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哀伤进行哀悼
心理学中说的“哀伤”主要是处理丧失的,比如亲近的人、爱的人去世。哀伤可以分为正常的哀伤和病理性哀伤,正常哀伤自体不会受到明显伤害,并且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病理性哀伤又称为复杂性哀伤障碍、延长哀伤障碍等,病理性哀伤的特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社会功能损坏、自体损伤(抑郁、焦虑等)、消极的防御等等。
病理性哀伤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回避死亡,如不接受人已经去世的结果,不参加追悼会、不去墓地等;理想化失去的人,只记得逝者美好的一面;过分内疚自责,,如认为逝者去世是因为自己导致的、后悔没有多陪伴逝者等;保留其生前环境,不动逝者任何东西等……
不同心理基础的人面对哀伤时有不同的反应,处理哀伤的方式也有多样,比如酗酒、抽烟、自伤、封闭自己等,咨询师要鼓励来访发展处理哀伤的积极表达方式,并鼓励来访积极保持与其他人的关系。
哀伤的来访是因为很多情绪被压抑在心底,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咨询师要做的就是用哀悼辅导来帮助来访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咨询师要注意地是找出那些防碍来访释放哀伤的因素,帮助来访去除这些因素。
哀伤辅导的定义:狭义上看,是指来访面对丧亲、死亡等事件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并由心理咨询师引导完成哀悼任务的过程。
咨询师对来访进行哀伤辅导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完成哀悼任务,完全完成哀悼任务的标志为可以客观的看待逝者,不过度美化。来访能主动寻求帮助,就是哀悼的开始。
咨询师辅导来访哀悼过程是在来访的情绪层面工作,而不能从理性上给来访讲道理,要鼓励来访表达对失去的人的积极情感,也要鼓励其表达消极情感。
表达负面情感也是有助于哀悼完成的,要鼓励来访回忆完整的经历,回忆接到噩耗时的过程、感受、当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感受的等等。
哀伤并不是创伤,也不是一种病,咨询师不用担心哀悼时,揭开来访痛苦的部分会伤害到来访。
哀伤和创伤是有区别的。
哀伤和创伤区分是:哀伤是一种丧失引起的情绪状态,而PTSD是指亲身体验或者目睹危胁生命或者是威胁身体的完整的事件,比如自身发生车祸危及生命或导致残疾截肢、亲自目睹战争或自然灾害中危及生命的场面等事件。
父母有创伤、哀伤没有被很好的处理时,创伤、哀伤是有代际传递的,至于代际传递产生的影响大小,要看不同的人来具体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