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每周一评

2016-12-25  本文已影响70人  大鱼爱叨叨
how-to-read-a-book

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分类:论说型/实用类/科学
个人评分:5分(满分5分)
豆瓣评分:8.5分(满分10分)
阅读目的:为了增强理解力阅读

推荐理由

  1. 专业度:两位作者都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都因编辑《大英百科全书》而闻名,专业度不容置疑;

  2. 实用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对于实用性的书籍,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不懂阅读的人和初探阅读的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少走冤枉路,而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3. 心智成长度:这是一本构建个人阅读体系的启蒙书,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所以作为人生的第一本书来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智慧提问

  1. 怎样读书才是正确的姿势?

  2. 如何又快又高效的读懂一本书?

  3. 如何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或行动?

简明摘要

  1. 培养阅读能力的四个层次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只有能够掌握不同层次的阅读方式,并根据不同的读物来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 其中,重点强调了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法和作用:分析阅读是时间充裕情况下最完整最好的阅读方式,而主题阅读却可以通过不同作者的视角快速掌握对某一主题(如读书)的认知;

  3. 同时,针对不同的书籍类型,如实用书、历史书、科学书、哲学书、社会科学书等,都有各自适应的阅读方法;

点拨大纲

  1. 阅读的艺术
  1. 明确阅读目的
  1. 阅读就是学习
  1. 阅读的四大层次
  1. 阅读四大层次间的关系
  1. 自我要求的读者
  1. 根据一本书的分类,决定使用怎样的阅读方法
  1.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认知收获

一、怎样读书才是正确的姿势

注:在此仅以实用类的书籍做说明;

当我们决定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有所需求的时候,或寻找职业发展路径、或寻找心灵安慰、或提高个人认知能力,那么针对任何一个主题(如读书、写作、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先通过相关的书籍或材料系统地获得关于这一主题的基本认知或加深理解,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那么首先就需要从前辈或互联网上,获得关于某一主题的书单1,明确阅读目的,列出一份自己的读书数目,第一次可能只有几本,有可能有几十本或上百本;

然后限定时间,对第一步中选出的数目进行快速的略读,主要查看书名、副标题、序文、目录页,也可以随便查看一章的开头和结尾,判断出一本书是否和你想要研究的主题有关,或是否符合你的阅读喜好,最终筛选出需要继续阅读的书单2;

依然需要限定时间,将书单2中的书籍逐本进行粗浅的阅读,即不做停顿,将一本书从头到尾先读一遍,即使中间有难懂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略过即可;

在第一遍粗浅的阅读之后,你应该会获得至少50%的书籍内容了,此时就需要针对特别好的书或难懂的地方进行精细阅读,即分析阅读,同时记录笔记,梳理主题大纲;若是不同作者的书关于同一主题的观点有所出入,则还需要进行比较阅读进行分辨,即主题阅读;

解决了输入端的问题后,那么久需要通过输出的方式进行再次学习了,如写书评、分享主题内容、形成习惯活动等;

最终,将一本书或一类主题的书的内容,转换为实际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真正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则读书就不白读了;

二、如何又快又高效的读懂一本书

针对大多数并不期望成为文学家、作家的读者来说,实用类的书籍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如何战胜拖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生活品质等,故多读一些此类的书籍是很好的,经典书和畅销书各有所长,多多涉猎是第一步;

然后就需要逐渐熟练掌握检视阅读以提高阅读效率,利用分析阅读以增强理解力,同时提高主题阅读对于某一主题进行聚焦专精;

所以,提高阅读速度,并通过笔记和分享加深阅读效果,是目前比较经济的阅读提升路径哦;

三、如何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或行动

读完一本书并不意味着读书的结束,反而是读书的开始,当你接收了作者教给你的经验和方法后,只有通过自身的行动和习惯,才能不断验证和完善作者的观点,进而成为自己的知识;

同时,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主题,可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但开始实践时,最好不要想着都去实现;任何增加人的认识困难的事情,最终都会被人的惰性消灭殆尽;

所以一次就实践一个动作,最好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如每天固定时间读书30分钟,每周跑步3公里等,每一次小的进步都会促使我们不断强化这类行为,最终内化为习惯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