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孟子》——初识孟子1
虽然还是忙,但无论如何,今天也不能继续混更了吧。
今天,就让我们先从认识孟子开始吧。
在《史记》上讲,孟子“名孟柯,邹人也”。邹人就是邹国人,地理位置大约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境内。
孟子是“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谁呢?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曾子的学生,也就是说孔子教了曾子,曾子教了子思,子思的门人又教了孟子。按此推测,孟子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前372年,孔子去世的年份是公元前479年,所以这中间差了大概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就等于在孔子过世以后将近100年,孟子才出生。
所以,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后世也尊其为“亚圣”。而“孔孟之道”指的也是他俩。
孟子没有孔子名气那么大,但是孟子非常可爱(孔子其实也有经常可爱的时候)。
当然孟子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大丈夫气概,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读孟子跟读孔子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感觉。孔子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一个人,他相对比较温和、比较中庸。
在历史上,孟子最大的两个粉丝,一个是韩愈,一个是王安石。这是后来孟子思想得以推广的两大推手。
孟子的言论非常重要,他给后世立下了一根道德上的标杆,而对于读书人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在朱熹的时候,他把《孟子》选入了四书。从此,《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就成为了所有读书人必读的科目。
有一种说法,研究我们东方文化的西方人,认为《孟子》是我们中国民主思想的萌芽。这主要基于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就是如果一个国君昏庸,那么老百姓是可以推翻他的。而这个思想在朱元璋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从明清以后呢,读《孟子》的人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国学热起来,大家才又重新开始捡起“四书五经”开始读,《孟子》才跟着《论语》一起被大家所认识。
学习《孟子》就像读《论语》一样,你会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里边也有很多让你觉得非常熟悉的成语,比如说“”仁者无敌、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出尔反尔、一曝十寒、杯水车薪”等等,这些词全部都是出自于《孟子》。
当你读《孟子》时,不仅会时刻被其浩然之气所吸引,更会被孟子那种敢作敢为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气所折服。而这,正是能够支撑孟子不被世俗的目光所影响,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的力量所在。
读《孟子》,你会获得一种莫大的力量感!
的确,与孔子相比,孟子或许过于激进与缺乏变通。但正是他这份“笨拙”的坚持,这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成就了中国人勇往直前的生命底色。
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孟子》的初心吧。
虽然现在距离孟子的时代已有千年,但他的教诲却历久弥新,而他的这份勇敢、无畏与忠于自我的态度,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包括此刻屏幕前的你。