一个时代,写他怎么了?
可是人家宪宗还活着啊,你能允许别人说你祖宗的坏话?当然是给洗白啦,怎么美好怎么来;不然本身就不受宪宗待见,再写人家祖宗坏话,小命还要不要了?文人就算再清高,可也只有一条命啊!人家不要命?
话题绕回来,国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长恨歌》的确是国学,但它归类国学里,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因为《长恨歌》的载体是“诗歌词赋”,诗歌词赋存在于近现代人的国学定义之中,那么到底一开始的国学是什么?
历史上的国学,是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说国立学校,搁到现在来说,就是清华北大。
而近现代的国学,基本定义除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尚未做出明确的界定,那么现代人定义的国学到底是什么呢?是与西方文化对立的中国古代文化,官方释义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一般来说,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及书画、音乐学、建筑学等等方面。
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诸多,例如经学、玄学、道学、理学、儒学等等包括诗词歌赋等一套特有且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历史到底算不算国学呢?历史可以算是国学中的一小部分,但不包括经文字加工后又脱离历史真相的“历史故事”。
国学中的历史,主要研究的则是有文学性的历史文献,以文献为主,那些故事,还是靠边站吧!
我们学习国学,研究历史,是究其本质,探其心性,这才能够成为国学;纯粹的历史,则是历史学,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史学。
图/网络那么,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真的是国学吗?
不是,同样它也不是国学启蒙,它只是经过文字美化加工的故事,仅此而已。
作者:容湄,作家、灵魂沟通师、元辰转运师、整体造型设计师、灵性调香师(运用能量亲自调制魔法精油、脉轮精油、能量香水等灵性产品)。工作之余创作小说、国学小知识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