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芳草集简友广场

夏炎夏语(续四)

2023-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先来看理学家程颢撰写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截图(来自网络)

不是说夏吗,今早,咋去说春了?其实,四季只是自然景色与植物场、动物场不同,人心之忧愁还是日日月月存在的。养大了儿子,又担心他讨不了老婆,小家庭问题解决了的,又要发愁什么时候能生下孙子,孙子有了,又怕他吃不好、长不快。循环往复。温饱不成问题了,房子得新建,建好了房子,要去赚装潢的钱,家具的钱。物质充裕了,又要去考虑精神富足。

所以,人为什么留恋往昔,是因为往昔做人实在,生活也简单,是因为“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不是没有忧愁,而是一旦有忧有愁了,就有人帮他解决。

所以,人为什么想去“诗与远方”,也是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两句诗差不多一个意思。远方的“云”状也许会有所不同、“风”声风速给人印象深刻,但云、风自然生成的规律并没有改变,远方的山花也许品种不同,杨柳成色不一样,其中的差别与土壤、气候和人类的活动也有很大关系。说一句不一定正确的话,远方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诗情画意,就是少年在童话书中读到的理想国。沉浸在童话中的少年长不大,起码心智不成熟,常把过去的人和事念叨的是老人,世时洞明,但已动力不足。

夏日石渠溪

春与暖牵手,秋与凉共生,冬与寒缠绵,自然,夏就与热不离不弃了。

要是在简书里无端地斥责夏,夏是否在微信群中会直接回复说:我就这个本性,本性难移。你们人类想暖想凉,不要寒不要热,是少年的想法。

陈水河原创于2023年8月10早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